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

甲状腺样癌(non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NMTC)是指起源于甲状腺细胞的恶性肿包括乳头状癌、滤状癌和未分化癌,占甲状腺癌的大部分。而甲状腺样癌则起源于甲状腺C细胞。既往的认识中,具遗传倾向的甲状腺要为家族性样癌,而非样癌一般是发性的。甲状腺样癌(non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NMTC)是是指起源于甲状腺滤......
目录

概述

甲状腺样癌(non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NMTC)是是指起源于甲状腺细胞的恶性肿,包括乳头状癌、滤状癌和未分化癌,占甲状腺癌的大部分。而甲状腺样癌则起源于甲状腺C细胞。既往的认识中,具遗传倾向的甲状腺要为家族性样癌,而非样癌一般是发性的。1955年,英国的Robinson和Orr最先报道了一对同卵孪生子先后患甲状腺样癌。1975年Nemec等报道了一对母子患有甲状腺样癌,并可明确排除放射线照射和已知的家族性疾病。从而起国外者重视对甲状腺样癌是否具有遗传倾向的研究。近年来,有家族性甲状腺样癌(familial non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FNMTC)的报道和研究越来越多。现有的资料已表明,家族性甲状腺样癌作为甲状腺样癌中的一部分,存在遗传倾向,并具有其独特的病因病理和临床特点。

病理病因

发病原因

1.遗传特点 如果FNMTC作为一种独立的遗传性疾病是确实存在的,在现有的大量患者中应该可以发现一些大的家系。患者家系不仅有助于了解本病的遗传式,而且对于病因的了解、致病基因的克隆都有莫大的帮助。现有文献对FNMTC家系的报道不多。1980年Lote等报道了两个家系,共有11位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986年Stoffer等确定了共有2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8个家系。其后,陆续有一些家系的报道。这些报道中大部分家系所涉及患者不多,且多仅累及一或二代。1997年Burgess等报道了两个家系涉及1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作者认为,其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中有一个家系25个成员中有7个患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6个甲状腺肿),11个患甲状腺肿。通过对该家系的研究发现染色体2q21区域可能存在FNMTC的致病基因。也有研究发现,FNMTC患者同时患乳腺癌细胞癌的机会增大。

FNMTC中的部分家系属于一些家族性多器官易患肿疾病,其甲状腺是这些疾病多器官病变的要部分或组成部分。前已知与甲状腺样肿的遗传性疾病包括:家族性腺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Cowden病(Cowden disease)、Carney联体(Carney complex)、McCune-A1bright综征(McCune-Albright syndrome)和Werner综征(Werners syndrome)。FNMTC中明确属于上述已知遗传病者所占比例很小,大部分的FNMTC的遗传模式和遗传基础仍未清楚。

(1)家族性腺息肉病:该病以结肠中出现大量腺瘤息肉(通常超过100个)为特征,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由定位于染色体5q21的APC基因发生生殖细胞突变所致。1951年,Gardner报道了其结肠外病变,包括颅骨等部位骨瘤和多发性表皮囊肿皮肤病变。后人将并有大肠外病变的家族性腺息肉病称为“Gardner综征”,除上述骼和皮肤病变外,常见的大肠外病变还包括牙齿上消化道息肉或错构、先天性网膜色素细胞增生和甲状腺病变等。实际上,1921年Devic和Bussy就报道了肠道腺瘤息肉病的肠外病变,其中就包括一例“甲状腺肿”。1949年Crail报告了一例甲状腺样癌的家族性腺息肉病。但直到1968年,甲状腺癌与家族性腺息肉病的联系才广为接受。1994年Harach等的研究表明,家族性腺息肉病相甲状腺癌是甲状腺细胞肿中的一个独特类型,其遗传基础与家族性腺息肉病和甲状腺癌都不同,其基因突变的位点有于后两者。

家族性腺息肉甲状腺癌女性多见,约为男性的8倍,多在30岁以起病。有研究表明,女性家族性腺息肉病患者患甲状腺癌的险是普通人群的100倍,低于35岁者,更是高达160倍。本病预后良好,甲状腺癌诊断后,其5年和10年生存率分为90%和77%。治疗失败常表现位局部复发,通常这些患者多数其原发灶即为多中性。约1/3的患者表现为甲状腺多发肿,基本均为女性患者。

(2)Cowden病:也称“多发性错构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1963年Lloyd和Dennis报道的第一例患者的姓该病。该病与位于染色体10q22-23的肿抑制基因PTEN的生殖细胞突变有。Cowden病并的甲状腺常为滤腺瘤腺瘤样结和微腺瘤,也可为甲状腺状癌。临床触及的结常有完整包膜。据文献报道,2/3的Cowden病患者可甲状腺病变。发病的平均年龄为41岁,女∶男为2.7∶1,恶性肿患者其平均发病年龄较大,肿直径也较良性肿大,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该病中甲状腺腺瘤发展为腺癌的过程。

(3)Carney联体:也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皮肤黏膜的色素沉着、蓝色和其他色素病变为特点,并有分泌或非分泌肿。本病是因位于染色体17q24的蛋白激酶ARl调亚单位PRKARl基因突变所致的患者可甲状腺病变。患者年龄较轻,表现为甲状腺多发结。Stratakis等报道的5例患者,1例为乳头状癌,1例为滤状癌,另3例为滤腺瘤

(4)McCune-A1bright综征:以多发纤维发育不良、皮肤病变和分泌腺高功能为特征,与GNASl基因突变有。有报道该综征可甲状腺病变,包括自功能性甲状腺腺瘤和滤状腺癌。

