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草果饮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草果饮

紫苏叶草果仁、川芎白芷高良姜)、青橘皮(去白.)、甘草),各等分为末。

功能治:治寒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水一盏,至七分,去滓热服。二滓并,当发日连进三服,无不效验。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草果饮

紫苏叶 草果川芎 白芷 高良姜)青橘皮(去白,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治:寒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至100毫升,去滓热服,二滓并服,当发日连进三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卷三

《普济方》卷三九六:草果饮

:厚朴(姜制)半两,青果(,去皮)半两,藿香(洗)半两,甘草)半两,丁皮半两,神曲半两,半夏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小儿痢后浮肿,及疟疾脾虚弱。

用法用量:本草果饮,但中无草果,疑

摘录:《普济》卷三九六

《医学纲目》卷二十三:草果饮

:厚朴(姜制)2两,肉豆蔻1个(面裹)。

功能治:妊娠脏气本虚,少弱,脏腑虚滑,脐疼痛,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本草果饮,但中无草果,疑

摘录:《医》卷二十三

《伤寒大白》卷二:草果饮

草果仁、青皮白芷甘草紫苏豆蔻山楂莱菔子。

功能治:消痰积。,但发热,不成疟症。若肠先有食、诞,后又外感风寒,则发似疟。

用法用量:若发时恶寒身痛,此后感之表邪,急加羌活柴胡升麻唇焦,先感之积热重,加栀、连。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普济方》卷一九八:草果饮

草果、常山、槟榔甘草少许、黑豆等分

功能治:寒疟

用法用量:上(父)咀,水2盏,1盏,去滓,1宿,空未发前温服

摘录:《普济》卷一九八

《赤水玄珠》卷八:草果饮

草果苍术、厚朴、陈皮半夏甘草乌梅(去核)。

功能治:内伤饮食作疟,胸饱闷。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服。

多者,加干姜附子;热多者,只加柴胡瘴疟,加槟榔

摘录:《赤水玄珠》卷八

《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草果饮

草果饮子

紫苏叶草果仁、川芎白芷高良姜)、青橘皮(去白,)、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进食理寒疟疾,瘴疟头疼身痛浮弦热;疟疾初愈;产后疟疾热往来,或热胜于

用法用量:草果饮子(《法》卷二)。《法》有陈皮

摘录:《局》卷三(绍兴续添

《普济方》卷三八六:草果饮

草果1两,厚朴2两,甘草半两,枣子半两,生姜4两(不去皮,同杵,淹1宿,)。

功能治:小儿热,盗汗,不思饮食,面黄急。

用法用量:上(父)咀。3岁1钱,水半盏,至3分,去滓。

摘录:《普济》卷三八六

《医学纲目》卷三十九引汤氏方:草果饮

草果

:厚朴(姜汁制)、青皮草果藿香甘草)、丁皮、神曲、良姜、半夏等分

功能治:疟疾多热少,手足冷,遍身浮肿,肚疼痛。

用法用量:草果(《幼科类萃》卷七)。

摘录:《医》卷三十九汤氏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草果饮

草果青皮陈皮、厚朴、半夏、白茯苓、苏柴胡槟榔乌梅、常山、黄芩实、甘草

功能治:产后胃虚,发肿者。

用法用量:如妊娠疟疾,去青皮、厚朴、半夏茯苓乌梅槟榔实、常山,加川芎白芷、良姜。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卷四

《朱氏集验方》卷二:草果饮

:常山1两,柴胡1两,甘草半两,槟榔半两,白姜7钱,乌梅(随意加减)。

功能治:实疟。

用法用量:本草果饮,但中无草果,疑

摘录:《朱氏集验》卷二

《普济方》卷三九○:草果饮

草果陈皮知母三棱、良姜、马莪术、苏人参川芎白芷甘草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小儿痰疟热往来,胃虚疟。

用法用量:加生姜1钱,水服。如胃虚弱,用草果乌梅服。

摘录:《普济》卷三九○

《传信适用方》卷二:草果饮

草果

草果子、甘草地榆)、壳(去瓤,麸)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肠冷热不和。下痢赤白,及伏热泄泻,脏毒便血

用法用量:草果汤(《普济》卷二一一)。

摘录:《传信适用》卷二

《医贯》卷六:草果饮

草果、常山、知母乌梅槟榔穿山甲

功能治:疟疾有郁伏涎者。

注意:元强壮者可用,虚者莫用。

各家论述:知母,入足阳明药,用治阳明独盛之热,使其退就太阴也;草果性温药,治足太阴独盛之阴,使其居于阳明也;二和,则无阴阳交错之变,是为君;常山吐胸中结,是为臣;甘草和诸药,乌梅槟榔癖,破滞,是药;穿山甲者,以其穿山而居,遇水而入,则是出阴入阳,穿其经络分,以破结之,为之使也。

摘录:《医贯》卷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草果茵陈汤

下一篇 草果饮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