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鼠肝

鼠肝,一般指,比喻轻微卑贱之物。《本草集注》记载可药用。观测中药复健冲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大纤维成的 影响.建立DEN诱导大硬化模型,同时给予复健冲干预,应用天狼红苦味酸特染法、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中药对DEN致大纤维化过程原沉淀及细胞增殖特性的影响.1材料和法1.1材料SD雄性大,体质量150~180 g,由第四军医大实......
目录

中医研究

观测中药复健冲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大纤维成的 影响.

建立DEN诱导大硬化模型,同时给予复健冲干预,应用天狼红苦味酸特染法、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中药对DEN致大纤维化过程原沉淀及细胞增殖特性的影响.

1材料和

1.1材料SD雄性大,体质量150~180 g,由第四军医大实验动物中提供. 二乙基亚硝胺(DEN)购自Sigma公司. 天狼红(由解放军第475医院赠送). PCNA检测试盒购自DAKO公司. 中药饲料:复健冲30.4 g?kg-1均匀混于基础饲料中压制而成(第四军医大实验动物中提供).

1.2

1.2.1模型建立大适应环境3 d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及中药组(Ganfujian,GFJ),每组各30只,分以0.1 g·L-1 DEN自由饮水,同时分给予基础饲料或含中药的饲料喂养. 16 wk时停用DEN饮水及中药饲料. 考虑到造模过程大有一定死亡率,分于建模始后每4 wk两组各处死5只大,剩余大留继续观察. 取组织固定于100 g·L-1甲醛溶液,石蜡包埋,切厚4 μm. 常规HE染色、切原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 染色.

1.2.2切原染色天狼红饱和苦味酸法[4]. 普通石蜡切,厚4 μm;常规蜡至水,0.1 mol?L-1天狼红饱和苦味酸,避光室温孵育20 min;不洗,950 mL?L-1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封.

1.2.3PCNA免疫组织染色取材组织固定于100 mL?L-1缓冲甲醛溶液24 h,常规石蜡包埋,切4 μm厚切,二甲苯、梯度乙醇蜡至水;染色法为 免疫ABC法. 以0.1 mol?L-1 PBS 取代一抗作阴性对照,以正常大鼠肝组织作正常对照.

1.2.4染色结果判定及计算机图像分析肝脏景为淡黄色,原阳性着色呈红色, 采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随机选择5个汇管区进染色原的定量分析(面积占视野面积),取其均值. PCNA阳性着色为覆盖胞核的棕黄色颗粒. 用网格(10×10)测试法计数阳性细胞. 切各选择10个同一向移、不重叠的高倍镜视野(×40),记数阳性及阴性细胞数(100个细胞).

处理

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组间秩和检验.

结果

2.1大纤维化过程组织变化模型组大使用DEN 4~8 wk时表面由平滑逐渐变为粗糙,可见小颗粒,呈局灶性. 光镜下细胞肿胀,空变性,局灶性坏死,伴炎细胞浸润,并逐渐出现纤维组织增生. 12 wk时40%大已出现明显硬化表面更加粗糙,肝脏增大、肿胀,色暗或淡. 16 wk时大均有硬化表现,结增多变大,肝脏缩小,组织有大量态不一,大小排列不齐的假小叶形成. 部分大鼠肝脏已出现早期癌结,镜下可见少量癌细胞增生. 中药组大各时期肝脏损害均较单纯诱导组轻,12 wk无硬化,16 wk 50%大出现硬化,但未发现癌变.

2.2大纤维化过程原沉积变化模型组大4 wk即出现少量红色原阳性染色,多集中于汇管区. 随着病变加重,假小成,肝脏沉积的原逐渐增多, 16 wk病变以结硬化,切原沉积量亦达到峰. 中药组大鼠肝病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硬化发生晚,原沉积量少,在4 wk及12 wk两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Tab 1).

