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人参

人参 人参(Panax ginsengC. A. Mey),参,伞五加人参属,多年生草本,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人参主根高30-60厘米,或纺锤直立,,不分枝复叶掌状,小3~5;有小叶柄,小叶片或微呈倒卵形花序单一丛中,小花梗长约0.5厘米;浆果,成熟时鲜红色,有两粒半种子期5-6月,果期6-9月。它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
目录

物种起源

在中国,人参历来被视为百草之王。在西人参叫做PANAX C.A. MEYER GINSENG,“PANAX”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包治百病”,异有Aralia quinquefolia var. ginseng (C. A. Mey.) Regel et Maack、Aralia ginseng Baill.、Panax quinquefolium var. coreensis SieboldPanax quinquefolium var. ginseng (C. A. Mey.) Regel et Maack ex Regel、Panax verus Oken、Panax quinquefolius var. ginseng (C.A.Mey.) Regel & Maack、Panax schin-seng var. coraiensisT.Nees、Panax chin-seng Nees。

古地质家和古生物家推断,人参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在地球上被子植物极为繁盛的第三纪(今6500万年-今180万年),人参植物界广为繁衍。世界范围公认人参分布在北纬33-48度之间。中国本草文献的记载实中国人参的分布与古地质,古生物史是相的。

农本草》是现存最早的中药专著,记载着中国4000年前就已成的人参药用的:“人参,味甘微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人衔,一鬼盖。生山谷。”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人参并用文记载人参的国家。《甲集》中查到刻在甲面上的“参”,这是个典型的象。该为上下结构,上部为人参地上部分的集中表现,上生着多个核果浆果,这是人参要的植物特征。下部则代表着人参主根侧根等。甲文始于商殷时代,今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在3500年前中国就已创造出生动象的“参”,并有准确可靠的记载。

公元121年,东汉许慎《说文解》:“参,人参,药草,出上党。”这是文献中对人参产地的最早记载。

《晋书.石勒转》:“初勒家园中生人参,葩茂甚盛。”可见人参栽培在当时已展, 那是遥远的1800年前。

形态特征

人参人参多年生宿草本,人参主根高30-60厘米,肥厚,肉质,黄白色或纺锤,下面稍有分枝(芦头)短,直立。

人参直立,,不分枝一年生植株只有一具三小,俗“三”;二年生仍只一,但具5小,叫“巴掌”;三年生者具有二个对生的5小复叶,叫“二甲子”;四年生者增至3个轮生复叶,叫“灯台子”;五年生者增至4个轮生复叶,叫“四匹”;六年生者有5个轮生复叶,叫“五匹”。

人参复叶掌状,小3-5,中间3近等大,有小叶柄;小叶片或微呈倒卵形,长4-15厘米,宽2-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生少数刚毛,下面无毛,最下1对小甚小,无小叶柄

人参夏季花序单一丛中,总花梗长达30厘米,每花序有4-40余小花梗长约0.5厘米。苞片小,条状披针;萼钟,与子房愈,裂5,绿色花瓣5,卵形全缘淡黄绿色雄蕊5,丝短;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上部分离,下部合生

