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要由于组织缺氧,致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代偿性增多;或由于发生可以产生红细胞生成素的良性或恶性肿以及服用促使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增多的激素。新生儿可由胎盘脐带结扎过晚起。症状轻重不等,视原发病而异。除红细胞增多外,白细胞和多正常。要治疗原发病。红细胞增多是一种代偿现象,不需要治疗。除原发病后,红细胞增多现象可以自然痊愈。若红细胞压积超过65%,则液粘稠度极度......
目录

简介

新生儿可由胎盘脐带结扎过晚起。症状轻重不等,视原发病而异。除红细胞增多外,白细胞和多正常。要治疗原发病。红细胞增多是一种代偿现象,不需要治疗。除原发病后,红细胞增多现象可以自然痊愈。若红细胞压积超过65%,则液粘稠度极度增加,应间断地从静用等量浆或生理盐水换

概述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由继发于其他疾病,红细胞生成素(简称促红素)分泌增加而致的红细胞增多照促红素分泌增加的特点又分为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和非代偿性增加两类。

代偿性增加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正常足月的新生儿血红蛋白在180~190g/L红细胞在5.7~6.4×1012/L,红细胞比容53%~54%。这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处于生理的缺氧状态。待出生后,新生儿可以直接从空中吸收氧,红细胞数逐渐下降。如新生儿的血红蛋白>220g/L,红细胞比容>60%,即可诊断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其发生原因可能为:①胎盘的流过多,双生子之间转输(胎儿转输综征)或母亲与胎儿之间转输;②胎盘功能不全如过熟儿、妊娠中毒前置胎盘等;③分泌及代谢异常,如先天性上腺增生、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母亲糖尿病等。

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

该病是由于高原地区大气压降低,在缺氧的情况下,产生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氧压也越低,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及细胞比容也越高。在海拔3500米以上,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数亦相应增多。发病者有的是初次到高原,也有的是居高原迁于更加高原地区的居民。男女均可发病,发病年龄也无特殊。

慢性脏疾病

肿,长期气管哮喘,柱严重后突、侧突,影响功能,源性心脏病及多发性栓塞,由于液过时氧化不充分,常继发红细胞增多约有50%的慢性脏疾病的患者产生红细胞容量增加;此外Ayerza综征临床表现慢性进展性气管哮喘、气管炎,患者有发绀,同时伴有红细胞增多,以后可并有室肥厚及扩张,并发展为慢性力衰竭。其病理改变是动脉及其分支的硬化,有的是动脉先天性狭窄或发育不全。

不良综

(Pickwickian综征)

由于呼吸中枢影响周围通气不良的患者其临床特点是肥胖高碳酸血症红细胞增多,患者有嗜睡、抽搐发绀、周期性呼吸最后导致衰竭。个病例体重减轻后,可使正常,症状消失。

心血管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征、大管完全移位常继发红细胞增多其发病机制是由于环发生短路,使动脉氧饱和度降低,刺激红细胞生成素增加,促进红细胞生成。非紫绀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发生慢性力衰竭、通气功能不良,而导致长期缺氧时,亦可发生红细胞增多。获得性心脏病中的二尖瓣病变和慢性源性心脏病由于有全身环障碍和通气受阻常伴有红细胞增多,但红细胞增多的程度较轻,不如先天性心脏病显著。此外动静瘘、颈静管交通等。

血红蛋白病

由于异常血红蛋白的氧亲和力增加它与氧紧密结,保持氧血红蛋白状态,而不易将氧释放至组织组织缺氧,可使红细胞生成素增加,而发生红细胞增多。这组的病例均有氧亲和力增加,氧解离线左移,组织可利用氧减少,组织氧张力减低。

