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神经炎
疾病简介
基本概述
多发性神经炎又称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属中医痿证、痹证范畴。可由中毒、营养代谢障碍、感染、过敏、变态反应等多种原因引起,损害多数周围神经末梢,从而引起肢体远端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的运动、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另外,躯体各种癌症也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多在原发症状出现前发生,应引起警惕。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也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多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征。
多发性神经炎系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称贝耳麻痹。本病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最为多见,男性较多于女性,绝大多数为一侧性面部表情肌瘫痪,双侧者少见,仅为0.5%。多发性神经炎在中医临床中属“口僻”、“面瘫”、“吊线风”、“口眼喎斜”的范畴。
疾病病因
多发性神经炎有无同形反应、瘙痒、关节疼痛、发热等。检查病损分布是否对称,是否伸侧较重,有无红斑、丘疹、脓疱、银白色鳞屑、色素沉着、色素减退,指甲有无点状陷窝、增厚,头发是否聚成束状,有无粘膜损害、关节损害、体温上升等。根据来源可分为:
1、心源性:占多发性神经炎的60%-75%,常见病因为慢性心房纤颤,栓子主要来源是风湿性心瓣膜病,心内膜炎赘生物及附壁血栓脱落等,以及心肌梗死、心房粘液瘤、心脏手术(如瓣膜置换)、心脏导管、二尖瓣脱垂和钙化,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来自静脉的反常栓子等;
2、非心源性: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肺静脉血栓或血凝块、骨折或肺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变,可发生多发性神经炎,女性多见;肺感染、败血症、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等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
3、来源不明:约30%的多发性神经炎不能明确病因。成人脑血流量约占心血输出量的20%,多发性神经炎发病率占全身动脉栓塞的50%,估计约90%的心源性栓子停留于脑部,多发性神经炎常为全身动脉栓塞性疾病首发表现,两侧大脑半球发生栓塞的机会基本相等。如不消除栓子来源,多发性神经炎可反复发生,约2/3的复发多发性神经炎发生在首次多发性神经炎后1年内。
临床表现
1.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
感觉异常(疼痛、麻木、过敏、减退)常呈手套、袜套式。
2.运动障碍
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晚期有以肢体远端为主的肌肉萎缩。
肢端皮肤发凉、苍白、发绀或出汗障碍,皮肤可粗糙变薄等。
诊断检查
多发性神经炎的检查主要为脑脊液检查、肌电图与神经传导速度、免疫检查及神经活检。
2、肌电图与神经传导速度:如果仅有轻度轴突变件,则传导速度尚可正常。当有严重轴突变性及继发性髓鞘脱失时则传导速度减慢.肌电图则有神经性异常改变。在节段性髓鞘脱失而轴突变性不显著时,传导速度变侵,但肌电图可正常;测定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有助于本病的神经源性损害与肌源性损害的鉴别,也有利于轴突病变与节段性脱髓销病变的鉴别,轴突病变表现为波幅降低,而脱髓销病变表现为神经传导速度变慢。
3、免疫检查:对疑有免疫疾病者,可作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磷脂抗体等检测以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花矩形成试验。
疾病诊断
1.病史及症状
多有重金属(砷、汞、铅)接触史或呋喃西林、异烟肼等药物服用史,或维生素缺乏、糖尿病、尿毒症等病史。
2.体检
(1)可有肢体远端为著的对称性感觉异常(疼痛、麻木、过敏、减退)常呈手套、袜套式。
鉴别诊断
并发症状
治疗方案
急性期
泼尼松30~60mg/d,7~14d;维生素B110~20mg,3/d;维生素B12100μg肌注,1/d,或弥可保(辅酶型B12)500μg肌注,1/2d,地巴唑10mg,3/d;可给短波透热,红外线照射等。
恢复期
继续给予维生素B1、B12。局部按摩,以对镜自行按摩最为简便有效。红外线照射,1/d,每次15min。针刺翳风、听宫、下关、颊车、地仓、合谷、足三里等,1/d,15~20次为l疗程,亦可电针或电兴奋治疗。疗程均不宜过长。
后遗症期
疾病护理
疾病保健
1、饮食要易于消化并富有营养,补充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各种杂粮、豆类、和其它多种副食品。还可以多吃干果、硬果、动物内脏、蛋类、瘦猪肉、乳类、蔬菜、水果等,但是一定要注意食物加工烹调方法,否则损失太多,同样引起维生素B1缺乏病。
2、无湿热者宜多食滋补肝肾食物,如肉类、牛羊乳、豆类、枸杞子、山药等。
3、有湿热者宜多食用能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蕹菜、萝卜、冬瓜、薏苡仁、豆芽等。
4、忌食生冷、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湿热证忌食辛辣、温热的食物,如酒、辣椒、干姜、胡椒、桂皮等。
5、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最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不分季节;
6、补钙很重要,排骨、深绿色蔬菜、蛋黄、海带、芝麻、水果、胡萝卜、西瓜、奶制品等都富含钙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