人参浆果,成熟时鲜红色,有两粒半种子

主要品种

物种分类

一为五加植物人参

一为五加植物西洋参

栽培特点分类

普通参采用一次移栽,6年收获。

条参采用两次移栽。6-8年收获。

石柱参辽宁宽甸。采用直接播种或育苗移栽,培育15年左右收获。

加工法分类

  • 生晒参:连须根一起挖出,除净泥土,晒干。
  • 红参:取园参水子剪去支须根,洗刷干净,2-3小时,至参黄色,皮呈半透明状为宜,取出干或晒干。要成品有红参、边条参等。
  • 糖参:取鲜参洗刷干净,置沸水中浸泡3-7分钟,捞出,再入凉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取出晒干,再硫黄熏过。然后用特制的针沿参体平及垂直的向扎小孔,浸于浓糖汁(100毫升水溶135克糖)中24小时。取出后曝晒1天,再用湿毛巾打潮,使其软化,进第2次扎孔,浸于浓糖汁中24小时。取出后,冲去浮糖,晒干或烤干。要成品有白人参(为园参水子或移山参水子的加工品)、糖参(为各种鲜参的加工品)等。
  • 大力参:取鲜参在沸水中浸刻后晒干。
  • 掐皮参:加工法与糖参相似,一般将参体浸沸水中3次,每次1-2分钟,约三成熟时,再将支置沸水中约20分钟。参体扎孔后放入较稀的糖汁中浸3次,取出微烤,使皮与部分离,再用竹刀轻扎外皮,使成点状即成。

产地分类

商品分类

  • 生晒参主根长约3-10厘米,直径约0.3-2厘米。表面土黄色,有黑棕色横纹及纵皱,细支须根均已除去,而仅留痕迹。质脆,体轻,断面平坦,白色,有放射状裂隙。香,味苦。有完整的须根者,称“全须生晒参”。
  • 人参性状同糖参,形体较好,和野山参相似,但多为顺直体,红参长,须根,短而脆。
  • 白干参主根表皮均已除去,体表淡黄色或类白色,上端横纹不明显,但可见浅纵皱及支痕。其它性状与生晒参近似。
  • 红参主根长约5-20厘米,直径约0.7-2厘米。表面棕红色,半透明,有大纵皱,环纹不明显,有支痕。土黄色,上有碗状痕4-6个。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棕红色,中有浅色香,味微苦。
  • 掐皮参主根长约6-15厘米,直径约1.2-2.5厘米,表面淡黄色,上端环纹不明显,但可见许多加工所致的凹点。支棕色,支须根用线扎成牛尾状。断面白色香,味甘微苦。
  • 条参性状同红参,惟一般以较长,身长径,支较长为特点。
  • 有机人参无农残、无化肥、无转基因。最大程度保留了人参的成份与功效。
  • 野山参山参。主根短租,与等长或较短,多具二个要支似人体。上端有细而深的横环纹。细长,一般长3-9厘米,上部扭,习称“雁脖芦”,芦碗密集,下部无芦碗而较光滑,俗称“芦”。须根稀疏,长约为主根的1-2倍,柔韧不易折断,有明显的状突起(珍珠点)。全体呈淡黄白色,皮细、光润。香浓厚,味甘微苦。上部四面密生芦碗,下部具有较长园芦。主根上端有细而深的密螺旋纹。中部及下部一般无纹。须根稀疏而长,不易折断。其上有明显状突起。
  • 参须红参须为多见,性能红参相似,但效力较小而缓和。
  • 园参一面或两面生芦碗,无园芦。主根上端有粗横纹,不呈螺旋状,有时全体皆可见横纹。须根如扫帚状,较短而脆,其上有不很明显的状突起。
  • 大力参主根长5-15厘米,表面淡黄色,半透明,有明显纵皱,上端有棕色横纹。细支须根均已除去。质硬而脆。断面平坦,透明角质状。香,味苦。
  • 移山参似野山参,但主根下部往往较肥大,纹粗而浅,常延续到主根中部,须根珍珠点较少。
  • 朝鲜人参产于朝鲜的人参,习称朝鲜人参,又直参、高丽参。商品有朝鲜红参、朝鲜白参之分,而以红者为优。
  • 鲜红加工法与国产红参相同。体较足壮,上生双马蹄芦与肩齐,单芦的“独碗芦“,中部皆深陷,边缘甚整齐,质坚硬。主根长约6-10厘米,直径约1-2厘米。表面红棕色,有顺纹,上部或显黄衣,全体显纵棱。支多弯交叉。质坚体重。断面角质发亮,有菊花纹。香浓厚,味甘微苦。
  • 朝鲜白参:芦头与园参相似,体呈。表面黄白色,有浅棕色细纹。须根大部除去,质松。断面有。稍有香,味甘微酸。

生长习性

人参 实拍

人参通常生长在海拔数百米的落林或针混交林下,偏好冷凉湿润的候。它的生长环境特征如下:

