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经行流涎

流涎是指妇女每逢月经来潮,中流出水样涎沫,净后自止,呈周期性发作者,称为流涎流涎要责之于素虚,或过食生冷,或虫积为患,损伤,以致脾气亏虚,脾气益虚,因气虚失摄,而流涎脾气本虚,肝气郁结,横逆犯,以致不和,水湿留滞中焦,脾气益虚之时,上泛而流涎。中焦素有蕴热,或恣食膏梁厚味,酿生湿热时阳明经气旺盛,迫使湿热上灼泉,津液外溢而流涎。......
目录

病因

素虚,或过食生冷,或虫积为患,损伤,以致脾气亏虚,脾气益虚,因气虚失摄,而流涎

脾气本虚,肝气郁结,横逆犯,以致不和,水湿留滞中焦,脾气益虚之时,上泛而流涎

中焦素有蕴热,或恣食膏梁厚味,酿生湿热时阳明经气旺盛,迫使湿热上灼泉,津液外溢而流涎

症状

脾气本虚,肝气郁结,横逆犯,以致不和,水湿留滞中焦,脾气益虚之时,上泛而流涎

饮食

流涎中医多属于脾虚有热导致的。所以在饮食保健要是用一些健脾的药物或食物进调理。常用的如黄芪山药薏米益智仁等。

食疗

白术15克,白糖适量。加水适量,上笼20分钟后去渣服用(适用于脾虚者)。

益智仁、黄芪各30克,生鸡1只。熟后服用。

益智仁10克,党参12克,饮(上适用于不足者)。

五味子10克,黄连6克,白糖适量。饮(适用于胃热者)。

预防

白术15克,白糖适量。加水适量,上笼20分钟后去渣服用(适用于脾虚者)。

益智仁、黄芪各30克,生鸡1只。熟后服用。

益智仁10克,党参12克,饮(上适用于不足者)。

五味子10克,黄连6克,白糖适量。饮(适用于胃热者)。

治疗

(1)中成药

逍遥,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郁脾虚者)。

补中益,每服6克,日服2次。

香砂,每服6克,日服2次(上适用于脾虚失敛者)。

藿香正气水,每服10毫升,日服2次(适用于湿浊盛者)。

(2)简便验

益智仁,党参各12克,白术五味子各10克,干姜6克。水服(适用于脾虚者)。

黄连、佩兰、黄芩各10克,大黄6克,藿香12克。水服(适用于蕴热者)。

五倍子12克,麦10克。水服(适用于各种型患者)。

检查

本病前尚无特殊检查法,要是中医科望、闻、问、切等常规检查。必要时结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定夺检查事项为好。

诊断鉴别

诊断

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诊断

脾虚肝郁,脾虚不敛的区

并发症

胃热:中焦素有蕴热,或恣食膏梁厚味,酿生湿热时阳明经气旺盛,迫使湿热上灼泉,津液外溢而流涎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急性淋巴结炎

下一篇 鼠曲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