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蛇尾草

蛇尾草:Ophiuros exaltatus),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多生长于山坡草地。分布于广东、广西、印度马来西亚及大洋洲等地。秆较硬,高1-2米。叶片条状披针,宽1-1. 5厘米。总状花序单生于,细长,长达12厘米,粗约1.2毫米;穗轴粗厚,逐断落;小穗成对生于各;有柄小穗完全退化;无柄小穗交互排列于穗轴的两侧并嵌生于穗轴节间小穗柄愈而成的凹中,长约3毫米,含2小......
目录

形态特征

蛇尾草秆较硬,高1-2米。叶片条状披针,宽1-1. 5厘米。总状花序单生于,细长,长达12厘米,粗约1.2毫米;穗轴粗厚,逐断落;小穗成对生于各;有柄小穗完全退化;无柄小穗交互排列于穗轴的两侧并嵌生于穗轴节间小穗柄愈而成的凹中,长约3毫米,含2小花,仅第二小花结实;第一颖厚革质,光滑或有四微小浅,成熟后先端稍外反。

生长环境

生于山间草丛中。

分布范围

产地:产于广东、广西及海南等省区,近年在云南东南部也采到
分布:印度马来西亚亦有分布
生境:多生于山间草丛中
模式: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主要价值

【药蛇尾草

蛇尾草【来源】为双子叶多年生草本,兰科植物蛇尾草块根及全草。蓝紫色,似中药拓草,花蕊呈絮状,狭长呈披针,互生.鳞茎黄色紫色绿色似川贝,多扁平。株高10-50cm.广泛分布于海拔1000~3000米的高山草甸中,秋末挖采。

【功效】补强筋、润抗痨、养

治】用于跌打损伤、筋劳伤等。本品甜平,入,能补强筋,故治之。用于结核、虚劳。能补并润。用于刀伤出贫血两眼昏等。

性味归经】甘,平,

【用法用量】服:汤,3一9克。外用:适量,捣

】叉角盘兰(《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蛇含草、鸡贝母(昆明)、人头七(陕西)、土贝母(滇东北)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至云南西藏、广西、台湾

【拉丁蛇尾草 Herminium Lanceum (Thunb. ) Vuijk

【考】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单方

蛇尾草1、治感冒发热、咳热咳炎:蛇尾草15克,水服。

2、治膀胱炎:蛇尾草30克,珠仔草、草各15克,水服。

3、治赤眼:蛇尾草下红各30克,水服。鲜品捣烂患眼。

4、治喉炎鲜品蛇尾草捣烂加糖含服。

5、治跌打肿痛:蛇尾草、欣扁担、石仙桃各适量,捣烂患处。

6、治大疮肿痛:蛇尾草90克,土牛膝、田茨各60克,捣烂患处。

7、治眼热红肿:蛇尾草下红各30克,带藤15克,冰片少许,捣烂患处。

8、治疮疡肿毒:蛇尾草适量捶烂和红糖患处。

本品服常用量生品30-60克,干品10-15克。外用适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面肌瘫痪

下一篇 蛇婆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