  • 土壤人参适宜生长在质地疏松、通气性好、排水性优良、养料丰富的砂质壤土中。土壤中的磷、钾肥和腐殖质应充分,最佳土壤类型包括富含腐殖质的森林土、分化土和山地黄沙土土壤pH值理想范围为5.5~6.5,不适宜生长在pH值大于7的碱性土壤、黏黄土及灰土中。

  • 水分: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40~50%。春季出苗期土壤含水量约为40%,夏季温度升高时,含水量应在45~50%左右;秋季及全年生长发育期的含水量宜维持在45~50%。

  • 光照:人参是喜阴植物,耐低温,忌强光直射,更适射较弱的光照。喜斜射及漫射光,不宜在强光和高温下生长

  • 温度:人参能够耐受极端的温度变化。在温度小于10℃或大于30℃时,人参会进入休眠状态。它怕高温,但可以在冬季低至-30℃的温下安全越冬。生长期间,最佳平均温范围为15~25℃。播种后,出苗期温度应大于10℃;1~2年生人参出苗时,温度应大于12℃。人参生长在1月平均温度为-23至-5℃,7月平均温度为20-26℃的候条件下,耐性强,可耐-40℃的低温。一般生长在年积温2000-3000℃,无霜期125-150天,积雪20-44厘米,年降水量为500-1000毫米的地区。

综上所述,人参的理想生长环境是在候冷凉、湿润、有适度射光照的地区,土壤应排水良好、疏松、肥沃,并含有丰富的腐殖质。

分布范围

人参要分布于中国、俄罗斯和朝鲜,特是在北纬40-45度,东117.5°-134°之间的区域。在中国,人参要分布于辽宁东部、吉林东半部和黑龙江东部。此外,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也有栽培。吉林和辽宁是中国栽培人参较多的省份。朝鲜和日本也有大量栽培人参的情况。

繁殖栽培

繁殖

播种

种子播种是生产上采用的法,育苗移栽或直播均可。保护地栽培全年都可播种。北京地区利用日光温室栽培,可于初秋收获种子后即播种,播后约10天左右出苗。栽培以春栽较适宜,早春于3-4月间在温室育苗,霜后移植地,或于4月下旬至5月地直播。土人参种子很小,以育苗移栽较好,同时播种的地畦必须耕细耙,畦土要细碎,畦面要平整。

分株

生产上较少用此繁殖。春季候较温和的季成活率较高,进分株前将母株上的分枝培土,促使生后分割出单株,如不带则不易成活。

扦插

扦插扦插宜于春季进,在温室中以温在20-30℃时进较为适宜。扦插材料要选择健壮的稍,长约6-8厘米,带2对叶片,于下约0.5厘米处剪下,保湿备插。苗床土要用素沙土,或珍珠,不加肥料5-10厘米,株5厘米,先用竹插小孔后再把插穗插入,入土深约为插穗的1/3,或斜向入土2/3。

扦插完后浇水,适当覆盖遮光,保温保湿,但水分也不宜过多。清水扦插。插穗长以7厘米左右最适,插穗取后,放在阴凉处1-2天,使切,然后插于清水中,浸水深度2-3厘米,在28℃左右的温度下,2天即长出长1厘米左右的白10条以上,即把长的插穗移植在素砂土中,生长繁殖较直接扦插于土中快,成活率高。

栽培技术

习性

冷、湿候,遇强光直射,抗力强。种子可阴干贮藏,种态后熟和生理后熟特性;前者要求20-10℃变温,后者需要2-4℃低温,需时各为3-4个月,没有完成后熟的种子不能发。对土壤要求严格,宜在富含有机质,通透性良好的砂质壤土、腐殖质壤土栽培,忌连作

播种

播前先整地作畦,高23-33里米,宽126-133厘米,畦间作业道为2-2.66厘米。

采用撒播,每平厘米0.5克,播后,覆土3-4厘米,常保持土壤湿润,约至5月上旬出苗。

春播在4月上、中旬播种。

夏播在7-8月果实成熟时,采下立即播种。

秋播在11月播种。

将1份种子混拦3份河沙,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喷雾土壤表面,提高出苗率。随即装入催箱中,置于室或室外适当场所催,注意常检查翻倒,控制好温度和温度播种,吉林抚松常于6月下旬播干籽(上年采收干藏种子

