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喉菌

喉菌是指由于火毒浊、瘀热困结喉部,所致的以声嘶、成如菌样肿块为要特征的恶性病,临床常伴有异物感或疼痛、咯恶臭、颈部恶核、吞梗阻等症状。本病属实正虚,常因肿物发展,堵塞声门,喉风等而危及生命,或因晚期津液衰败而死亡。清代始有喉菌及论述,如《咽喉症通论?喉菌第十七》说:“此症因食高粱煿厚味过多,热毒积于,上,结成如菌。”《科指掌?卷六》......
目录

喉菌

清代始有喉菌及论述,如《咽喉症通论?喉菌第十七》说:“此症因食高粱煿厚味过多,热毒积于,上,结成如菌。”《科指掌?卷六》说:“生于如菌样,故喉菌。”由于历史条件所限,这些医著中所指的喉菌,其部位在,实际上系指部的恶性肿

病因病机

喉菌是由火毒凝结而成,与毒外犯、情志不遂、饮食所伤、不良嗜好及年老体虚等因素有

1.胃热盛,火毒困结 长期过食辛辣煿或素有郁热,复感毒;或老年元气虚弱,亏损,又为毒所犯,毒蕴结上壅咽喉,渐渐积聚而成癌肿。

2.肝气郁结,凝聚 情志不遂,悲怒伤伤则疏泄失常,气机失宣;肝气失调,则滞留;或木乘失健运,湿聚成,以致浊交结成块。若郁久化火火毒结聚,灼伤,则致肿块溃破腐烂。

3.失健运,浊结聚 长期过食发霉腐败有毒物品,受伤,运化失健,水湿停,生,阻滞,久则凝聚,浊困结,积结而成肿块。

喉菌后期,患者渐衰,如树木失于荣华,枯皮焦,最后元耗尽而死亡。

诊断要点

1.病史 多有嗜烟或不洁吸入史、长期咽喉不适、反复咽痛或声嘶病史。

2.临床表现 要为声嘶,甚至失声,可伴咽喉异物感或疼痛、咳痰恶臭、困难等,晚期可出现呼吸困难阻塞及恶病质等危重症。

3.局部检查 部声带、室、披裂、会厌状窝等处可见结状或菜样肿物(彩图18),或表面溃烂,有污秽分泌物附着,常致声门狭窄。晚期则声带固定,摩擦音消失,颈部或有恶核。

4.其他检查 镜、CT及MRI等检查可显示肿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系,有助于本病诊断。病理检查可确诊。

鉴别诊断

本病当与喉瘤癣等鉴喉瘤多发生于青少年儿童,以声嘶为要临床症状癣患者多伴有痨病史,且以声嘶、部疼痛为要临床表现,通过病理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

辨治思路:喉菌病者,属实正虚之,应以“祛瘀化痰解毒结、健脾、补培元”为治疗之大法。

一、治法

1.胃热盛,火毒困结

临床表现:咽喉疼痛,声嘶,或部有异物堵塞感。咽喉膜色红,部肿块如菜状,表面有污秽腐物,颈部或有恶核。可兼有咳嗽稠或中带心烦失眠口臭口苦干,大便秘结,小便赤少。舌红或绛,舌苔黄或黄腻,弦滑数。

候分析:由于积热,毒困结,日久化热化火,上攻积聚部而成本病。肿块阻塞于部,故见部有异物堵塞感;若肿块阻于声门,妨碍发音,则声嘶;胃热盛,火毒上攻咽喉,可见咽喉膜色红,咽喉疼痛;火毒困,灼津成热互结,故见咳嗽稠或中带;热盛肉腐,故见肿物溃烂,表面有污秽腐物;热盛伤津,则口苦干、小便赤少;热结腑,则见口臭,大便秘结;舌红或绛,弦滑数为胃热盛之征。

治法:泻解毒,消肿结。

方药柴胡汤加减。中黄芩、栀子连翘清热解毒柴胡当归川芎赤芍、生地疏肝凉血防风牛蒡子邪热花粉甘草清热养阴生津。若声音嘶哑者,可选加诃子僵蚕木蝴蝶射干等;火毒盛极者,宜加入山豆根地胆头,以加强清热解毒之效;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玄明粉以通便泻热

2.肝气郁结,凝聚

临床表现:咽喉异物感,咽喉疼痛,声嘶。部肿块表面不平,色暗红或有丝缠绕,触之易出,颈部或有恶核。可自觉烦热口苦干,胸闷胁痛便秘舌红或瘀点、紫斑,苔黄白厚或腻,弦细涩或弦缓。

候分析: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致凝滞,瘀阻,故见肿块表面不平,色暗红或有丝缠绕;肿块阻塞于部,故见部有异物堵塞感;若肿块阻于声门,妨碍发音,则声嘶;气滞瘀,不通则痛,故咽喉疼痛;肝郁化火,则可见烦热口苦干;肝郁气滞则胸胁胀闷刺痛;瘀点、紫斑,弦细涩或弦缓为肝郁凝结之征。

