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前胡

前胡 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Dunn,:白前胡)是伞前胡植物,分布于中国甘肃、河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前胡高可达1米,颈粗壮,径灰褐色;基生具长柄,叶片轮廓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截形,边缘齿,两面无毛,叶鞘稍宽,边缘膜质;花序多数,生或侧生,花序总苞线......
目录

形态特征

前胡多年生草本,高0.6-1米。颈粗壮,径1-1.5厘米,灰褐色,存留多数越年枯鞘纤维,末端细瘦,常分叉。,下部无毛,上部分枝多有短毛,部充实。

基生具长柄,叶柄长5-15厘米,基部有卵状披针鞘;叶片轮廓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三出式二至三回分裂,第一回羽片具柄,柄长3.5-6厘米,末回裂状倒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截形,无柄或具短柄,边缘具不整齐的3-4粗或齿,有时下部锯齿呈浅裂或深裂状,长1.5-6厘米,宽1.2-4厘米,下表面叶脉明显突起,两面无毛,或有时在下表面叶脉上以及边缘有稀疏短毛;下部具短柄,叶片状与相似;上部无柄,叶鞘稍宽,边缘膜质,叶片三出分裂,裂狭窄,基部楔形,中间一枚基部下延。

花序多数,生或侧生,花序直径3.5-9厘米;花序梗上端多短毛;总苞无或1至数线形;伞辐6-15,不等长,长0.5-4.5厘米,侧有短毛;小总苞8-12,卵状披针,在同一小花序上,宽度和大小常有差异,比花柄长,与果柄近等长,有短糙毛;小花序15-20;花瓣卵形,小白色萼齿不显著;花柱短,弯花柱

果实部扁压,长约4毫米,宽3毫米,棕色,有稀疏短毛,线形稍突起,侧棱呈翅状,比果体窄,稍厚;棱槽油管3-5,合生面油管6-10;胚乳面平直。期8-9月,果期10-11月。

生长习性

前胡为宿植物,喜冷凉湿润的候,土壤以土层深厚、疏松、服沃的夹沙土为好,温度高且持续时间长的平坝地区以及荫过度,排水不良的地生长不良且易烂,质地粘重的黄泥土和干瘠薄的河沙土不宜栽种。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甘肃、河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武夷山)。生长于海拔250-2000米的山坡林缘,路旁或半阴性的山坡草丛中。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

繁殖栽培

种子采集:前胡种子率较高,可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或直播。果实一般9-10月成熟,果实呈黄白色时,用剪刀连花梗剪下,放于室后熟一段时间,然后搓下果实,除去杂质,晾干贮存备用。

适时播种

①冬播:播种时间最好在11月上旬至次年1月下旬始播种,由于前胡种子缓慢(天情况比较好的需要30天以上发)一般年前播种完毕。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然后用竹扫帚轻轻扫平,使种子土壤充分结,播种量干净无杂质的种子需要3公斤/亩。

②春播,在3月上旬播种,采用播或条播均可,在畦上以8深1左右。将种子土灰匀撒,然后盖一层土或草木灰,至不见种子为度。最后盖草保墒利于出苗整齐,发时揭去。每亩用种量2-3公斤。

栽培技术

除草:除草应以播种前土壤施药为,争取一次施药便能保整个生育期不受杂草危害,于种子播种前5-10天杂草萌发前,每亩地用48%氟乐灵乳油80-100毫升对水40-50千克,对表土均匀喷洒处理。

前胡播种后15天以后出苗,因此在杂草见绿、前胡尚未出苗前,可用20%克无踪水150-250毫升对水25-30千克进田间喷洒。也可选用41%农达或草甘磷水150-200毫升对水30-40千克喷洒。前胡出苗后绝不能使用以上药除草,以免杀死药苗。据试验效果,应在14天以喷药。

中耕除一般在封前进,中耕深度据地下部生长情况而定。苗期中药材植株小,杂草易滋生,应勤除草。待其植株生长茂盛后,此时不宜用锄除草,以免损伤植株,可采用人工拔草,但费时费力。

施肥:前胡需肥量小,前期施些猪牛粪。苗出齐后结中耕除草施人畜粪水或尿素,以后可施些复肥。施肥时注意不要伤、伤

病虫防治

前胡要是白粉病,发病后表面发生粉状病斑,渐次扩大,叶片变黄枯萎。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并喷施三唑铜防治。

主要价值

供药用,为常用中药。能解热、祛、治感冒咳嗽气管炎及疖肿含多种香豆类(为白前胡甲、乙、丙、丁等)。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植物前胡和紫前胡

【药性】味苦;辛;性微。【归经】归肝经

【功能治】疏风热;降气化外感风热肺热郁;咳喘多;黄稠粘;哎逆食少;胸满闷。

【用法用量】服:汤,5-10克;或入

【使用注意】阴虚咳嗽咳嗽患者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

下一篇 阴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