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乏

遗传性凝因子Ⅶ(FⅦ)缺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FⅦ基因突变所致,绝大多数患者都是Ⅰ型缺乏,即FⅦ的活性和抗原水平都下降,但是,也有少量患者表现为以抗原水平正常或正常低限,而活性明显减低的Ⅱ型缺乏。遗传性凝因子Ⅺ缺乏多由凝因子生物减少,其凝缺陷的病因是分子结构异常,基因突变所致。FⅦ是依赖维生素K的凝因子,是外源性凝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码FⅦ蛋白的基因位于13号染色体长(13q3......
目录

病因

发病原因

遗传性凝因子Ⅺ缺乏多由凝因子生物减少,其凝缺陷的病因是分子结构异常,基因突变所致。

病机

FⅦ是依赖维生素K的凝因子,是外源性凝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码FⅦ蛋白的基因位于13号染色体长(13q34),长度为12.8kb,紧靠凝因子Ⅹ基因上游2.8kb处,由9个外显子(1a、1b、2~8)和8个含子组成。前导(prepro-leader)序列由外显。

症状

因子Ⅶ缺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杂合子一般无出表现,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可有威胁生命的大出。最常见的出血症状为、皮肤淤斑,创伤后出难止,关节月经过多,血尿消化道出牙龈腹膜肿等。难以控制的过多及致命的等虽然不如友病甲和友病乙中发生率高,但有时也可能发生。

因子Ⅶ缺乏患者临床表现的轻重有很大的差异性,并且出的严重程度并不总跟FⅦ水平相对应。

检查和治疗

遗传性凝因子Ⅶ缺乏的特征性表现是酶原时间(PT)延长而活化部分凝活酶时间(APTT)正常。在凝因子筛选试验中,凝因子Ⅶ缺乏是惟一有这种表现的凝因子。罕见患者表现APTT延长,原因可能与凝FⅦ变异有。对遗传性凝因子Ⅶ缺乏的诊断需要对FⅦ进特异检查。轻(中)度因子Ⅶ缺乏患者体外测定FⅦ:C水平在1%~52%,但是,单用浆中FⅦ:C或FⅦ:Ag水平区分重度和轻(中)度因子Ⅶ缺乏并不可靠。所以,必须对其基因型进检测。

(一)治疗:在凝因子Ⅶ缺乏的治疗中可以应用含FⅦ的浆或酶原复物(PCC)。基因工程的重组FⅦ也可以作为治疗的选择。这些治疗措施要应用在处理外科和产后出。虽然FⅦ的半衰期只有4~6h,但是,每隔8~12h治疗1次已能够满足止的需要。即使在FⅦ只有正常水平的约10%时,仍可以施手术。维生素K治疗对遗传性凝因子Ⅶ缺乏没有效果。

(二)预后:前暂无相资料。

鉴别

肝脏疾病,华法林中毒养不良造成的维生素K缺乏是获得性凝因子Ⅶ缺乏最常见原因。在这些情况下,可同时出现其他依赖维生素K的因子缺乏。对遗传性凝因子Ⅶ缺乏的诊断必须排除上述情况。同型半胱氨酸血症、Gilbert综征、Dubin-Johnson综征也都可以出现继发性凝因子Ⅶ缺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