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子痈

子痈是指睾丸附睾的感染性疾病。中医睾丸附睾子,故以之。子痈急性子与慢性子痈,两者都有睾丸附睾肿胀疼痛的特点。《外科全生集》云:“子痈子作痛而不升上,外观红色者是也。迟则成患,溃烂致命;其未成脓者,用汤一服即愈。”急性子急性发病,睾丸或附皋红肿热痛,并伴有全身热表现;慢性子痈多继发于急性子后,或并发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精囊炎,仅表现为睾丸或附皋的硬结,微痛或微胀,轻度......
目录

疾病简介

急性子急性发病,睾丸或附皋红肿热痛,并伴有全身热表现;慢性子痈多继发于急性子后,或并发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精囊炎,仅表现为睾丸或附皋的硬结,微痛或微胀,轻度触痛等。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睾丸炎、附睾炎(包括腮腺炎性睾丸炎)。

病因病机

会阴阴器,子属子痈的发病与

一、湿热下注外感六淫,如坐卧湿地,郁化湿热;或过食辛辣博,湿热生,湿热下注,结于于,阻隔经络,凝滞,郁久则热胜肉腐。或因不洁房事,外染湿热秽毒,郁滞化火成脓,脓腐肉溃,逆传子,浊毒壅结而成。亦有跌仆挫打,子受损,瘀,瘀久化热,腐化肉,终致酿脓,发为本病。

二、瘟毒下注时毒痄腮余毒未尽,毒从传人肝经,壅结子而发。

三、气滞凝情志不畅,郁怒伤失疏泄,肝郁结,经脉不利,凝,发于子,延成硬块,则为慢性子痈

疾病诊断

一、急性子附睾睾丸肿大疼痛,突然发作,疼痛程度不一,轻者仅有不适,重者痛如刀割,动或站立时加重。痛域可为局限性,也可沿管放射至沟、宜肠及下部。伴有恶寒发热,或热往来,食欲不振口苦·渴欲饮,尿黄,便秘等全身症状附睾睾丸,触摸时痛觉敏锐,触痛常传导至患侧索附近的下部。化脓性急性子溃脓后疼痛程度减轻,但脓毒波及阴囊,可阴囊红肿,甚至化脓,脓肿自溃或切流后,脓出毒泄,症状消退迅速,疮容易愈

外伤瘀血起者,有明显外伤史,初起肿痛较剧,但全身症状不显,以后仅有皋附睾肿硬隐痛。如因继发感染,才会出现阴囊红肿和全身发热

痄腮并发的子痈腮腺炎性睾丸炎),多在痄腮消退后又突然发热,同时皋肿痛,一般不会化脓,病程多为7—10天。

二、慢性子痈临床较多见。大部分慢性子痈急性子病史,但常伴有邻近性腺的慢性感染,如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精囊炎。患者常有阴囊疼痛、发胀、下坠感,疼痛可放射到下部及同侧的大腿部。检查时可触及附皋增大,变硬,有结,伴轻度压痛,同侧管增粗。

鉴别诊断

一、睾丸扭转睾丸扭转所起的阴囊剧烈疼痛,并放射至沟或下部,局部压痛,与急性子很类似,但睾丸扭转的发病过程更为急骤,常有剧烈运动或阴囊损伤的诱因,疼痛呈绞窄状,无发热。托起阴囊可使疼痛加剧(子痈则减轻)。阴囊触诊检查发现睾丸上移或呈横位,可扪及索呈麻状扭

二、子痰附皋有痛性肿块,但自觉疼痛轻微,仅有触摸时感觉隐痛。同时,子痰一般为慢性病程,常有结核病史,易出现局灶性冷性脓肿,溃破,窦道成,病灶与阴囊壁层粘连,管增粗,或珠状结

辨证论治

治法

(一)湿热下注多见于成人。皋附睾肿大疼痛,阴囊皮肤红肿,皱纹消失,掀热疼痛,少抽痛,局部压痛明显,脓肿成时,之应指;伴恶寒发热苔黄腻滑数。

辨证分析:湿热下注子,壅阻,经络不畅,故见睾丸附睾肿大疼痛,阴囊皮肤红肿,皱纹消失,掀热疼痛,少抽痛,局部压痛明显;热盛肉腐,则局部脓肿之应指;相争,卫不和,故见恶寒发热苔黄腻滑数为湿热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方药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金铃子;已成脓者,加透脓

(二)瘟毒下注多见于儿童。常因患痄腮并发(又称卵子痈),睾丸肿大疼痛,一般不化脓;伴恶寒发热;苔黄,数。

辨证分析:多在痄腮消退之后,瘟毒下注于,壅阻,经络不畅,故见睾丸肿大疼痛;相争,卫不和,则恶寒发热;苔黄、数为瘟毒热胜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普济消毒饮金铃子加减。

(三)气滞凝见于慢性子痈附睾,子系粗肿,轻微触痛,或牵不适;多无全身症状;苔薄腻,弦滑。

辨证分析:肝气郁结,凝阻滞,局部经络不畅,不利,到子处凝结成块,故见附睾,局部触痛;病变波及子系,而见子系粗肿,牵不适;苔薄腻、弦滑为气滞凝之象。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结。

方药橘核加减。

外治法

(一)急性子未成脓者,可用金黄水调匀,冷。病灶有波动感,穿刺有脓者,应及时切排脓流。脓稠、腐肉较多时,可选用九一八二药线流;脓液已净而溃未愈时,外用生膏。

(二)慢性子痈葱归溻肿汤坐,或冲和膏温热药液的局部应用,如时间较长,对睾丸管的生功能有一定影响,因此未生育患者不宜采用。肿块日久,治疗无效,尤其是诊断不明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预防调摄

1.外生殖器部位有包茎龟头炎尿道狭窄,以及炎性疾患,应及时治疗。

2.急性子患者,应卧床休息,抬起阴囊。对已切排脓者,要注意流通畅。

3.饮食清淡,忌烟

结语

子痈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睾丸炎、附睾炎。其临床特点是:睾丸附睾肿胀疼痛。其中,急性子,发痛急,睾丸附睾红肿热痛,伴全身热表现,应与皋扭转相鉴;慢性子痈仅表现为睾丸附睾硬结,微痛或微胀,轻度触痛,应与子痰相鉴急性子湿热下注,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瘟毒下注,治宜清热解毒普济消毒饮金铃子加减;慢性子痈气滞,治宜疏肝理气化痰结,橘核加减。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下一篇 紫白瘢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