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的B系或T系细胞在骨髓异常增生的恶性肿性疾病。异常增生的原始细胞可在骨髓聚集并抑制正常造功能,同时也可侵及骨髓外的组织,如膜、淋巴结性腺等。据发病情况调查显示,急性淋巴细胞病发病率约为0.67/10万,在油田、污染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发病率。儿童期(0~9岁)为发病高峰......
目录

疾病病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病与其他病一样,病细胞的发生和发展起源在造祖细胞或干细胞。对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与一些危险因素有

1、遗传及家族因素

大约5%与遗传因素相。特是一些有遗传倾向综征的患者病发病率增高。

2、环境影响

电离辐射作为人类病诱因之一已被肯定,但机制未明,特在遭受核辐射后的人群发病明显增多。化物质如苯及苯同类物、烷化被认为与人类病密切相

3、基因改变

所有急性淋巴细胞病的细胞都有获得性基因改变,包括染色体数结构易位、倒位、缺失、点突变及重复等变化。

临床表现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各型急性病的临床表现要包括骨髓组织病细胞浸润所起的造功能障碍之表现(如贫血、感染、出等)以及病细胞的全身浸润起脏器的异常表现(如淋巴结肿大等)两大面。

一、起病

多数病人起病急,进展快,常以发热贫血或出为首发症状。部分病例起病较缓,以进贫血要表现。

二、症状

贫血

80%以上患者发病时贫血,少数早期无贫血,但随着疾病进展都会发生贫血。表现为乏力、疲劳心悸头晕等,表现的程度要与贫血的严重程度和下降的速度相

发热与感染

发病时多有发热,原因:1、病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所致,包括白介素-1、白介素-6等,起反应性发热;2、粒细胞缺乏及功能异常导致感染,感染部位常见口腔牙龈部、皮肤及软组织、肛周等,如不能及时控制易发展为血症

是常见的表现,可以发生在全身各部位。出部位包括:皮肤淤点淤斑、牙龈、女性月经过多、消化道出、甚至危及生命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等。原因:1、数量减少及功能异常是要原因;2、凝功能障碍;3、管壁受病细胞浸润或感染的细菌毒素损伤。

器官组织浸润表现

1、淋巴结肿大见于70%~80%患者;2、关节痛患者超过1/4,以肢体长关节痛多见。特是儿童更多见,常以疼痛起病,甚至出现跛步态。30%~50%表现出胸骨中下段压痛,此表现具有较强的特异性。3、中枢神经系统病在急性淋巴细胞病中明显多于其他类型病。儿童多于成人。轻者可无症状,需在常规液检查中被发现。部分患者表现头痛呕吐神经损害、视物模糊精神失常、嗜睡、癫痫发作等等,甚至可危及生命。

睾丸

儿童更多见,在25%男孩有隐匿性睾丸病。表现睾丸无痛性肿大、阴茎异常勃起。

疾病检查

1、常规

超过90%以上患者在诊断时有明显异常,异常的严重程度反映了病细胞侵及的程度。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约有50%以上白细胞总数增高,发病时白细胞>50×109/L,提示预后不佳。3/4患者有减少。大部分患者在末梢中可以见到数量不等的幼稚淋巴细胞。

2、骨髓

多数骨髓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细胞分类可见到≥20%原始淋巴细胞,并有部分幼稚淋巴细胞。

3、细胞化检查

急性淋巴细胞病细胞在糖原染色时多数细胞中有特异的阳性颗粒,以粗块状为典型表现。过氧化物酶和苏丹黑染色呈阴性。

4、免疫分型

通过急性淋巴细胞病细胞表面不同的分化抗原可以用于诊断并可将急性淋巴细胞病分为不同的亚型。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一定价值。

5、细胞遗传及分子生物

90%以上患者可以检测出克隆性异常。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基因诊断技术可发现异常融基因。检测结果不仅可以核型异常,而且对急性淋巴细胞病的诊断和治疗、生物为、预后判断、残留病细胞检测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疾病研究

2024年3月26日,温州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高申孟教授团队发现急性淋巴细胞病甲基化标志物,提前预测患者化疗效果和潜在治疗靶点。

疾病诊断

急性淋巴细胞病诊断采用细胞、免疫、细胞遗传及分子生物(MICM)诊断模式。分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2008标准。

