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蛇附子

蛇附子,又:有角乌蔹莓三叶青、石老。攀援藤本。粗壮,呈纺锤或团块状,常数枚相连。细弱,下部上生互生;掌状复叶,小3枚,狭至卵状,中央1枚较大,长3~7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尖或短尖,基部渐狭,边缘有刺状疏齿,两侧小较小,不对称,长2~4厘米,宽1.3~2厘米;小叶柄长3~5毫米,总叶柄长2~4厘米;卷须与对生,具吸盘。杂性异株;花序腋生;花瓣4,张,......
目录

蛇附子

蛇附子

【异】石猴子(《植物实图考》),石抱子、土(《江西草药》),金线吊葫芦,三对(《浙扛民间常用草药》),小扁藤、三扁藤、拦山虎(《广西实用草药新选》),雷子(湖南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来源】为葡萄植物崖爬藤的

植物态】崖爬藤,又:有角乌蔹莓三叶青、石老

攀援藤本。粗壮,呈纺锤或团块状,常数枚相连。细弱,下部上生互生;掌状复叶,小3枚,狭至卵状,中央1枚较大,长3~7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尖或短尖,基部渐狭,边缘有刺状疏齿,两侧小较小,不对称,长2~4厘米,宽1.3~2厘米;小叶柄长3~5毫米,总叶柄长2~4厘米;卷须与对生,具吸盘。杂性异株;花序腋生;花瓣4,张,花盘与子房基部合生雌蕊1,柱头4深裂。小浆果,球种子卵状球

生于山野。分布湖北、江西福建及西南各地。

【药材】纺锤状或块状,常数枚相连续,每枚长2~3厘米,径7~13毫米,表面灰棕色,有纵皱及须根。质硬,断面粉棕色,中央有木质

性味】苦辛,凉。

①《广西实用草药新选》:"味微苦,性平,无毒。"

②《江西草药》:"味微苦辛,性凉。"

【功用治】清热解毒,活。治高热惊厥肺炎,哮喘,炎,湿月经不调,咽痛,瘰疬,疔疮疖,跌打损伤。

①《植物实图考》:"取浆冲服,治小儿腹痛,退热。""治跌打损伤,妇人经水不调,一切肿毒。"

②《广西实用草药新选》:"瘀,壮筋。治跌打损伤,湿痛,疖肿湿疹。"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凉解毒,祛化痰。"

【用法与用量】服:汤,1~2钱;或捣汁饮。外用:捣或研末撒。

【选】①治小儿高热惊厥:石老一钱,钩藤二钱,二钱,水服。(《江西草药》)

②治小儿风热,惊疝气痛:三叶青块根三至五钱,水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肺炎:石老瓜子金各三钱,水服,每日一。(《江西草药》)

④治炎:石老五钱,虎刺茜草根各一两,水服,每日一。(《江西草药》)

⑤治银环蛇咬伤:石猴子全草或块根,加冷水捣烂成浆,服五钱,外涂擦伤处,此为药。再用上针水,冷却后外洗,并服适量,服药后只能饮冷水,不能饮热水。(湖南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⑥治蛇咬:㈠银环蛇咬伤:有角乌蔹莓块根二至三个捣烂,剪去头发,囟门处(百会穴)。㈡五步蛇咬伤:有角乌蔹莓块根五钱至一两,切碎,水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⑦治毒,蜂窝织炎咽炎,扁体炎,淋巴结结核等症:鲜雷子和水或磨成粘糊,涂擦患处,或以纱布蘸药液湿,日三至四次。凡属口腔阴囊等薄嫩皮肤处以水磨较好。(湖南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⑧治哮喘:石老、贝母、桔梗各一钱,水服,每日一

⑨治跌打损伤:石老一两,研末,黄送服。

⑩治外伤:石老适量,晒干研末,撒包扎。(⑧以下出《江西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病毒性膜炎

取干块根,成人5钱,儿童3钱,水服,每日一。治疗104例,服药3后86.5%的病人症状体征即消失,服4后全部治愈。但停药后每易复发,故治愈后须连续再服几帖以巩固疗效。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此外,本品也可应用于其他病毒性疾病,如乙型炎、病毒性肺炎黄疸炎等。

②治疗急性气管炎、肺炎咽喉炎、肠炎道感染及眼睑蜂窝织炎等感染性疾病

三叶青块根加工制成注射液,每支2毫升,每1毫升含生药2克。每次2~4毫升肉注射,每天2~4次。共治84例,除道感染曾并应用清热利草药外,其余均以三叶青,部分曾加用对症治疗,结果治愈52例,好转12例,无效20例。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岐黄

下一篇 清代九科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