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高血压性心脏病

压长期控制不佳可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压性心脏病,包括: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室肥厚(LVH),逐步发展出现收缩功能减退最终发生力衰竭,有研究显示70%的力衰竭由压所致;同时可能出现与之相的冠病,房颤动等心脏并症。1.左室肥厚(LVH)LVH是一种压升高的代偿性改变,收缩力增强以维持足够的排量,但时间长可细胞肥大,纤维增粗,退性变,毛......
目录

病理生理改变

1.左室肥厚(LVH)

LVH是一种压升高的代偿性改变,收缩力增强以维持足够的排量,但时间长可细胞肥大,纤维增粗,退性变,毛细管相对密度下降等改变。早期出现重塑现象,即向性重塑,细胞肥大,但数量并不增加,排列改变,纤维增多,逐步原累积超过20%出现纤维化,以取代失去功能的细胞,从而发生向性肥厚,最后发生容量负荷增加起离性肥厚。压LVH首先反映在室间隔增厚上,后者是心脏大小环所共有的部分,对左室收缩功能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舒张功能减退

舒张期衰的特征是左室容积减少和舒张末压升高,LVEF正常或轻度减低。这要是由于室收缩功能正常,而松弛性和顺应性减低使室充盈减少;为增加室充盈,左室必须提高充盈压而获得正常的室充盈和搏量。另外LVH使细胞肥大,尤其是纤维化使舒张期压力-容量系发生变化,也使舒张压升高,因此LVH可起舒张功能减退。压病早期心脏结构功能改变,舒张功能减退约占11%。

3.收缩功能减退

已知有LVH者比无LVH者衰高10倍,这是因为长期压力升高起后负荷过度增高,管壁厚度及心脏性肥厚及舒张期松弛性受损,最终出现收缩力下降,腔扩大,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大,室充盈压和房压力均增高,回流受阻,发生心脏病急性或慢性衰竭。

临床表现

1.早期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一般不典型,病人可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如头痛胸闷等,这些症状要是压的一般症状,无特殊性。

2.进展期临床表现

压时由于动脉管压力过高,阻碍心脏泵出液,心脏长期高负荷工作就出现了肥厚和僵硬度增加,最终导致进入心脏受阻,肥大时需氧量增加,液供应相对不足,常导致衰发作。舒张性衰和收缩性衰临床表现相似,临床不易鉴。由起的衰的临床特点如下:

(1)由于室舒张/收缩功能异常,可导致要表现为①劳力性呼吸困难;②平卧时出现气急,坐起后即好转;③活动量不大,但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患者可在睡梦中惊醒;④严重时出现端坐呼吸咳嗽,咳红色沫状

(2)衰竭常可累及室功能下降,成全衰竭,要表现为①颈静明显充盈;②右上疼痛,并有肿大;③双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④少尿

检查

1.电图

电图可正常,也可出现室肥厚及劳损。RV5+SV1>4.0mV(男),RV5+SV1> 3.5mV(女),R波占优势的导联中ST段可下移,或T波倒置,电轴左偏。

2.胸部X线

动脉除扩张外,动脉延伸迂动脉弓上缘可达或超过胸锁关节水平,动脉结明显向左突出,显示凹陷,成为典型的“动脉心脏”。

3.超声动图

(1)M型超声动图①室间隔室后壁厚度增加室间隔室后壁呈一致性对称性增厚,当室间隔室后壁绝对厚度大于12mm时,就可确诊室肥厚。②重量增加对重量的测定是评价肥厚的重要指标,以往只有通过尸体解剖才能了解重量的实际值,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应用超声动图检查所得到的重量值与尸检结果相性很高,因此,美国超声动图会推荐应用Devereux校正公式计算重量和重量指数。

左室重量=0.8×1.04〔(LVDd +IVST+ PWT)-LVDd)+0.6

左室重量指数(g/m)=左室重量/体表面积

左室重量指数正常值男性135g/m,女性125g/m

(2)二维超声动图室长轴,短轴切面表现为室壁肥厚,室肥厚以向性肥厚多见,少数为不规则型肥厚,向性肥厚室间隔室后壁呈对称性肥厚,而不规则型为室间隔室后壁呈非对称性肥厚,室腔正常或略减小,室壁运动幅度增强,房可轻度增大,应用二维超声动图测量厚度较M型超声动图更准确,收缩障碍的力衰竭期,也可见到房和室的扩大。

(3)多普勒超声动图早期心脏收缩呈高动力型,动脉流峰值速度增快,搏出量,射分数正常,二尖瓣流频谱常有不同的异常改变,当室肥厚舒张期顺应性下降时,室充盈阻力增大,为了维持量,其要代偿机制是增加房充盈压,表现为室等容舒张期延长,E峰峰值速度降低,加速时间,减速时间,舒张早期持续时间延长,A峰峰值速度增加,E/A比值降低,反映室舒张功能受损。