(5)Werner综征:由于位于染色体8p11-21的WRN基因发生生殖细胞突变所致,表现为未成年或成年患者的早衰性改变(双侧内障、白发、皮肤萎缩等)。该病常并有上皮肿,包括甲状腺癌。与普通的甲状腺癌比较,发病年龄早、性比例中女性较低、未分化癌所占比例高和滤状癌远多于乳头状癌为其特点。

2.分子遗传基础 除少数甲状腺样癌的家族性肿征外,对FNMTC的分子遗传基础所知甚少。大家系是定位可能的致病基因的最好样本。但由于大的家系非常难以获得,现有的研究多以小家系进研究。至今尚未能发现本病的确切致病基因,但已排除了一些基因致病的可能。Kraimps等通过对一个家系的研究(6例甲状腺肿和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现,肿细胞都表现出一定的嗜酸性改变,且与TCO(thyroid tumor with cell oxyphilia)基因有,该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9p13.2。Bevan等的研究发现在22个家系中有一个家系TCO基因与FNMTC相。由于许多FNMTC同时伴有多发性甲状腺肿,而家族性非毒性多发性甲状腺肿与定位于染色体14q区域的一个基因有,但Bignell等的研究发现家族性非样癌与该基因无。另一个被排除的基因是RET前癌基因,该基因的重排与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有,但与FNMTC无。虽然家族性腺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常可甲状腺样癌,但后者与导致家族性腺息肉病的基因APC无。被排除的基因还有MNG1、fPTC、PTEN、TSHR和TRKA。

病机

FNMTC多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约占90%,其余要为嗜酸细胞肿。有少数文献报道,患病家族成员之一所患为甲状腺分化癌,而其他成员则患分化甲状腺癌,可能提示着肿的进展。病理特点上,FNMTC的病理表现与发性者相似。但较多累及甲状腺双侧,呈多灶性改变和细胞嗜酸性变。Uchino等发现,FNMTC肿腺体发型多见(家族性40.7%;发型28.5%),并多发性良性甲状腺肿也较多见。区域淋巴结转移相对较少,而远处转移则较早和较多出现。较特殊的是家族性腺息肉病相甲状腺癌,多为局限性病变,常有完整包膜,也可有局部侵犯。肿包膜和间质中纤维化明显。肿细胞表现出一些与传统甲状腺癌不同的独特细胞结构特点:①由筛状区域、纺锤细胞短束、非角质化鳞状细胞旋涡和硬样组分构成的独特生长式;②细胞核中没有“毛玻璃”样染色质;③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杉树样”乳头生长模式极少见。

症状体征

FNMTC约占甲状腺癌的5%,除了其家族史,并无特殊的临床特征可将FNMTC与发性者区。大部分文献报道FNMTC在发病年龄、性和转移式上与发性者相似。要临床表现为:

1.女性患者较男性多,女∶男约为2∶1,平均年龄约为38岁。

2.甲状腺呈逐渐肿大的颈部无痛性肿块,常被患者或医师无意中发现或在B超等检查时发现。

3.患者常无明显不适,肿生长缓慢。

4.晚期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困难和呼吸困难等压迫和局部侵犯症状

5.少部分患者可以颈部转移性包块、转移灶症状为首发表现。

6.患者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的改变,但部分患者可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7.可触及特征性的甲状腺肿物,一般质地较硬,边沿常较模糊,表面凹凸不平。若局限于腺体,肿常可随吞活动并可在腺体活动。若肿侵犯气管或周围组织,则较固定。

8.淋巴结转移以锁骨上、颈静旁和气管旁多见,极少数病例也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

疾病诊断

1、家族史 本病为部分传递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某些家系中,家成员患甲状腺良性疾病(如甲状腺肿)的比例增高。因此对所有甲状腺样癌的患者,均需注意家族史的了解。

2、临床表现 在临床表现上,FNMTC与分化甲状腺癌在发病年龄、性、肿直径、局部侵犯、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炎等面无显著差异。而在肿腺体并多发性良性病变及预后等面差明显。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细针穿刺抽吸细胞检查。

其他助检查:

影像检查,如B超、CT、MRI及核素扫描等检查能明确肿物性质,其诊断意义同发型甲状腺癌。

用药治疗

治疗

手术原则和式与发性甲状腺癌相似,但也有作者建议采用更积极的治疗式,包括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所有患者均全切除甲状腺,同时行同侧中央组颈淋巴清扫,术中应仔细探查同侧区域淋巴结有无肿大。术后预防性核素放射治疗和服用足够量的外源甲状腺素以抑制TSH的分泌。

由于家族性腺息肉病相甲状腺癌的特殊性(病理态、分子生物基础、临床表现式等),对于甲状腺病变明显而肠道病变尚不明显者,需注意家族性腺息肉病的可能。家族性腺息肉并的甲状腺肿物,如果活检未见明显侵犯征象,虽然为良性病变,由于潜在的多中性危险和肿物恶变的可能,也必须像治疗恶性肿一样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并其他家族性肿征的甲状腺肿物的处理,由于相同的理由,也应该采用积极的手术式。

预后

FNMTC预后较差,复发率高(16.3%),其区域淋巴结和对侧腺体复发率都较发性者高。多因素统计显示FNMTC是无生存期变短的最要因素。

饮食保健

多吃碱性食品,改善自身的酸性体质,同时补充人体必须的有机养物质,如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 洋葱豆腐等。

预防护理

家族史提示为FNMTC的患者,需对所有可能致病的家族成员都进体格检查。虽然还不清楚间隔多长时间需要对危险人群进检查,但由于甲状腺癌是一种生长相对较缓慢的肿,建议对危险人群每年进一次检查。如果体检发现存在甲状腺肿物,则必须采取进一步的检查,如细针穿刺抽吸细胞检查、B超检查和核素显像检查等,可早期明确肿物性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锈球风

下一篇 悬痈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