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水草
简介
形态特征
叶全部沉水,质较薄,圆形、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1~2.5厘米,先端钝,基部心形,抱茎,具7~15条脉,其中3~5条明显突出;托叶透明膜质,长5~20毫米,后破裂为纤维状并脱落。
果实倒卵形,长约2.5~3毫米,直径2~2.3毫米,背部具3条不显著的脊,顶端具短喙。
生于淡水湖盆和较少流动的河沟。
【采集】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全草含租蛋白6.62~13.54,粗脂肪0.63~1.27。
无氮抽出物45.45~59.15,粗纤维13.75~15.85,Ca2.1~11.0,P0.53~0.62%;胡萝卜素113毫克/公斤(干重);新鲜植物含水分80~87%。
【性味】淡,凉。
【选方】治湿疹,皮肤瘙痒:鲜眼子菜二两, 苍术三钱,苦参三钱。
水煎外洗。
"hasImageCarousel":null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