WHO急性病最新分类标准中认为骨髓中原始/幼稚细胞淋巴细胞比例≥20%即可诊断。

病细胞表面不同的分化抗原利用免疫技术,可以诊断并分为不同的亚型。一般分为T、B细胞系。

疾病治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病治疗效果50年来稳步提高,5年无事件生存率达80%。要是联药物化疗的应用;支持治疗的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预防治疗及危险因素进的分组治疗。所以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病治疗策略是:诱导缓解治疗、巩固强化治疗、维持治疗和庇护所(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及睾丸)治疗。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病进干细胞移植在高危及复发时应用要掌握适应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病治疗借鉴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病的成功验,疗效也有了明显提高,初期治疗完全缓解率可达70%以上,约30%左右患者有望治愈可能。成人治疗是一个整体,包括药物化疗案的改进;支持治疗的加强;干细胞移植的推广和不断上市的新药应用等。也与急性淋巴细胞病分型和疾病危险分层进理选择治疗的策略密切有

1、诱导缓解

诱导缓解是在疾病诊断后用化疗药物将病细胞降到最低,达到完全缓解的。

2、巩固强化治疗

在完全缓解后,仍存有不同程度的残留病细胞,需要用化疗药物进一步巩固、强化治疗。

3、维持治疗

是完全缓解后治疗的组成部分,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病已取得了良好结果。

4、造干细胞移植

在成人有适供体的患者,特是有高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进异基因造干细胞移植。

5、中枢神经系统

任何类型的急性淋巴细胞病均强调中枢神经系统的早期预防,要是鞘注射化疗药物。特在确诊中枢神经系统病患者应积极鞘注射化疗药物,直至液检查正常。必要时进头颅放射治疗。

疾病预后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病的预后因素有一定争议,要预后因素:

1、年龄

要是儿童分组中年龄仍然是一个预后险的重要指标。多数成人中缓解率及长期生存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

2、免疫表型

病细胞表面免疫表型在急性淋巴细胞病预后中是一种独立预后因素。

3、细胞遗传

染色体异常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4、患者最初对化疗治疗的反应也是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

饮食护理

1、高蛋白:病是细胞发生了病理改变所致,这类病人机体蛋白质的消耗量远远大于正常人,只有补充量多质优的蛋白质,才能维持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蛋白质另一功能是构成抗体,具有保护机体免受细菌和病毒的侵害,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作用。所以,病患者应摄人高蛋白饮食,特是多选用一些质量好、消化与吸收率高的植物性蛋白和豆类蛋白质,如、豆腐豆腐豆腐干、腐竹、豆浆等。以补充身体对蛋白质的需要。

人体蛋白质有调人体酸碱平衡的作用,若人体的蛋白质缺乏,就会使人体体液酸碱失衡,使人体的弱碱性环境变为酸性,导致人体各种源性疾病的产生,包括癌症的发生。

2、多进食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临床资料明,恶性肿患者中约有70~90%的人体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缺乏。国外医研究明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与水果,能阻止癌细胞生成扩。摄人大量维生素C,还能增强机体的局部基质抵抗力和全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控制和治疗癌症的的。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油菜、雪里蕻、西红、小白莱、韭莱、荠莱、山楂桔、鲜枣、猕猴沙棘柠檬等。

维生素A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调动机体抗癌的积极性、抵抗致病物侵人机体。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有胡萝卜南瓜苜蓿柿子椒以及菠莱等。

维生素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的,水溶性的维生素有VitC和B族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有A、D、E、K,水溶性的维生素人体容易吸收也容易从体液里流失,若不及时补充会造成维生素缺乏症。脂溶性的维生素,容易储存在脂肪组织肝脏,从胆汁缓慢排出体外,所以过量会导致中毒。人体维生素理搭配补充,不能多也不能少,适量补充。维生素的缺乏也会使酸性的成,人体要从植物中去补充所需维生素

3、多摄入含质丰富的食物:病的要表现之一是贫血,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鼓励病人常食用一些富含的食物,如动豌豆黑豆绿色蔬菜、大枣、红糖、黑木耳、芝麻蛋黄等。

4、少食多餐,容易消化:病患者,尤其在治疗过程中,消化系统往往会出现诸多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症状,此时可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食法,或在三餐之外,增加一些体积小、热量高、养丰富的食品,如糕点、巧克力、面包、猕猴、鲜蔬汁等。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病人要多摄入碱性食物,以减轻消化道的不适,

据病情对症调理饮食:病人如有食纳不佳、消化不良时,可供给半流质或软饭,如二米粥、蛋羹、酸奶、豆腐、小笼包子等,同时可山楂、萝卜等消导性食物。

病患者由于机体代谢亢进,免疫力低下,需给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而易消化的饮食,以补充体热量及各种养物质的消耗。尤其是进化疗期间患者常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应注意菜肴的色、香、味、型,以起患者的食欲。病的病人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都是因为体液偏酸造成的,对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都造成了破坏,改变体液的酸化,恢复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消谷善饥

下一篇 消中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