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针眼

针眼,又称偷针眼麦粒肿,是一种在毛底部皮脂腺的感染。虽然它们不会造成永久性的伤害,但是它们会使人非常疼痛。针眼是眼科疾病里面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一年四季均能够发病,尤其是儿童少年的发病率偏高,要多因热外毒攻窜上炎导致。其要特点是胞睑近睑缘部生小疖肿,局部红肿疼痛起硬结,易于溃脓,现代医里面的麦粒肿可参考参照本症进辨证治疗。“针眼”在医上叫麦粒肿,又叫眼睑炎。是毛毛囊附近的皮脂......
目录

基本概述

  “针眼”在医上叫麦粒肿,又叫眼睑炎。是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腺的急性炎症,相当于皮肤的疖肿。 又或者是生长在眼睑边缘或眼睑的小疖。 以胞睑边缘或或外红肿热痛,有如麦粒样小疮疖为要表现的病

  系指胞睑边缘生小疖,初起如麦粒,微痒微肿,继而赤痛拒的病。相当于今之麦粒肿。出《诸病源候论》卷廿八。本病多由风热胃热毒所致。治宜祛清热,泻解毒,消肿止痛。

常见证型

  针眼土疳、土疡、偷针、偷针眼、偷针窝、针。俗称包珍珠针。针眼分为、外两种:

  外麦粒肿,是指部的皮脂腺或毛囊的急性炎症。

  它的特点是眼睑局限性红肿、疼痛、局部有小硬结,并有压痛。严重时整个眼睑红肿,患侧淋巴结肿大、压痛。数日后,毛囊部出现黄色脓点,不久溃破排脓,症状消失而痊愈。

  麦粒肿,是指眼睑里的睑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症状与外麦粒肿相似。但因炎症位于较坚实的睑组织,故疼痛较剧,炎症持续的时间也较长,数日后在睑结膜面出现黄色脓点,最后溃破睑结膜排脓,炎症逐渐消失而痊愈。

还有分类为:

  ①风热上攻型针眼  见初起胞睑痒痛不适,渐现红肿,睑缘有麦粒大小的硬结,压痛,伴有头痛咽痛舌红苔薄白,浮数。治宜疏风清热,银翘等。

  ②积热型针眼 见胞睑红肿,睑缘硬痛,翻新胞睑有灰黄色脓点,前肿痛,发热便秘舌红苔黄,数。治宜清热解毒等。

  外治初起可用金黄膏外

临床症状

  初起,胞睑微痒痛,近睑弦部皮肤微红肿,继之成局限性硬结,并有压痛,硬结与皮肤相连。若病变发生于靠小眦部者,红肿锨痛较剧,并可起小眦部白睛赤肿。部分患者可伴有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及有压痛,甚至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本病轻者可于数日,重者3—5日后,于睑弦近毛处出现黄白色脓头,如麦粒。待肿疡溃破,脓出则痛减肿消。发于睑面者,赤痛较重,常见睑局部充,并黄色脓点,可以自溃破。

疾病诊断

诊断依据

  一、睑弦部位出现局限性红肿硬结,如麦粒,压痛明显。

  二、胞睑红肿。

  三、3—5天后红肿硬结表面出现黄白色脓头。

诊断

  一、胞肿如胞睑皮肤红赤,高肿难睁,状如李,肿痛拒白睛赤肿。相当于西医的眼睑炎性水肿

  二、眼丹发病部位同针眼,但眼睑赤痛漫肿,质硬拒,常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三、眼发病部位在眼睑皮下,较针眼病势凶猛,红肿热痛甚,化腐成脓范围大,可波及全部眼睑。并有畏寒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诱发原因

针眼多单眼发生,偶有两眼同发或反复交替发生者,多数患者数日后化脓,溃后肿消痛减而愈。

  针眼多因感受风热,结于胞睑;或过食辛辣厚味,蕴积热毒,上攻于起。

诱发针眼要原因有四:

