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汝兰

汝兰(Stephania sinica Diels)木质藤本,全株无毛,块根硕大。生于山地林缘,灌丛石缝或山间溪边,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六月采,切块,晒干入药,用于祛湿清热解毒。治湿关节痛。中暑痢疾疮毒。种中文汝兰 种拉丁:Stephania sinica Diels 种千金藤金不换、山乌龟 属中文千金藤属 属拉丁:Stephania 科中文......
目录

基本介绍

图片

  种中文汝兰
  种拉丁:Stephania sinica Diels
  种千金藤金不换、山乌龟
  属中文千金藤
  属拉丁:Stephania
  科中文:防己科
  科拉丁:Menispermaceae
  中国植物志:30(1):055  

形态特征

图片  木质藤本,全株无毛;块根硕大。薄膜质,阔三角状近,先端有小凸尖;叶柄盾状着生。聚伞花序雄花序肉质;花瓣面有2腺体,雄蕊柱明显;雄花萼片1,花瓣2。核果期夏季。
成分

  块根要含四氢巴马亭(56—14)[47],此外还有金钱吊乌龟碱(56,58)、轮环藤碱(56—28)等生物碱[4]。小腔注射四氢巴马亭ID50为638mg/kg,犬MLD为200mg/kg,具有良好的镇痛和镇静催瞩作用,并已临床应用[48-50]。最近研究表明,较大量的四氢巴马亭(腔注射70—150mg/kg),对大有明显的中枢抑制,包括木僵症和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并使5—羟基吲哚乙酸(5-HIAA)水平显著提高,表明有增强5—羟色胺神经原活动的作用[50]。

汝兰图册汝兰图册

毒性毒理

  毒 性
  小腔注射块根乙醇提取物500mg/kg,出现活动减弱、共济失调瘫痪症状,在数小时缓慢死亡[A-25]。块根有消炎、止喘等作用。
  毒 理
  块根要含四氢巴马亭(56—14)[47],此外还有金钱吊乌龟碱(56,58)、轮环藤碱(56—28)等生物碱[4]。

分布生境

  地理分布
  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生 境
  生于山地林缘,灌丛石缝或山间溪边。
  (《四川中药志》)

药理信息

  【异】金线吊乌龟(《四川中药志》),千金藤、山乌龟。吊金龟(《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汝兰
  【植物态】汝兰
  【采集】六月采,切块,晒干。
  【药材】干,呈块状,最粗者径达30厘米,外表褐黑色,多皱纹及凹沟。质硬。断面白色,多粉质。味苦。
图片  【性味】苦辛,凉。
  ①《四川中药志》:"苦,凉,有微毒。"
  ②《贵州民间药物》:"苦辛,平。"
  【功用治】祛湿清热解毒。治湿关节痛。中暑痢疾疮毒
  ①《四川中药志》:"通,消饱胀。治湿痛及湿麻木。"
  ②《广西药植录》:"解毒,治疮毒。"
  ③《贵州民间药物》:"清热,驱湿。治中暑痢疾湿。"
  ④《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治腮腺炎。"
  【用法与用量】服:汤,2~4钱;肉,浸酒或研末。外用:捣或磨涂。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 块根类球或不规则块状,直径10-40cm。表面褐色黑褐色,有不规则的龟裂纹,生众多小凸点。商品多为横切或纵切,厚0.5-1cm;新鲜切面淡黄色至黄色,或放置后黄色变深。断面常可见筋纹(三生维管束)环状排列呈同环状,干后略是点状突起。微,味苦。
  显微鉴横切面:皮层偶见石细胞在,,壁厚4-8μm。本品薄壁细胞含较多棒晶,长4-14(-28)μm,并有少数短棒晶、砂晶和晶;淀粉粒单粒,直径5-17(-21)μm,脐点明显;偶有复粒,由2-3分粒组成。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