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贲,是一种病
名,指
肺积。病
名。指
肺积。《灵枢·
邪气藏府病
形》:“
肺脉,……滑甚为
息贲,
上气。”《 难
经·五十四难》:“
肺之积,
名曰
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
寒热,喘咳,发
肺壅。”杨玄操曰:“息,长也。贲,鬲也。言
肺在
膈也,其
气不
行,渐长而通于
膈,故曰
息贲。一曰:贲,聚也,言其渐长而聚蓄”(见《难
经集注》)。《济生
方》卷四:“
息贲之状,在右胁下,大如覆杯,
喘息奔溢,是为
肺积。诊其
脉......
基本内容
病名。指肺积。《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肺脉,……滑甚为息贲,上气。”《 难经·五十四难》:“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杨玄操曰:“息,长也。贲,鬲也。言肺在膈也,其气不行,渐长而通于膈,故曰息贲。一曰:贲,聚也,言其渐长而聚蓄”(见《难经集注》)。《济生方》卷四:“息贲之状,在右胁下,大如覆杯,喘息奔溢,是为肺积。诊其脉浮而毛,其色白,其病气逆,背痛少气,喜忘,目瞑,肤寒,皮中时痛;或如虱缘,或如针刺。”治用息贲丸、调息丸、息贲汤等方。参见肺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