  1.眼睛过度劳累,使眼睛四周的眼轮收缩,而把腺体堵塞

  2.用不干净的手去揉擦眼睛,使细菌自腺体处跑进去

  3.与食物有过敏,如有些人嗜食海鲜、巧克力等等

  4.如果反复发作麦粒肿,要注意全身检查有无糖尿

治疗方法

  刚发生针眼时,眼皮肿痛可用,并点消炎眼药水,必要时抗生素。大部份的病例在三至四天可以消退;若腺体肿胀化脓,则须手术切排脓。

1.局部治疗

  (1)初起未酿脓时,可用湿热,以助消

  (2)用紫金或清火眼,调外障眼药水或其他消炎眼药水或冷水,外涂患处皮肤;也可用如意金黄膏涂局部皮肤。注意:切勿将药物涂入眼

  (3)取新鲜鸭跖草数段,除去,洗净后置于焰上或烤,用手指挤压,将断端流出的药汁迅速涂于患处,注意勿涂入眼,每日4~5次。

  (4)用新鲜一点红草、蒲公英野菊花等的1-2味,洗净捣烂,外患处皮肤,注意勿涂人眼

2.手术疗法

已成脓时,应切排脓。当脓头位于胞睑皮肤面时,切应与睑弦平;脓头位于睑面时,切应与睑弦垂直。必须注意:如患处脓成,切忌挤压。若由此起胞睑漫肿,紫胀剧痛,或伴恶寒发热头痛严重,乃病情恶化,则眼丹处理。

其他疗法

1.针眼针灸治疗

  (1)针刺疗法:早期风热外袭者,取攒竹、太阳、丝竹空、间;积热者,取承泣、四白、谷、三阴交;兼恶寒发热者,加外头痛者,加池。手法用中刺激或强刺激。

  (2)三棱针放消毒后,用手指在该处反复揉捏至充,用三棱针迅速刺进1分深后快速退出,挤出少量。也可于消毒后,用三棱点刺2—3毫米,压出2~4滴。操作时针刺穴位均须严格消毒,每日施1次即可。

  (3)耳针疗法:取眼、1、2、,强刺激,每日1次。也可埋针,取同前,并可于患侧部找敏感点,埋针后每日自压3~5次,每次l-3分钟。3日后复查,如针眼未消,可再做第二次治疗。

  (4)挑治疗法:在背俞俞与膏肓之间附近的皮肤面,找一个或数个压之不褪色的红点;若红点不明显,可轻刮之后再找。皮肤消毒后,将红点逐一直刺挑破,挤出粘液或水。每日1次。

  (5)磁疗:于针眼患处两侧皮肤面,安放一对250高斯左右的小,以N、S极相吸的位置安放,用布固定。两磁之间的离不宜太近,以免吸在一起;也不能太远,以免磁场作用太小。

  (6)无结扎法:于患眼侧无指的掌指关节处,用棉线或橡皮筋结扎,松紧以手指皮肤不发生青紫为度。待眼部炎症完全消退后,可解结扎

2.针眼的饮食疗

  (1)菊花龙井菊花10克,龙井(或一般绿)3克,放,冲入水,加盖煽刻,即可饮用。

  (2)菊花粥:菊花15克,粳米50克,成粥后加入适量冰糖,即可食用。

预防调护

 (1)平时应注意眼部卫生,增强体质,避免偏食,避免过劳。有屈光不正者,应及时矫治。

  (2)患病时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焯之品,忌饮;还须保持大便通畅。

  针眼“眼睑炎”,发病后不可用手去挤患处。如果症状轻,可用冷法,配以消炎药、消炎眼药水,等出了“白头”,脓水流出后就慢慢好了,三天左右可以消退。注意,若用热,会加速患处肿的速度。如何症状较重,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注意事项

  1、在眼睑红肿有脓点时,千万不能用手去挤。因为眼睑管丰富,眼的静与眶和面静相通,又与颅海绵窦相通,而且眼的静缺乏静胲瓣,挤压脓肿时由于液向各面回流,造成炎症扩起严重的并症,如蜂窝织炎、海绵窦栓塞及血症,从而危及生命,应该起重视。

  2、要及时到医院请眼科医生进治疗,如果已化脓,可以进排脓,这样既能促进早日痊愈,又可以减少疤痕。

知识拓展

针眼麦粒肿)与霰粒肿的不同

  麦粒肿是毛囊或腺体的急性细菌感染发炎,所以眼皮会红、肿、热、痛。发生部位在眼睑缘。

  霰粒肿是慢性炎症起之肿块,较不痛,发生部位离眼睑缘较远。所产生之肿块由眼皮可以摸到,或是将眼皮翻过来时,在眼睑的结膜上可以看到肿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