(4)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瓣环速度要表现为舒张功能下降。表现为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E’)和舒张晚期速度(A’),E’/A’<1。对于松弛受损的患者,基础状态时E’减低,且不像正常人一样随前负荷增加而增高。因而,E’降低是舒张功能不全的最早期表现之一。欧洲心脏会指南认为E/E’≥15可诊断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当E/E’为8~15时,需要另一个无创性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诊断据,如二尖瓣或流频谱、左室质量指数等。

诊断

1.病史

压病史。

2.临床表现

功能代偿期仅有压的一般症状;当功能代偿不全时,可出现衰竭的症状,轻者仅于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重者则出现端坐呼吸源性哮喘,甚至发生急性水肿;久病患者可发生衰竭最终导致全衰竭。

3.体格检查

发现尖搏动增强呈抬性,界向左下扩大,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可呈金属调,动脉瓣听诊区可因动脉高压而出现第二音亢进,尖区或(和)动脉瓣区可闻及Ⅱ~Ⅲ/Ⅳ级收缩期吹样杂音,衰竭时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全衰竭时,皮肤黏膜重度发绀颈静怒张、肿大、水肿及出现胸、腔积液等。

4.实验室检查

电图检查有单侧或双侧室肥大及(或)劳损,P波增宽或出现切迹,V1导联中P波终末电势(PTF-V1)增大,各种律失常等。胸部X线检查有动脉扩张,室或全扩大,间隔线出现,等。超声动图示单侧室或双侧室肥厚扩大,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射分数降低等。

鉴别诊断

肥厚型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特征为室壁呈不对称性肥厚,常侵及室间隔腔变小,液充盈受阻,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分为梗阻性及非梗阻性肥厚型肌病,可能与遗传等有。临床同样表现为左症状,查体可发现尖搏动增强,电图有左室劳损表现,但超检查可明确其不对称肥厚,且起病年龄一般较早,无压史等可鉴

治疗

1.及早控制

早期降压达标是治疗压性心脏病的首要任务,应考虑SBP标值<140mmHg。

2.逆转LVH的重要性

Framinghan心脏研究通过长期随访已经证实LVH减少,心血管死亡率下降。逆转LVH包括非药物治疗:优化生活式,低盐饮食;控制体重;限;减少某些交感活性激素,如儿茶酚胺升高、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应激状态等。降压药物中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ACEI)、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ARB)可能预防LVH及纤维化的发生。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也实钙拮抗(CCB)能逆转LVH。

3.衰治疗

衰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时死亡率就很高,因此要加强对早期无症状衰(收缩期或舒张期功能减退)的防治。对于收缩性衰,建议使用ACEI,β受体阻滞利尿,ARB和/或醛固酮抑制,减少死亡率及住院率。对于舒张性衰(射分数保留的衰)的压患者,至今尚无据显示降压治疗或者任何降压药物是有益的。然而,对于这些患者以及并收缩功能下降的患者,应考虑将SBP降至140mmHg以下。

4.并冠病的治疗

有多种危险因素可导致冠病,但压水平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压水平在很大范围与冠险相,SBP>140mmHg后发生冠病的险急剧升高。对于并冠病的压患者,降压标值<140mmHg。对于近期有梗史的患者,推荐使用β受体阻滞。对于其他的冠病患者,所有的降压药都可以,出于缓解绞痛症状的角度出发,优先推荐β受体阻滞和钙拮抗

5.并房颤的治疗

压是房颤动的最常见的并症,也可能是房颤的一个可逆的致病因素。对于并房颤的患者,应充分评估其发生栓栓塞的险,除非有忌,否则大部分患者应接受服抗凝治疗以预防卒中及其他栓塞事件。左室肥厚或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推荐使用AECI或者ARB可预防房颤的发生;也有据表明β受体阻滞与醛固酮拮抗也可能预防房颤的发生。

预防

1.本病是由压长期升高导致心脏后负荷过重所诱发的心脏损害。强调早期降压达标能预防本病的发生、发展。

2.长期、正规的抗压治疗能改善肥大心脏的损害程度,甚至完全恢复正常态。单纯强调降压、忽视心脏保护的治疗案是不全面和不科的。

饮食防治

能防治压病的食品:

  一、菌类:

  灵芝、黑木耳白木香菇

  二、菜类:

  芹菜茼蒿苋菜、汕菜、韭菜菜、荠菜菠菜等;

  三、类:

  茭白、芦笋、萝卜、胡萝卜荸荠、马蹄;

  四、种子坚果类:

  菊花罗布麻、芝麻、豌豆蚕豆绿豆玉米荞麦西瓜子、向日葵子、莲子

  五、水产类:

  海带紫菜海蜇海参、青菜、海藻、牡蛎、鲍鱼皮、银鱼

  六、动物类:

  牛奶(脂)、猪胆牛黄蜂蜜、食、豆制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人中白

下一篇 三陷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