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心悸

心悸(palpitation)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当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率缓慢时则感到搏动有力。心悸时,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律失常,率和律正常者亦可有心悸。(一)心脏搏动增强心脏收缩力增强起的心悸,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生理性者见于健康人在剧烈运动或精神过度紧张时;饮咖啡后;应用某些药物,如:上腺素、麻黄碱、咖啡因、阿托品甲状腺等。病理性者见......
目录

症状起因

(一)心脏搏动增强

心脏收缩力增强起的心悸,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生理性者见于健康人在剧烈运动或精神过度紧张时;饮咖啡后;应用某些药物,如:上腺素、麻黄碱、咖啡因、阿托品甲状腺等。

病理性者见于下列情况:

1、室肥大:压性心脏病、动脉不全、二尖瓣不全等起的左室肥大,心脏收缩力增强。动脉导管室间隔缺损回流量增多,增加心脏的负荷量,导致室肥大,也可心悸。此外脚心脏病,因维生素缺乏,周围小动脉扩张,阻力降低,回心血流增多,心脏工作量增加,也可出现心悸

心悸2、其他心脏搏动增强的疾病:

(1)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由于基础代谢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率加快。

(2)贫血,以急性失心悸为明显。贫血液携氧量减少,器官组织缺氧,机体为保氧的供应,通过增加率,提高排出量来代偿,率加快导致心悸

(3)发热,此时基础代谢率增高,率加快、量增加,也可心悸

(4)糖症、嗜铬细胞起的上腺素释放增多,率加快,也可发生心悸

(二)律失常

动过速、过缓或其他律失常时,均可出现心悸

1、动过速:各种原因起的窦性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动过速等,均可发生心悸

2、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动过缓或病态窦房结征,由于率缓慢,舒张期延长,室充盈度增加,搏强而有力,心悸

3、其他律失常:期前收缩、房扑动或颤动等,由于心脏跳动不规则或有一段间歇,使病人感到心悸,甚至有停跳感觉。

(三)心脏神经心悸

由自神经功能紊乱所起,心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多见于青年女性。临床表现除心悸外尚常有率加快、前区或尖部隐痛,以及疲乏、失眠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表现,且在焦虑、情绪激动等情况下更易发生。β-上腺素能受体反应亢进综征也与自神经功能紊乱有,易在紧张时发生,其表现除心悸动过速、胸闷头晕外尚可有电图的一些改变,出现窦性动过速,轻度ST段下移及T波平坦或倒置,易与心脏器质性病变相混淆。本病进普萘洛尔试验可以鉴,β-上腺素能受体反应亢进综征,在应用普萘洛尔电图改变可恢复正常,显示其改变为功能性。

常见疾病

压性心脏病、动脉不全、二尖瓣不全、室肥大、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发热糖症、嗜铬细胞律失常、力衰竭、心脏神经官能症、β-受体亢进综征、更年期综征、胸腔大量积液、高原病、征等。

诊断

询问病史及体检时需注意有无器质性心脏病、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发热嗜铬细胞,或应用洋地黄、锑、拟上腺素类药物等病史。有时与医务人员解释不当造成暗示性的病态理有。因此医务人员对心悸诉要作客观分析,不能仅据患者的陈述来作判断,更不应将无紧要的心悸症状过分夸大。

鉴别诊断

1、伴前区痛

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如绞痛、梗死)、炎、心包炎,亦可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2、伴发热

见于急性传染病、湿热炎、心包炎、感染性膜炎。

3、伴晕厥抽搐

心悸见于窦性停搏、高度房室传导阻碍、阵发性室性动过速、病态窦房结征等。

4、伴贫血

见于各种原因起的急性失,此时常有虚汗搏虚弱、压下降或休克慢性贫血心悸多在劳累后较明显。

5、伴呼吸困难

见于急性梗死、炎、心包炎、力衰竭、重症贫血等。

6、伴消瘦及出汗

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检查

1、体格检查心悸

心脏检查为重点,注意界是否扩大、率快慢、律是否规则,音强弱,各膜瓣听诊区有无杂音。还应注意体温、搏、呼吸、压。有无贫血甲状腺有无肿大及管杂音等。

2、实验室检查

常规、沉、有指征时做抗“O”、清心酶测定,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有助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

3、器械检查

常规做电图,有指征时作X线胸部摄、超声动图、放射性核素甲状腺吸131碘率测定等。

治疗

因为心悸只是一种症状起的原因相当多,现代医的发达,绝大部分的心悸都可由适当的检查来确定其起原因,然后针对其病因做出完善的治疗。

临床表现

前区或颈部跳动。表现为规律心悸和不规律心悸、快速心悸或缓慢心悸、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悸

注意事项

对患者进诊断性检查,如电图、Holter。注意,较轻的心悸即可起患者焦虑。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减少焦虑,减轻心悸发生。

日常护理

(一)去除诱因

如限制饮、吸烟,调整运动、工作和环境,避免冷与刺激性谈话,适当读书看电视。

(二)休息

心悸原发病的轻重和功能不全的程度,决定如何休息。如严重律失常应卧床休息,直到病情好转后再逐渐下床活动;如为功能不全三级应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三)饮食

对器质性心脏起的心悸,应给予理的养,控制钠盐,少量多餐,以减轻水肿心脏负荷。多吃水果、蔬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代谢,防止发生低钾血症

(四)注意率、律变化

心悸按摩手法严密观察率、律变化。对律失常的病人触诊脉搏应同时注意律。率的听诊时间不少于1分钟,必要时做电监护和压监护。

(五)严密观察病情

当出现功能不全时,心悸可伴呼吸困难;若出现发热胸痛则有湿热、冠病、绞痛及炎的可能;当严重律失常时可伴有晕厥抽搐,应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相应措施。

(六)调整情绪,保持身安静

1、向病人讲清楚心悸本身的临床意义不大,并非病情恶化的表现,一般不影响心脏功能,从而消除病人因紧张不安情绪而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

2、帮助病人会自我调情绪,可通过步、看书、交谈等式分注意力,并克服紧张、激动理。夜间入睡前可用小量镇静

3、避免使用率增快的药物和刺激性的食物等。

4、舒适的环境可促进休息,右侧卧位、松衣领可使心悸减轻。对严重律失常心悸的病人应卧床休息,同时进电监护。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下一篇 心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