治法:行气,软坚结。

方药会厌逐瘀汤加减。柴胡疏肝行气解郁桃仁红花、生地、当归赤芍祛瘀;桔梗甘草化痰音。咽喉疼痛较甚者,宜酌加入蜈蚣全蝎以解毒止痛;颈部肿块较巨大者,宜加入葵树子、水蛭末(冲服),以助破逐瘀、攻坚结;烦热便秘者,宜酌加蒲公英山豆根以清热降泄通便。

3.失健运,浊结聚

临床表现:声嘶,部不适及异物感,或有咽喉疼痛。部肿块色淡红,有分泌物附着,颈部或有恶核。可兼有咳嗽多,时见带,或胸闷促,身倦体重,纳差,大便溏。舌质淡暗或淡红,体胖或有齿印,舌苔白或黄腻,弦滑。

候分析:长期过食辛辣煿及发霉腐败有毒物品,以致受伤,健运失职,聚湿,积结成块,结于部,故有部异物不适感;若肿块阻于声门,妨碍发音,故声嘶;生,阻滞,故咳嗽中带浊结聚,故颈部或有恶核;失健运,水湿停,可见胸闷促,身倦体重,纳差,大便溏;舌质淡暗或淡红,体胖或有齿印,舌苔白或黄腻,弦滑为浊结聚之征。

治法:健脾化痰结。

方药清气化痰加减。半夏南星、瓜蒌仁、杏仁化痰结;陈皮行气黄芩泻热解毒;茯苓健脾湿。若脾虚纳差,宜加党参金等健脾助运;若多,颈部恶核较大者,宜加山慈菇浮海石浙贝母等以结消积。

二、外治法

1 吹药 可用有清热解毒、祛腐结、生止痛作用的硇砂麝香等药物粉末吹患处。

2.含漱 可用金银桔梗甘草水漱,以解毒祛腐。

三、 针灸治疗

1.体针 俞、池、天突、哑门;配取足三里、谷;补泻兼施,每日1次,留针30分钟

2.耳针 大肠上腺。

3.穴位按摩穴位注射 取池、哑门、谷等,采用、摩、擦、拿、摇等手法,能达到扶正固本、理气止痛的功效。

预防与调护

(1)避免用声过度,注意咽喉保护。

(2)饮食宜清淡,制烟,慎食辛热煿之品,忌食腐败发霉、有毒之物。

(3)争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预后与转归

早期诊断,早期进中西医综治疗,一般预后尚可,但喉咽菌患者则预后较差。

【古代文献摘录】

《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者,皮肉中忽肿起,……初李大,渐长大,不痛不痒,又不结强,言留结不,谓之为。”

科秘集?卷上》:“壅塞,喉菌不治。”

咽喉症通论?喉菌第十七》:“此症因食高梁煿厚味过多,热毒积于,上,结成如菌。”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一曰喉菌,状若浮萍,色紫,生旁。”

【现代文献索

(1)赵立民,曾桂凤,孙秀霞.辨证论治配理干预对中晚期喉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辽宁中医杂志,2006,33(8):913~914

(2)李原,张小伯.嗓音显微手术治疗早期声门癌的远期疗效观察.中华鼻咽-头颈外科杂志,2006.6,41(6):443~446

(3)李勇,Arens C,Glanz H.接触性镜在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中国中西医结鼻咽科杂志,2005,13(5):265~267

(4)赵旭,李福才,李英慧.等.P53基因突变和STK15基因过度表达与喉癌发生的系.中华肿杂志,2005.3,27(3):134~137

相关疾病认识

喉癌是指原发于部的常见恶性肿,以男性多见,多发生于50~70岁之间,东北地区发病率较高。以鳞状细胞癌为多。可由局部向周围扩展,或向区域性淋巴转移,也可转移至远处脏器。据癌起源的部位,分为声门上(包括会厌面及其尖部、杓会厌皱襞、室带与室),声带(包括声带及前联)和声门下(占据声带以下部位,不包括声带底面)三个区域。喉癌首选手术治疗,可据病情选择的部分或全切除术。放射治疗适于单纯局限性声带癌及Ⅲ、Ⅳ期喉癌的术前或术后治疗,以及术后残灶或复发的治疗。可配治疗与免疫综疗法等,以缓解症状或提高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喉咽恶性肿 原发于喉咽的恶性肿较少见,据发生部位,分状窝癌、环状软后区癌及喉咽后壁癌,状窝癌较多见。早期症状部异物感,吞梗阻感。肿增大,表面发生溃烂时,可起吞疼痛,常伴有进困难、流涎中带,肿累及喉腔,则起声嘶、呼吸困难喉咽恶性肿极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可采取手术、放化疗、中药等综治疗,预后较差。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喉岩

下一篇 席汉氏综合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