2.3大纤维化过程细胞阳性表达PCNA情况在模型初期即可见少量细胞PCNA阳性着色,随着模型进展,大鼠肝脏PCNA阳性表达的细胞数逐渐增加,并在12~16 wk呈明显攀升趋势. 中药组大PCNA阳性的细胞数在各期均低于模型组,其中12~16 wk差异显著(P<;0.05, Tab 2).

纤维化是许多 慢性病重要的中间环,是由于纤维生成与降解失衡,致使过多的原在沉积,常伴于炎症并可发展为硬化. 纤维成作为硬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与硬变的发展是平的[5],因此纤维化程度的确了解是慢性病研究不可少的. 然而常用的指标和组织纤维化分级标准却难以直接、准确反映肝脏原沉积变化. 本文采用切原图像定量处理法具有准确、客观、数据可信度高等特点,能确反映原沉积(要为I, III型原)变化[4]. 本实验中应用该法检测DEN诱导大纤维化过程中原沉积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细胞变性、炎症高峰到桥接性坏死、硬化成,肝脏改变与原沉积呈同步变化.

细胞的异常增殖是癌变发生的要特征. PCNA是一种从细胞核中分离纯化出来的多肽链,直接参与细胞增殖过程中的DNA复制,其含量和阳性表达是反应G1晚期和S早期细胞增殖的常用指标[6-8]. 在本模型中初期即出现少量细胞PCNA阳性着色,而随着模型进展,尤其在12~16 wk(硬化期)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与病变进展呈一致变化. 即随着硬化成,异常增殖细胞数呈明显增加趋势,提示从肝脏炎性改变、纤维化至硬化成,异常增殖的细胞数不断增加,癌变的可能性亦逐渐增加.

中医药防治纤维化取得了不少进展,也积累了丰富的验,从单味药、复方及其有效成份等入手,初步发现活化瘀与扶正补虚两类中药具有良好的防治纤维化作用. 由于采用草药治疗慢性病在临床上有肯定疗效,且又具有无明显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的优点,因此,是防治纤维化较有希望的治疗手段,已起国病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9]. 健脾扶正法是防治硬化肝癌最常用的法之一,曾明对硬化和DEN致大鼠肝癌前病变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10-12]. 复健冲健脾立法,组均为药食同源中药,具有低毒、可长期服用的特点. 本实验结果显示该冲可明显减少原沉积,延缓化致癌物DEN所致大纤维化过程,同时对硬化成期阳性表达PCNA的细胞数亦有显著抑制作用. 提示该冲可通过减轻化物质起的性病变,减少以I、III型为原沉积,延缓和减轻纤维化过程,同时可抑制硬化成及演变期细胞可能的恶性增殖,达到阻抑硬化成及其继续发展为肝癌的作用.

其他研究

大蒜素是强效抗氧化前国外研究显示它能增强肝脏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功能,能拮抗乙醇氧化性损伤。本研究通过对肝脏病理、超微结构、细胞外基质与纤维化相指标的观测研究大蒜素对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材料

1、材料:

SD大46只,雌雄兼用,体重220-260g,由苏州大实验动物中提供。大蒜素微粒:江苏省靖江制药厂提供,批号:2001011.2。秋水仙碱:昆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980732,规格:0.5mg/。二甲基亚硝胺(DMN):上海明化厂生产化纯,批号:0161072。酶联免疫检测试盒等均由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提供。

2、仪器:

