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甫 (fǔ)是汉通用规范一级,最早见于商代甲文。是象,像田中有苗,本义指有蔬菜的田地,是“圃”的古申为刚刚、始等,后假借为男子的美称。详细义拼音词性释义英译例句例词fǔ容词〈文言〉大;广大。grand《诗·齐·田》:无田田,维莠骄骄。词古代国。《诗·王·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指周代的卿士侯。《诗·大雅·崧高》:维岳降,生及......
目录

详细释义

详细

拼音词性释义英译例句例词
容词〈文言〉大;广大。grand《诗·齐·田》:无田田,维莠骄骄。
古代国《诗·王·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
指周代的卿士侯。《诗·大雅·崧高》:维岳降,生及申。维申及,维周之翰。
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表之后。也作“父”。courtesy name《仪礼·士冠礼》:伯某,仲叔季,唯其所当。仲尼;台
(Fǔ)姓氏用,参看“姓”
动词〈文言〉公布。《太玄·法》:准,亡其规
副词〈文言〉始。beginning《周礼·春官·小宗伯》:卜葬兆,竁,亦如之。当;
〈文言〉表示时间短,相当于“刚”。just《汉书·翼奉传》:天下二世,然周公犹作诗书深戒成王,以恐失天下。至;
(旧读bǔ)古地。也作“圃”。在今河南省中牟西。《诗·小雅·车攻》:东有草,驾言狩。
(以上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说文解

【卷三】【用部】切(fǔ)

男子美称也。从用、父,父亦声。

说文解

男子之美偁也。

《春秋》:公及邾仪父盟于蔑。谷梁传曰:仪,也。父犹傅也,男子之美称也。《士冠礼》:辞曰:伯某,仲叔季惟其所当。注:伯仲叔季,长幼之称。是丈夫之美称。者,男子美偁。某者,若言尼、嘉、孔。谓之且。且者,荐也。五十以伯仲乃谓之。以下一为伯仲叔季之荐,故曰且也。则非,凡男子皆得偁之。以男子始冠之偁,伸为始也。又伸为大也。

从用父,

可为人父也。

父亦声。

锴本无。切。五部。《士冠礼》作父,他亦通用父。同音假借也。

广韵

切,上麌帮 ‖

始也。大也。我也。众也。《说文》曰:“男子之美称也。”从父用。又姓,《俗通》云:“侯之后。”切。十九。

康熙

【午集上】【用部】 ·康熙笔画:7 ·部外笔画:2

《唐韵》切。《集韵》《韵会》匪父切。《正韵》斐古切,竝音斧。《说文》:男子美称也。《礼·檀弓》:临诸侯,畛于鬼曰:有天王某。疏:某是天子之是男子美称也。《仪礼·士冠礼》:永受保之曰:伯某仲叔季,唯其所当。注:是丈夫之美称。孔子为尼,周大夫有嘉,宋大夫有孔。《杂记》疏:,且也。五十以伯仲,是正。二十之时曰某,是且。言且为之立也。

又《尔雅·释诂》:,大也。《诗·小雅》:倬彼田。传田谓天下田。笺:之言丈夫也。明乎彼太古之时,以丈夫税田也。

又《篇》:始也。

又《广韵》:众也。《博雅》:,众也。《诗·大雅》:鲂鱮

又《尔雅·释诂》:,我也。

又国。《诗·大雅》:维申及,维周之翰。笺:,侯也。

又地。《诗·小雅》:东有草,驾言狩。笺:草者,田之草也。郑有圃田,今封府中牟县西圃田泽是也。《春秋·定十年》:冬,齐侯衞侯郑游速,会于安。《谷梁传·昭二十三年》:吴败顿胡沈蔡许之师于鸡。注:鸡,楚地。

又山。《诗·鲁颂》:徂来之松,新之栢。传:新,山也。

又章,冠。《礼·郊特牲》:章,殷道也。

又姓。《俗通》:侯之后,周瑕,明辙,轾。

又皇,复姓。宋戴公之子曰皇父,因命族曰皇父。至秦攺为皇

又《集韵》彼五切,音补。种菜曰圃,或省作

字源演变

初为象。商代甲文上部“屮”是禾苗,下部是“田”,整个像田地上生长着蔬菜(图1),是“圃”的初文。金文(图2、3)与此大同。从春秋始,下面的“田”渐渐讹变作“用”(图4),上面的蔬菜先是弯成图5的状,进而作“父”,也就由象讹变作用为,父为声的,“用”由“田”讹变而来,“父”由上部“屮”讹变而来。战国时(图6),结构与春秋一致,并被小篆(图7)沿袭。隶变时用与父结成了一个符号化的记号”(图8),后来楷书一直作为正体使用。本义为菜园、菜地。字形演变流程图

字形书法

对比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❶首笔长横居上居中。

❷“用”居下居中;“冂”,左竖和㇆都起笔于横中线上侧。

❸末笔竖在竖中线,收笔与左竖持平。

书法欣赏

音韵方言

音韵集成

小韵反切声母韵母韵部声调四呼韵系韵摄拟音
上古音paʔ
广韵上九麌上声三等
中原音韵上声fu
洪武正韵斐古五姥上声
分韵撮要第十二孤古故阴上

(以上参考资料)

词条图册

概述图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