异常血红

这组疾病包括一些损伤性或病理条件下,血红蛋白对氧的摄入或释放异常。照吸收光带与特性不同可分为高血红蛋白血症、硫血红蛋白血症与一氧化碳血红蛋白血症等。由于血红蛋白失去与氧结的能力,不能携带氧至组织,也可起轻度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吸烟起的红细胞增多是由于有些人大量吸烟,长期暴在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中,吸入的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有较强的亲和力,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代替了氧,造成缺氧状态,以后可起轻度的红细胞增多细胞比容与吸烟的消耗量有一定的系。停止吸烟后浆即可恢复

非代偿性增加

脏疾病

脏疾病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尤以肾癌为最多,其次还有多囊肾盂积水、性腺肉瘤结核等,继发性脏肿脏移植也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的报道。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由于肿囊肿或积水压迫组织,阻碍流,起局部组织的缺氧,使脏的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增加,导致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增加。此外在囊肿壁的浸出物和囊肿的液体及肿肾癌组织中有红细胞生成素的RNA存在。若将肿组织粗制浸出液注射到动物体可刺激红细胞生成移植的病人可红细胞增多的机制可能与受者本身脏损害起的红细胞生成素增加有

其他肿

细胞肝癌实有红细胞增多,在肝癌细胞中也实有红细胞生成素的抗原存在,肝癌切除后红细胞增多可改善。转移性肝癌肉瘤等可见红细胞增多硬化的病人偶见红细胞增多,可能与细胞肝癌。除外尚有小脑管细胞子宫嗜铬细胞卵巢癌等。个报道胃癌前列腺癌、肺癌、霍奇金病、食道肿等可影响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进而并发红细胞增多

发病机制

红细胞动力,造细胞动力是从定量面研究机体造组织中造细胞群体增殖、分化、成熟、分布和死亡的动态变化,以及它们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对体、外调因素所产生的反应。机体红细胞生成历了造细胞的增殖及分化原红细胞到晚幼红细胞和骨髓网织红细胞的增殖及成熟和网织红细胞释放到外周最后成熟为红细胞的动力过程。在生理情况下每天有一定数量的红细胞生成,也有等量的红细胞被破坏。

1.多能干细胞1961年,Till和Mclulloch发现将正常小骨髓细胞输注给致死量化疗的小,8~10天后受者小脾脏上可以生成由骨髓红系、粒系和巨核细胞系的细胞组成的。Becker用标记染色体明每个中全部细胞均起源于单一的细胞因此称这种生成细胞为造干细胞或多能造干细胞(pluripotentialhematopoieticstemcell)。多能造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且具有多能性分化的能力,造干细胞通过不对称性有丝分裂,一面维持自我数的不变另一面不断产生各系祖细胞。

2.CFU-S的增殖动力细胞增殖动力是指用时间和数量来研究细胞群体增殖、分化和死亡的过程。细胞的增殖是通过细胞的分裂进的。细胞周期是指以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后始,到下一次分裂的终末历的整个过程。在细胞周期各时相的过程中顺序地进着一系列特定的生化代谢。

(1)G1期:一般指细胞分裂完成子细胞始到细胞DNA复制之间的间隙,故又称复制前期G1期DNA为二倍体含量。在G1期细胞要进RNA和蛋白质的成以及与DNA复制有的代谢的准备G1期可持续数小时数十小时或数天,甚至数月之久。

(2)S期:从细胞由DNA复制始,到DNA复制完成,DNA含量从二倍体连续增加到4倍体。S期时限6~8个h。

(3)G2期:从DNA复制完成,到细胞始进入分裂期之间的间隙。G2期DNA含量为4倍体。此期细胞微管蛋白成以及线粒体的DNA成,G2时限变化较大,易受各种因素影响。

(4)M期:为细胞分裂期,一般0.5~2h。

3.红系祖细胞BFU—E(burst-formingunit-erythroid,红系爆式成单位)为早期红系祖细胞,需在体外培养14~20天,才能成集落。每个集落含有上百到上万个有核细胞。BFU-E成的集落较大,状像一颗炸的礼。爆式集落中可见到巨核细胞、中性或嗜酸性粒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等因此设想早期BFU-E是双向或多向的祖细胞,与CFU-S相接近。BFU-E的生长也依赖红细胞生成素。