①透视电子显微镜CH600,日本Hitachi。②酶标仪:Denley Dragon Wellscan MKI芬兰Lab systems提供。

3、

①动物分组:正常对照组(n=6):予馏水灌,生理盐水腔注射;模型组(n=8):馏水,DMN;小大蒜素预防组(n=8):予大蒜素11mg·kg-1·d-1,DMN;中大蒜素预防组(n=8):予大蒜素22mg·kg-1·d-1,DMN;中大蒜素治疗组(n=8):予大蒜素22mg·kg-1.d-1,DMN;秋水仙碱组(n=8):予秋水仙碱0.15mg·kg-1.d-1,DMN。给药法:用生理盐水将DMN配成0.5%的溶液10mg·kg-1·次-l腔注射,第1周每天1次,连续3d,第2~4周每周1次,第5、6周均每天1次,连续2d,实验结束后动脉制备清。采后取肝脏常规固定备用。将大蒜素用馏水分配成相应浓度,10m1·kg-1.次-1灌给药。除大蒜素中量治疗组在模型建立3周后给药,余各组在建模始时同时给药。②观测指标及法:检测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I型前原肽(PINP)、Ⅲ型前原肽(PⅢNP)和透明质酸(HA)检测采用双抗体夹ABC-ELISA法。层粘连蛋白(LN)检测采用酶联免疫竞争法。组织HE染色及纤维(V-G)、网状纤维特殊染色(Gommori)。

结果

1、大蒜素对大纤维化模型功能影响:模型组清AST和ALT活性明显增加,分为正常对照组的1.7倍(p<;0.01)和1.5倍(p<;0.01)。大蒜素抑制DMN所致的上述改变,可使清AST和ALT活性完全恢复正常,并能提高清白蛋白含量,而秋水仙碱则无降低AST、ALT及升高清白蛋白含量作用(p>;0.05)。

2、大蒜素对大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模型组LN、HA、P工NP、PⅢNP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大蒜素小、中量预防组、中量治疗组LN、PINP、PⅢNP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其中大蒜素中量预防组对降低HA、LN、PINP、PⅢNP作用最大。秋水仙碱组仅对LN、PⅢNP减少作用显著。

3、大蒜素对组织病理影响:HE染色、Gommori、V-G染色均显示大蒜素预防和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可明显减轻纤维化等级及SSS分值。

4、光镜结果:正常组:网状纤维支架完整,分布规则,无纤维存在。模型组:细胞变性坏死,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大蒜素组:中央静周围可见纤维组织,未见明显假小叶形成。

5、电镜结果:模型组细胞萎缩,线粒体固缩或肿胀,细胞见大量脂滴及空样变,小管扩张,管上皮增生,微绒毛减少。Disse间隙见多处纤维沉积,皮细胞的窗孔消失,皮细胞下基底膜成。大蒜素组Disse间隙纤维化明显减轻,其中中大蒜素组接近正常。

研究发现大蒜素对四氯化碳诱发大损伤起的AST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水平的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具有量效应系。

清LN、HA、PINP、PⅢNP是检测纤维化可靠的指标。其中LN、PⅢNP在纤维化过程早期出现,常与细胞的炎症坏死有,尤其是LN参与皮细胞基底膜。而HA、PINP在纤维化过程晚期出现,可作为衡量药物抗纤维化效应指标。本组结果示大蒜素各组PINP、PⅢNP、LN均低于模型组,表明其纤维受到抑制,组织显示大蒜素可降低纤维化等级及SSS分值。其中以中量预防组效果最好,电镜观察同样显示大蒜素各防治组Disse间隙及纤维沉积及抑制皮细胞基底膜成较模型组明显好转。提示大蒜素对实验性纤维化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大蒜素抗实验性纤维化的可能机制为:①大蒜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细胞损伤可产生脂质过氧化产物如丙二醛等激活星状细胞(HSC)原。抗氧化治疗有利于减轻损伤和纤维化。本实验在DMN造模大中观察到功能改善,提示大蒜素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而对损伤及纤维化起抑制作用。②间接抑制HSC细胞转化。HSC在受损时被激活,转化成纤维细胞(MFBLC)。

研究认为,大蒜素由于其抗脂质过氧化(LPO)作用使前列腺素(PG)I:明显增加,PGI:能抑制衍生生长因子(PDGF)激活的DNA成而抑制管平滑细胞增殖。大蒜素可能通过抑制PDGF激活的DNA成而抑制HSC的增殖。③大蒜素还能提高纤维蛋白自溶解活性,从而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加。本组设立治疗组,在纤维化造模3周后给药,结果表明大蒜素治疗组肝脏病理组织检查及原蛋白含量与纤维化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大蒜素可能具有促进原蛋白降解与纤维重吸收的作用。

