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面神经炎

神经炎又称Bell麻痹,系指孔以上面神经段面神经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是指乳孔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1961年6月国际医协会称“面神经麻痹称”为“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通常是指在由各种原因起的非进神经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是以面部表情运动功能障碍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
目录

概述

1961年6月国际医协会称“面神经麻痹称”为“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通常是指在由各种原因起的非进神经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是以面部表情运动功能障碍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前采用“蛋白离子导入疗法”,采用先进的导体蛋白技术和药物离子导入技术,结先进的面神经治疗仪器,令外,从多种贵虫草类中萃取出面神经激活素和活化因子,蛋白离子导入技术可以使药物成分可以快速准的到达病患处,有效的治疗各种面神经疾病。

病因

  神经炎在神经疾患中较为多见,这与面神经管是一狭长的性管道的解剖结构,当发育异常,面神经管可能更为狭窄,这可能是神经炎发病的在因素。神经炎发病的外在原因尚未明了。有人据其早期病理变化要为面神经水肿鞘及轴空有不同程度的变性,推测可能因面部受冷吹袭,面神经养微管痉挛,起局部组织、缺氧所致。也有的认为与病毒感染有,但一直未分离出病毒。近年来也有认为可能是一种免疫反应。膝状神经征(Ramsay-Hunt Syndrome)则系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使膝状神经及面神经发生炎症所致。

临床表现

  可见于任何年龄,无性差异。多为单侧,双侧者甚少。发病与季,通常急性起病,一侧面部表情突然瘫痪,可于数小进达到高峰。有的患者病前1-3天患侧外耳后乳突区疼痛,常于清晨洗漱时发现或被他人发现角歪斜。检查可见同侧纹消失,不能皱眉,因眼轮匝瘫痪,眼裂增大,作眼动作时,眼睑不能不全,而眼球则向外上转动并白色巩膜,称Bell现象。下睑外翻,泪液不易流入泪管而溢出眼外。病侧沟变浅,角下垂,示齿角被牵向健侧。不能作噘嘴和吹哨动作,鼓进病侧角漏,进食及嗽时汤水从病侧角漏出。由于颊瘫痪,食物常滞留于齿颊之间。

  若病变波及鼓索神经,除上述症状外,尚可有同侧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蹬支以上部位受累时,因蹬瘫痪,同时还可出现同侧听觉过敏。膝状神经受累时除面瘫、味觉障碍和听觉过敏外,还有同侧唾液、泪腺分泌障碍,后疼痛,外耳道及廓部位带状疱疹,称膝状神经征(Ramsay-Hunt syndrome)。

并发症

神经炎一般预后良好,通常于起病1~2周后始恢复,2~3月痊愈。约85%病例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但6个月以上未见恢复者则预后较差,有的可遗有痉挛或抽搐。前者表现为病侧沟的加深,角被拉向病侧,眼裂变小,易将健侧误为病侧;后者病侧面不自抽动,紧张时症状更明显,严重时可影响正常工作。少数病侧还可出现“鳄泪征”即进食时病侧眼流泪,可能为面神经修复过程中神经纤维再生时,误入邻近功能不同的神经鞘通路中所致。电图检查及面神经传导功能测定对判断面神经受损的程度及其可能恢复的程度,有相当价值,可在起病两周后进检查。

检查化验

神经炎的检查要为以下两种:

1、 听道X线正常。外耳道、听觉等五官科专科检查。

2、电生理检查、面神经MCV减慢,面EMG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或消失。

鉴别诊断

  据起病式和临床特点,诊断多无困难。但需与下述疾病鉴

  一、中枢性面瘫

  系由于对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所致,仅表现为病变对侧下组瘫痪

  二、与其他原因起的周围性面瘫相鉴

  (一)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神经炎:可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但常为双侧性,绝大多数伴有其他颅神经及肢体对称性瘫痪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等。

  (二)桥脑损害:桥脑神经核及其纤维损害可出现周围性面瘫,但常伴有桥脑部邻近结构,如外展神经、三叉神经、锥体束、脊髓丘系等的损害,而出现同侧眼外直瘫痪、面部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瘫痪(交叉性瘫痪)。见于该部肿、炎症、管病变等。

  (三)小脑桥脑角损害:多同时损害三叉神经、位听神经、同侧小脑延髓,故除周围性面瘫外,还可有同侧面部痛觉障碍、耳鸣耳聋、眩晕、眼球震颤、肢体共济失调及对侧肢体瘫痪症状,称“小脑桥脑角综征”,多见于该部肿、炎症等。

  (四)面神经管邻近的结构病变:见于中耳炎、乳突炎中耳乳突部手术及颅底骨折等,可有相应的病史及临床症状

  (五)乳孔以外的病变:见于腮腺炎、腮腺、颌颈部及腮腺区手术等。除仅有周围性面瘫外,尚有相应疾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

治疗

早期以改善局部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后期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为其要治疗原则。前治疗法很多,但有效果的不多,临床上使用最多,效果比较好的要是贴膏药(如面瘫康)、针灸服中药、服及注射西药等。患者患病后应及时就诊,一般很快就能治愈。治疗法如下:

  (一)激素治疗:强的松(20-30mg)或地塞米松(1.5-3.0mg)1/d,服,连续7-10天。

  (二)改善微环,减轻水肿:可用706代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滴1/d,连续7~10天,亦可加用脱水利尿

  (三)神经养代谢药物的应用:维生素B150-100mg,维生素B12100μg,胞二磷碱250mg,辅酶Q105-10mg等,注1/d。

  (四)理疗: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直流电碘离子导入,以促进炎症消。亦可用晶体管冲治疗机刺激面神经干,以防止萎缩,减轻瘫痪侧受健侧的过度牵

  (五)针刺治疗:取、听会、太阳、地仓、下、颊车、并配池、谷等

  (六)管扩张及颈交感神经阻滞:可选用妥拉苏林25mg或烟酸100mg,服,3/d或患侧颈星状神经阻滞,1/d,连续7-10日。

  恢复期除上述治疗外,可服vitB1、vitB8各10-20mg,3/d;地巴唑10-20mg,3/d。亦可用加兰他敏2.5-5mg,注,1/d,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

  此外,保护暴角膜,防止发生结、角膜炎,可采用眼罩,滴眼药水,涂眼药膏等法。对长期不恢复者可考虑神经移植治疗。一般取腓肠神经或邻近的神经,连带肉,移植至面神经分支,计有效率约60%左右。

病程及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通常于起病1~2周后始恢复,2~3月痊愈。约85%病例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但6个月以上未见恢复者则预后较差,有的可遗有痉挛或抽搐。前者表现为病侧沟的加深,角被拉向病侧,眼裂变小,易将健侧误为病侧;后者病侧面不自抽动,紧张时症状更明显,严重时可影响正常工作。少数病侧还可出现“鳄泪征”即进食时病侧眼流泪,可能为面神经修复过程中神经纤维再生时,误入邻近功能不同的神经鞘通路中所致。电图检查及面神经传导功能测定对判断面神经受损的程度及其可能恢复的程度,有相当价值,可在起病两周后进检查。

预防

  增强体质,冷季注意面及后部位保暖、避免头朝窗隙久坐或睡眠,以防发病或复发。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下一篇 Machado-Joseph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