CFU-E(colonyformingunit-erythroid,红系集落成单位)是红系中最晚的祖细胞,在体外培养体系中的生存和增殖都需要EPO。CFU-E接近可辨认的原红细胞。人的CFU-E体外培养7天便可成8~64个有核红细胞组成的集落。正常人骨髓中CFU-E与BFU-E之比为5∶1~10∶1。

4.红系细胞生成的动力参数骨髓各阶段细胞的分裂指数以及放射性核素体外掺入法测定的DNA成时间,推算人的骨髓红系细胞周期时间分为:原、早幼红细胞各为20h中幼红细胞约为2h晚幼红细胞不具有成DNA的能力因此属非增殖性细胞。在整个过程中,细胞的分裂指数为3~5次,推算从红细胞生成到新的网织红细胞从骨髓中排出约需要5天的时间。

5.红细胞的成熟红细胞的成熟始于细胞质血红蛋白成。随着红系细胞不断的成熟,每个有核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不断增加而RNA含量却不断减少。刚从造细胞分化而来的人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几乎为零。在以后的成熟过程中,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逐渐增加到14.4pg。过一次细胞分裂后,虽然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减少了一半,但是过一个细胞周期以后,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又由7.2pg增加到21.6pg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对红细胞的分裂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中、晚幼红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超过13.5pg时,细胞就失去了继续分裂的能力而成熟为晚幼红细胞并进入核阶段。在红细胞成熟过程中,DNA和RNA成逐步减低以至消失

面随着细胞的成熟,核糖体逐渐减少,细胞器又逐渐退化消失由于细胞连续分裂以及胞核的变小、浓集和消失细胞胞体相对增加。

6.红细胞核和释放晚幼红细胞的核在生物上与细胞分裂相似核可看做两个不等分的分裂。一部分是网织红细胞,一部分是不分裂的浓缩的核。在核之前晚幼红细胞的波状运动增加过几次收缩,把核挤到胞质一极而后出。出的裸核大部分为巨噬细胞所吞噬,或在脾脏裂解溶解。

成熟红细胞的释放是骨髓红细胞造的最后一个过程。电镜观察明红细胞是通过骨髓的窦壁,皮细胞联处的胞质而入的当红细胞进入窦时易变胞质先进入,胞核留在窦外。红细胞进入窦后,皮细胞即收缩而使窦孔。低氧状态下可以骨髓窦壁的扩张和流量增加,外周中偶尔见少量有核红细胞逸出。

7.红细胞破坏正常的红细胞生存时间为100~130天。因此体红细胞每天1/120被破坏,6.25g血红蛋白分解,同时又有相应量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生成,以保持体红细胞数量的动态平衡红细胞的生理破坏要由于衰老所致。红细胞衰老时,红细胞己糖激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等逐渐失去活力,使依赖这些酶的代谢过程减弱。红细胞存活60天后三磷腺苷(ATP)含量始降低因而导致能量代谢的障碍。衰老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可变性减少在态上逐渐由盘变成球。这些衰老的红细胞在环中受流的冲击或红细胞受机械性损伤而发生破碎,最后被单核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吞噬或由于各种因素使红细胞膜受损失渗透性改变而起红细胞溶解。正常时,衰老的红细胞约10%在被破坏,其中脾脏起着重要的作用。除脾脏外,肝脏也是破坏红细胞的要场所之一。其他器官中的单核巨噬细胞也有清除异常红细胞的能力,但效率较小。

