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草豆蔻丸

目录

《内外伤辨》卷下:草豆蔻丸

豆蔻(面裹,去皮取仁)实(麸黄色白术各30克 大麦蘖(面黄色半夏(汤洗七次,日干)黄芩(刮去皮,生)神曲黄色)各15克 干生姜 橘皮 青皮各6克 盐1.5克

制法:上药研极细末,汤浸蒸饼,如绿豆大。

功能治:秋冬伤寒冷物,脘当而痛,上支两胁,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0,白汤下。

摘录:《外伤辨》卷下

《脾胃论》卷下:草豆蔻丸

泽泻0.3克(小便数减半)柴胡0.6~1.2克(消息胁痛多少用)神曲 姜黄各1.2克 当归身 生甘草甘草 青皮各1.8克 桃仁(汤洗,去皮、尖)2.1克 僵蚕 吴茱萸(汤洗去苦烈味,干)益智黄耆 陈皮 人参各2.4克 半夏3克(汤洗七次)豆蔻仁4.2克(面裹烧,面熟为度,去皮用仁)麦蘖面(黄)4.5克

制法:上药十八味,同为细末,桃仁另研如泥,再同细末一处研均,汤浸蒸饼,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胃气虚,恶耳鸣疼痛,息不通,不闻香臭,痛,眩,食入反出,疼痛,不通,四肢逆,身体沉重,不能转侧,头项转动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50,白水送下。

摘录:《论》卷下

《圣惠》卷二十八:草豆蔻丸

豆蔻半两(去皮),桂半两,丁香3分,高良姜半两(锉),附子半两(裂,去皮脐),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白茯苓3分,诃黎勒3分(,用皮),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令香熟),豆蔻半两(去皮),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虚劳胃气弱,痰饮,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20,食前以姜、枣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片玉心书》卷五:草豆蔻丸

豆蔻(面包去油)1钱,陈皮6钱,泽泻1钱,半夏1钱,桃仁(去皮尖)7粒,麦)2钱半,神曲)4钱,柴胡4钱,姜黄4钱。

制法:上为末,汤浸蒸饼

功能治:小儿外感风寒内伤冷物,胃气而痛,啼哭闷绝,手足冷,或吐或不吐,以热手按摩则止者。

用法用量:白汤送下。

摘录:《书》卷五

《丹溪治法心要》卷三:草豆蔻丸

豆蔻3钱,白术1两,三棱1两,豆蔻1两,半夏1两,砂仁5钱,片姜黄5钱,实5钱,青皮5钱,良姜(一作干姜)5钱,陈皮5钱,桂皮5钱,丁香5钱,蓬术5钱,木香5钱,藿香5钱,小草5钱。

制法:生姜汁蒸饼

功能治:肥人脘当痛,或痞气在中脘不

用法用量:每服60-70,白汤送下。

摘录:《溪治法要》卷三

《圣惠》卷十八:草豆蔻丸

豆蔻1两(去皮),白术半两,当归1两(锉,微),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黄耆3分(锉),甘草半两(微赤,锉),吴茱萸1分(汤浸7遍,干,微),高良姜半两(锉),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令香熟)。

制法:上为细末,以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热病后,胃气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二十九:草豆蔻丸

豆蔻1两(去皮),木瓜半两,当归3分,前胡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茯苓1两,桂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白术1两,槟榔1两,诃黎勒1两(,用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虚劳痞满,胁下妨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圣惠》卷四十八:草豆蔻丸

豆蔻1两(去皮),附子1两(裂,去皮脐),茴香子1两(微),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令香熟),白术1两,桂1两,干姜1两(裂,锉),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芎藭1两,川乌头1两(裂,去皮脐),木香1两,吴茱萸1两(汤浸7遍,干,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七疝,四肢冷,脐下妨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食前以热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圣惠》卷五十:草豆蔻丸

豆蔻(去皮)1两,附子裂,去皮脐)1两,远志(去)1两,桂1两,细辛1两,干姜裂,锉)1两,川椒(去者,微,去汗)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弹子大。

功能治:五,饮食难下,胸噎闷,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不拘时候,含1津。

摘录:《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五十:草豆蔻丸

豆蔻1两(去皮),附子1两(裂,去皮脐),缩砂1两(去皮),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干姜半两(裂,锉),实半两(麸微黄),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干,微),桂半分,鸡香半两,槟榔半两,木香半两,当归半两(锉,微)。

制法:上为末,以水浸蒸饼,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五久冷,呕吐酸水(疒丂)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以热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圣济总录》(人卫本)卷四十四:草豆蔻丸

豆蔻(去皮)1两,干姜)1两,桂(去粗皮)1两,诃黎勒皮()半两,甘草)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人参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久虚,不下食,恶心久冷,,肠鸣胀满。

用法用量:本,原书文瑞楼本作“豆蔻”。

摘录:《圣济总录》(人卫本)卷四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八:草豆蔻丸

豆蔻仁1两,丁香1两,麝香1分,藿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零陵香半两,莎草(去毛)半两,木香半两,白芷半两,当归(切,)半两,槟榔(锉)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鸡头子大。

功能治:蕴热,随上熏,发为口臭

用法用量:每含化1津液,日3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草豆汤

下一篇 草豆蔻拔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