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大芽南蛇藤

大芽南蛇藤 南蛇藤(拉丁:Celastrus gemmatus Loes.),哥兰,卫矛科南蛇藤属藤状灌木植物。IUCN保护等级为LC。南蛇藤长达1.2厘米,、卵状聚伞花序长约3厘米,侧生花序短而具少花瓣状倒卵形蒴果种子红棕色。种子红棕色。期4-9月,果期8-10月。生长于海拔100-2500米密林中或灌丛中,分布于河南......
目录

植物形态

具多数皮孔皮孔到近,棕灰白色,突起,冬大,长卵状到长锥状,长可达12毫米,基部直径近5毫米。,卵状,长6-12厘米,宽3.5-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近叶柄处变窄,边缘具浅锯齿侧脉5-7对,小成较密网状,两面均突起,面光滑但手触有粗糙感,光滑或稀于上具棕色短柔毛;叶柄长10-23毫米。聚伞花序生及腋生,花序长约3厘米,侧生花序短而少花序梗长5-10毫米;小花梗长2.5-5毫米,关节在中部以下;萼片,长约1.5毫米,边缘啮蚀状;花瓣卵形,长3-4毫米,宽1.2-2毫米;雄蕊约与花冠等长,花药端有时具小突尖,丝有时具乳突状毛,在雌花中退化,长约1.5毫米;花盘浅杯状,裂近三角,在雌花中裂常较钝;雌蕊瓶状,子房球状,花柱长1.5毫米,雄花中的退化雌蕊长1-2毫米。蒴果球状,直径10-13毫米,小果梗具明显突起皮孔种子阔椭状到长状,长4-5.5毫米,直径3-4毫米,两端钝,红棕色,有光泽。期4-9月,果期8-10月。

地理分布

产于河南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南蛇藤之一。生长于海拔100-2500米 密林中或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蒙自。

大芽南蛇藤图册

经济用途

条的皮含有丰富纤维,可搓索,亦可作人造棉及造纸的原料。据中国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分析资料:皮含纤维62.28%,其中α-纤维素占74.66%;纤维长度为3.3~4毫米,宽2~3微米。又据福建省资料,皮含纤维22.8%,纤维长度一般为5.86毫米,最长6.8毫米,最短4.2毫米,宽度一般为3.4微米,最宽4.5微米,最窄1.5微米。

种子油供制肥皂及其他工业用。据云南省资料:种子出油率20%。秋季种子成熟,结利用纤维,连同植株割回晒干,打下种子,扬净和杂质,放通处备用。

中药应用

【药】霜红藤  【】霜江藤、哥兰穿山龙山货榔小红藤、白藤。

【汉语拼音】shuang hong teng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Celastrus gemmatus Loes.

归经【功效】祛湿;活止痛;解毒消肿。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痛;疝痛;疮肿痛;骨折;风疹;湿疹;带状疱疹;毒蛇咬伤

【科属分类】卫矛科【治】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痛;疝痛;疮肿痛;骨折风疹湿疹带状疱疹毒蛇咬伤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中。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台湾

性味】苦;辛;平

【用法用量】服:汤,10-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磨汁涂;或鲜品捣

【用药忌 】孕妇慎服。

【出处】《中华本草》

野外采集植物数据

中文种南蛇藤
拉丁Celastrus,gemmatus
卫矛科
采集时间2009年09月22日
采集地点四川省,越西县,瓦吉木乡
采集人王凯,樊云川
采集样品类型果实
生活型灌木,落
生态环境
果实绿色
种子红色
绿色
果期9—10月
分布普遍
单位面积产量3kg
油脂含量初检39.97
标本鉴定人赵清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风赤疮痍

下一篇 风火眼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