相关图书

鼠肝细胞电镜像

N细胞核,RER粗面质网,M线粒体,G高尔基复体,Ly 溶酶体,BC小管

细胞核大而,居中央,常染色质丰富丰色浅,核膜清楚,核仁1至数个。部分细胞(约25%)有双核,有的细胞的核体积较大,为多倍体核。细胞核DNA含量分析,正常成体细胞以四倍体核占多数,约占细胞总数的70%左右,还有少量八倍体细胞。一般认为,双核细胞和多倍体细胞的功能比较活跃。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并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胞质各种细胞器丰富而发达,并含有糖原,脂滴等涵物(图13-14)。细胞器涵物的含量与分布常因细胞的功能状况或饮食变化而变动。在HE染色切中,细胞质呈嗜酸性,并含有在的嗜碱性物质,它是由粗面质网组成的结构

线粒体:每个细胞约有2000个左右,遍布于胞质,为细胞的功能活动不断提供能量。

粗面质网(RER)

成群分布于胞质,是细胞成多种蛋白质的基地。浆中的白蛋白、纤维蛋白原、酶原、脂蛋白、补体蛋白以及许多载体蛋白等都是在RER的核糖体成。然后质网池转移到高尔基复体,组装成运输小或直接胞质的基质,从窦面排出。

滑面质网(SER)

广泛分布于胞质,SER膜上有多种酶系分布,如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转移酶、成酶等。细胞摄取的各种有机物可在SER进连续的成、分解、结和转化等反应,故细胞SER有多种功能,如胆汁成和红素、脂类与激素的代谢以及生物转化等。胆汁中的重要成分酸,是在SER的酶作用下由固醇转变而成。细胞从液中摄取的脂肪酸,是在SER的酶作用下由固醇转变而成。细胞从液中摄取的红素,在SER上的葡萄糖酸转移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的结红素,胆汁排出。细胞摄取的脂肪酸,在SER上再度酯化为甘油三脂,并与蛋白质结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多种激素尤其是类固醇激素的灭活,也是在SER上进的。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有毒产物或从肠道吸收入的有害物质(药物、腐败产物等),SER的酶氧化、还原、水解、结等生物转化作用,使其毒性减弱或水溶性增强而易于排泄。若常服用某些药物(如巴比妥等),可促使细胞的SER增生,酶活性增强,机体对这些药物的耐受性也增强。

高尔基复

每个细胞约有50个。高尔基复体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RER成的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复体进加工或贮存,然后运输小窦面排出。细胞近小管处的高尔基复体尤为发达,与小管面质膜的更新及胆汁的排泌有

溶酶体

数量和大小不一。细胞吞饮的物质、退化的细胞或细胞过剩物质常与溶酶体,被水解酶消化分解,或滞留在溶酶体溶酶体的这种作用,对细胞结构的不断更新和细胞正常功能的维持十分重要。

过氧化物酶体(微体

小体,大不不一,人细胞微体呈均质状结构,有的动物(细胞微体有致密核芯。微体要含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它们可将细胞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还原为水,以消除过氧化氢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微体还有黄嘌呤氧氧化酶等,它们能将核酸的代谢产物嘌呤氧化为尿酸,由尿中排出。鼠肝细胞微体的核芯含尿酸氧化酶,人细胞微体无核芯,也不含尿酸氧化酶。

涵物

细胞有糖原、脂滴、色素等涵物,它们的含量因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况的不同而异。进食后糖原增多,饥饿时糖原减少。正常细胞脂滴少,病时脂滴多。细胞胞质的色素有红素、含黄素、脂褐素等,它们也可以贮存在溶酶体,脂褐素的含量随机体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激素

下一篇 鼠矢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