移栽

春栽4月中、下旬、宜于越冬萌发前栽完。

秋栽10月中、下旬,宜于土壤封冻前栽完。

候间

出苗前,应搭前檐高100-133厘米、后檐高66-100厘米棚遮荫。随起,随栽,一般(15-30)×(6-12)厘米,平栽或斜栽,覆土5-9厘米。搭棚分全荫棚、又透棚、单透棚或双透大棚等荫棚种类,可候、土质及地势条件选择。

田间管理

人参畦面覆盖,出苗后,盖碎稻草或半腐熟落

松土除草,一般每年进3-5次,防止土壤结,消除杂草病株,培土扶苗。

追肥,侧施有机肥。

摘蕾,留种田,初期疏掉1/3-1/2花序中部蕾;生产田,前全部摘蕾。

越冬防,封冻前畦面培土或覆盖落,厚5-15厘米。参畦四财或处搭设防风障,以防冻害。

注意事项

整地下种后,用新高脂膜喷雾土壤表面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出苗后,松土除草消除杂草病株,培土追肥,疏摘蕾向面上喷施药材大灵使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大提高。加强对病虫害的综防治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生长期间有斑点病、疫病和病为害,可用波尔多液喷射防治。

人参在人工短期栽培情况下较短,直立或斜上。生长年数已久的野山参,据肖培在东北地区的调查,具第一批主根是垂直生长,但第三批以后,主根大都向水平生长,其相应加长,也是横生的。这要是根系生长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的影响,故其生长向也会改变。

保存

人参因含有较多的糖类、黏液质和挥发油等,所以容易出现受潮、泛油、发霉、变色、虫蛀等变质现象。人参的贮藏法有几种:

1、常规保存法:对确已干透的参,可用塑料袋密封以隔绝空,置阴凉处保存即可。

2、吸湿剂法:在可密的缸、筒、盒的底部放适量的干燥剂,如生石灰、木炭等,再将人参用纸包好放入,加盖密

3、低温保存法:这是较理想的法。人参在收藏前要晒干,最佳的暴晒时间以上午9时到下午4时之间,但人参不宜长时间暴晒,同时供药用的人参已达到一定的干程度。一般只需将人参在午后翻晒1-2小时即可。待其冷却后,用塑料袋包好扎紧袋,置于电箱冷冻室里,就能保存较长时间。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人参肉质为著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健利尿、兴奋等功效。

产地可分成美国、中国东北、朝鲜人参。同一品种由于候不同,前者的参面横纹比后者更明显,进人参有效成分含量也较高。

性味:味甘、微苦,性温、平。归。补,固生津,安益智

1、《本》:“味甘,微。”

2、《录》:“微温,无毒。”

3、《本草备要》:“生,甘苦,微凉;熟,甘,温。”

归经

1、《本草衍义补遗》:“入手太阴。”

2、《本草汇言》:“入。”

3、《药品化义》:“入。”

功效:大补元,复补脾生津,安

:体虚欲,肢冷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渴,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力衰竭,原性休克。用于气短喘促,心悸健忘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起的休克虚脱。大补元,固生津,安。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津液不足之

1、《本》:“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益智。”

2、《录》:“疗肠中冷,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

3、《药性论》:“五脏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消胸中肺痿吐脓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4、《日华子本草》:“调中治,消食。”

5、《珍珠囊》:“养,补胃气泻心。”

6、《医启源》:“治胃阳不足及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火邪。《治秘要》:补元,止泻,生津液。“

7、《滇南本草》:“治阴阳不足,气虚弱。”

8、《本草蒙筌》:“定喘嗽,通畅血脉,泻阴火,滋补元阳。”

9、《纲》:“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痎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中暑,痿痹,吐血,嗽,下血淋崩,胎前产后诸病。”

