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葡萄糖磷酸异构酶缺乏症

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lucose phosphate isomerase,GPI)缺乏症,是除G-6-PD、PK,嘧啶5′-核苷酸酶(P5′N)缺乏症外,第4种较常见的红细胞酶病。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lucose phosphate isomerase,GPI)缺乏症,是除G-6-PD、PK,嘧啶5′-核苷酸酶(P5′N)缺乏症外,第4种较常见的红细胞酶病。(一)发病原因 GPI缺乏症为常染色体隐......
目录

概述

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lucose phosphate isomerase,GPI)缺乏症,是除G-6-PD、PK,嘧啶5′-核苷酸酶(P5′N)缺乏症外,第4种较常见的红细胞酶病。

病因

(一)发病原因

GPI缺乏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约半数患者为纯合子,其他为杂合子或双重杂合子,杂合子患者无贫血,仅有酶活性减低,而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则均伴有先天性非球红细胞溶血贫血(HNDHA)。

(二)发病机

GPI蛋白为二聚体,分子量为134kD,GPI缺乏的特点是此酶对热不稳定,但酶动力,最适pH值和分子量均正常,有1例患者切时做了肉,白细胞及浆GPI电泳检测,发现均有与红细胞同样的异常区带,提示各种组织中的GPI不存在组织特异性同工酶,GPI基因定位于19p,现知GPI缺乏症患者有显著的分子异质性,有GPI结构基因突变和基因缺失。

溶血发生机制仍不清楚,与同龄正常红细胞相比,GPI缺乏症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蓄积,ATP和2,3-DPG减少,红细胞膜变性减低而变得特僵硬,而Hb在红细胞膜附着很紧,因而网织红细胞以及成熟红细胞易被脾脏扣留破坏。

临床表现

溶血贫血,但病情严重程度可呈很大差异,严重者可呈胎儿水肿征而致死,1/3的新生儿有贫血黄疸而需换,也可于婴儿及儿童期发病,可伴有轻度至中度脾大,伴或不伴肝大,有些因严重贫血而需长期输,有的可完全代偿。

检查

1.外周 红细胞态特征是大小不均,异型,多嗜性红细胞增多,常见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显著增高(50%~60%)。

2.红细胞寿命缩短,甚至只有4.5天,自身溶血试验加盐水时增高,加葡萄糖和ATP后可以得到部分纠正。

3.GPI缺乏可用荧光点试验来进筛选,但确定仍有赖于GPI活性的测定,纯合子和双重杂合子酶活性降至正常的25%左右。

诊断

据家族史,临床表现及GPI活性测定可确诊。

并发症

可因感染或某些药物的诱导下而出现再障和严重溶血危象,大多数病例无其他脏器损害,仅见个病例伴有智力低下,张力低,糖原储积。

治疗

(一)治疗  

本病无特殊治疗。严重贫血时可输红细胞,切除术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一般Hb维持在80~100g/L,可停止输或明显减少输量。  

(二)预后  

病情严重程度差异很大,轻、中者可长期代偿存活,严重者可呈胎儿水肿征而致死。

预防

预后: 病情严重程度差异很大,轻、中者可长期代偿存活,严重者可呈胎儿水肿征而致死。

预防: 应注意预防,提倡优生,进婚前和产前检查 。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七角枫

下一篇 七筋姑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