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全叶马兰

马兰,中药。为菊科植物马兰Kalimeris integrtifoliaTurcz.eExDC.的全草。分布于我国东北部、西部和中部。具有清热解毒,止咳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咽炎。全草。味苦,性清热解毒,止咳。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咽炎服:汤,15-30g。1、老年慢性气管炎:①马兰15g,水,饭后服。②马兰紫菀款冬百部前胡各10g,甘草6g,水......
目录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

功效

清热解毒,止咳。

主治

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咽炎

用法用量

服:汤,15-30g。

相关配伍

1、老年慢性气管炎:①马兰15g,水,饭后服。②马兰紫菀款冬百部前胡各10g,甘草6g,水服。

2、大便下马兰或全草30g,猪瘦肉120g,服。

3、吐血:①马兰30g,白茅侧柏各20g,水服。②马兰仙鹤草各15g,槐花12g,白茅30g,水服。

4、牙痛:鲜马兰30g,水汤,以汤同蛋2个服。

5、急性气管炎:马兰100g,白豆腐1-2块,同,放盐不放油,吃豆腐汤,每日1。孕妇忌服。(1-5出自《实用草药原色图谱2》

采集加工

8-9月采收,洗净,晒干。

形态特征

马兰,又鸡儿肠、野团花多年生草本,高30-70cm。直长纺锤直立,单生或数个丛生,中部以上有近直立的帚状分枝,被细硬毛。互生;中部多而密,无柄,叶片条状披针、倒披针或长,长2.58-4cm,宽0.4-0.6cm,先端钝或渐尖,常有小尖头,基部渐狭,边缘稍反卷,下面灰绿,两面密被粉状短绒毛,中脉在下面突起;上部较小,条头状花序单生端并排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径7-8mm,长约4mm,总苞3层,外层近条,长约1.5mm,层长披针,长达4mm,上部草质,具粗短毛及腺点;1层,管部长约1mm,具毛,紫色,长约11mm,宽约2.5mm;管状花冠长约3mm,管部长约1mm,有毛。瘦果卵形,长约2mm,宽约1.5mm,浅褐色,扁平,有浅色边肋,或一面有肋而果呈三棱,上部有短毛及腺;冠毛褐色,长0.3-0.5mm,不等长,易落。期6-10月,果期7-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林缘、灌丛、路旁。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部、西部和中部。

药理作用

1、镇咳作用;

2、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催眠作用;

3、镇静、抗惊厥、镇痛作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阴结

下一篇 全叶青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