用法用量:服:汤,5-15克,大15-50克;亦可膏,或入

忌:

1、实证、热忌服。

2、服人参当天或24小时忌萝卜,忌,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3、《药性论》:“马蔺为使.恶卤咸。”

4、《医入门》:“阴虚吐血者慎用。”

5、《月池人参传》:“忌器。”

6、《药品化义》:“若胃热实,火邪,喘嗽盛,失初起,胸痛闷,噎便秘,有虫有积,皆不可用。”

7、《本草集注》:“茯苓为使。恶溲疏。反藜芦。”

8、《药对》:“畏五灵脂。恶皂荚、黑豆。动紫石英。”

9、忌与葡萄同吃养受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

10、忌用五金炊具。

选录

植物研究

成分

中含人参皂甙0.4%,少量挥发油。油中要成份为人参烯(panacen,C15H24)0.072%。据报导从中分离出皂甙类:人参皂甙A、B、C、D、E和F(panaxosideA、B、C、D、E、F)等。人参皂甙A(C42H72O14),为人参皂甙Rg1(ginsenosideRg1)。人参皂甙B和C水解后产生人参三醇(panaxatriol)皂甙元,人参皂甙D、E和F水解后得20-表人参二醇(20-epiprotopanaxo-diol)皂甙元。又自乙醚提取物的低沸点部分分离出β-榄香烯(β-elemene,C15H24)。高沸点部分分离出人参炔醇(panaxynol,C17H26O)。此外尚含有单糖类:葡萄糖、果糖、蔗醣,三种三糖:葡萄糖-果糖-果糖、三聚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果糖,人参酸(为软脂酸、硬脂酸及亚油酸的混和物),多钟维生素(B1、B2、菸酸、菸酰胺、泛酸),多种氨基酸碱、酶(麦糖酶、转化酶、酯酶),胺(spermine)及胺(cholamine)。人参的地上部分含黄酮类化物,人称人参黄甙(panasenoside)、三甙(trifolin)、山柰醇、人参皂甙、β-谷甾醇及糖类。

人参

药材鉴

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窄。皮部外侧有裂隙,侧薄壁细胞排列较紧密,有树脂道在,黄色分泌物。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单个在或数个相聚,断续排列成放射状,导管旁偶有非木化的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生晒参粉末淡黄白色树脂道易见,含黄色块状分泌物。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微米,棱角锐尖。木栓细胞类或多角,壁薄,细波状。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0-56微米。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半或不规则多角,直径4-20微米,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

人参2、取本品粉末1克,加氯仿40毫升,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氯仿液,药渣挥干溶,加水0.5mkl拌匀湿润后,加水饱和的正丁醇10毫升,超声处理30分钟,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试液,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干,残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克,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甙Rb<[1]>、Re、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毫升各含2毫克的混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微升,分点于同一硅G薄层(厚500微米)上,以仿-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展,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纳米)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显相同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的三个紫红色斑点,紫外光灯(365纳米)下,显相同的一个黄色和两个橙色荧光斑点。

野山参鉴

野山参生长于山地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之中,生长于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区。野山参十分稀少,照年份和大小,野山参价格差很大,贵的野山参一支可卖到几万元。

法:

须:长条须,老而韧,清疏而长,其上缀有小米粒状的小疙瘩称之谓“珍珠点“。色白而嫩脆(俗称水须)者,则不是纯野山参。

芦:芦较长,分为二芦、三芦、线芦、雁脖芦。

皮:老皮,黄褐色,质地紧密有光泽。皮嫩而白者,则不是纯山参。

纹:在毛上端肩膀头处,有细密而深的螺丝状横纹。横纹粗糙,浮浅而不连贯者则不是纯山参。

中药属性:人参之所以很稀奇,很贵,要与它的药用价值有。在很早的医书《农本草》中就认为,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益智”的功效,“久服轻身延年”。李时珍在《本草纲》中也对人参极为推崇,认为它能“治男妇一切虚症“。几千年来,草药人参都被列为“上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