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达百科  > 所属分类  >  百科   
[0]

光圈

目录

光圈的定义

光圈光圈

光圈(Aperture)是相机镜头中控制进光量的可调节开口,由多个叶片组成的机械装置。通过改变光圈孔径大小,调节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同时影响景深和成像质量。单位通常用f值(如f/2.8、f/8)表示。


光圈的工作原理

  1. 结构组成

    • 由多片金属叶片(通常5-9片)组成环形结构,叶片联动收缩形成不同大小的圆孔。

  2. 控制方式

    • 通过相机调整或手动旋转镜头环,改变光圈孔径大小。

    • 光圈值(f-number)越小,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亦然。


光圈值的表示与分级

  1. f值公式
    f-number=镜头焦距光圈孔径直径f\text{-number} = \frac{\text{镜头焦距}}{\text{光圈孔径直径}}

    • 例如:50mm镜头,孔径25mm时,光圈为f/2。

  2. 常见光圈序列
    f/1.4、f/2、f/2.8、f/4、f/5.6、f/8、f/11、f/16、f/22等,每档进光量减半或倍增。


光圈的作用

  1. 控制曝光

    • 大光圈(如f/1.8)增加进光量,适合弱光环境;小光圈(如f/16)减少进光量,防止过曝。

  2. 调节景深

    • 大光圈产生浅景深(背景虚化),突出主体;小光圈扩大景深(前后清晰),适合风光摄影。

  3. 影响画质

    • 镜头通常在中等光圈(如f/8)时锐度最佳;极端光圈可能引发衍射(小光圈)或像差(大光圈)。


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1. 景深三要素

    • 光圈(主控)、焦距、拍摄距离。

  2. 实际应用

    • 人像摄影:多用f/1.4-f/2.8虚化背景。

    • 风光摄影:常用f/8-f/16保证全景清晰。


光圈优先模式

  1. 定义

    • 相机模式(标记为A/Av),用户手动设定光圈,相机自动计算快门速度。

  2. 适用场景

    • 需优先控制景深时(如拍摄静物、人像)。


特殊光圈类型

  1. 固定光圈

    • 常见于高端电影镜头,光圈值不可调。

  2. 浮动光圈

    • 变焦镜头中,最大光圈随焦距变化(如18-55mm f/3.5-5.6)。


光圈的历史与发展

  • 早期相机使用 Waterhouse 光圈(插片式);

  • 现代 iris 光圈(虹膜式)于19世纪中期普及,实现精准调控。


常见问题

  1. 最佳光圈如何选择?

    • 测试镜头的“最佳光圈”(通常比最大光圈小2-3档)。

  2. 光圈叶片数的影响

    • 叶片越多,焦外光斑越圆润(如9片叶片的镜头)。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像素    下一篇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