8.红细胞的生成调在生理情况下,环红细胞的总量通过对红细胞生成速率的反馈调而维持衡定,在造干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构成了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一个复杂的动态平衡。在红细胞生成中,红细胞生成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简称EP)为分子量6万~7万的糖蛋白。在清蛋白电泳中,EP位于α球蛋白的区带上EP对红细胞造的作用要是:①刺激前期红系定向干细胞的增殖;②促红系定向干细胞向原红细胞分化;③刺激骨髓幼稚红细胞增殖这3个作用均受上述过程终末产物的负反馈制约。雄激素可刺激EP的产生增多,并刺激正血红成,同时有增加EP敏感细胞数的作用,促使G0期的CFU-S进入DNA成期的作用。此外,也可直接作用于红细胞生成。大量的激素有抑制EP生成的作用。激素可能通过减低造干细胞对EP的反应抑制红细胞的生成。

一般认为初抵高原时红细胞增多脾脏收缩、释放出储存的红细胞至外周液中有。久居高原红细胞增多与高原地区氧压减低、处于缺氧状态,以及与下列因素有

(1)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水平增加:氧解离线右移,可使动脉氧饱和度减低,有利于液向组织释放氧。

(2)浆及尿中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增加:使更新率增高网织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容量与容量增加。

(3)过多的抗利尿激素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退,恢复至正常水平。

(4)骨髓红细胞生成增多:以代偿缺氧的一种适应机制,以增加携氧能力保组织对氧的需要。

红细胞增多有一定生理范围,过度增生可容量增加、浆容量相对减少液黏度增加流缓慢。这些情况又使液氧作用减少组织缺氧,心脏负担增加,由生理反应转为病理状态。在慢性缺氧环境中,动脉氧饱和度下降,又可刺激红细胞生成素大量生成,使红细胞过度增生,又使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过量增加,使部摄氧困难,动脉氧饱和度进一步下降,成恶性环,终于发展为本病。

临床表现

1.红细胞增多的表现常见的症状头晕头胀、头疼、乏力、心悸失眠眼花怕热出汗等;有时有绞痛,面部、手指、廓呈暗红色到发绀,黏膜及眼结膜充管扩张。

2.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

诊断

据病史有原发病的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资料及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细胞比容增加,红细胞容量高于正常,红细胞生成素增加或正常,排除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疾病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细胞比容、红细胞容量高于正常,但白细胞及计数一般正常。

2.动脉氧饱和度在疾患等可起降低,而在肿病人则正常。

3.红细胞容量测定增加,浆容量减少或正常。

4.维生素B12的测定清中的定量增多或正常。

5.中性碱性磷酸(NAP)正常

其它助检查

1.组胺水平测定组胺不增高。

2.染色体检测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一般无染色体异常

3.造干细胞培养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无自发性造干细胞集落成。

4.红细胞生成素的测定(EPO)在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人由于动脉氧低通常EPO水平增高;或继发于恶性肿,如肝癌肾癌起异常红细胞生成素增加。

治疗

基本治疗

1.原则上是治疗原发病据原发病治愈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应随之消失。

2.去除能够起或加重红细胞增多的因素。

3.必要时可采用静

特殊疗法

1、药物疗法由于年龄、体质不同需遵医生用药之外,可配服用羚羊粉和牡蛎。

(1)羚羊粉,每日服用0.5克,用以消除体病毒,净化液。

(2)牡蛎,每日以30克水冲饮用。牡蛎药性咸,微,能敛阴潜阳、止汗,软坚结。现代药理研究牡蛎有抗癌作用。

食疗

(1)食用仙人掌仙人掌药性苦,能行气清热解毒,对热毒淤,不通,有明显疗效。食用法:取仙人掌一枚,将刺剥去,洗净后剁碎,取鸡蛋1枚,去壳与仙人掌搅拌均匀,熟食用。用后大便次数可能增多,但每日不超过3次为度。

(2)食用黑木耳。黑木耳药性甘平,富含碳水化物、无机盐、硫、镁以及维生素B,有滋阴生津,活抗癌的功效,能稀释凝聚,降低液粘稠度。

(3)生吃白萝卜。白萝卜含有丰富的木质素,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动能力,吞噬突变的细胞,增强体免疫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千里马

下一篇 五脏六腑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