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是卟啉病中较多见且较严重的一种,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要由卟氨酶缺陷所致。大多数患者的症状是较严重的腹痛常会在前期出现,随着期结束而结束;皮肤光敏感也是常见症状之一,日光刺激几分钟后会产生瘙痒感、烧灼感以及疼痛,还会成水疱,破裂后结痂进展为瘢痕、畸。也有病人会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常伴损......
目录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多见于20~40岁人群,女性较多。

疾病病因

总述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要由卟氨酶缺陷所致。

基该病因

本型卟啉病是由于卟氨酶缺陷所起,在患者该酶的活性大约只有正常人的50%,仅约10%的患者有临床症状,其余则为隐性。卟氨酶至少有3种不同的同工酶,已知一种存在于所有组织中,另一种只存在于红细胞中。由于卟氨酶缺陷,卟原(PBG)转化成羟甲基色烷减少,并由此产生反馈抑制减弱,从而起ALA成酶的作用加强,结果使δ-氨基-γ酮戊酸(ALA)及PBG成增加,尿中有大量ALA及PBG排出。

危险因素

1、近亲结婚

2、20~40岁人群。

诱发因素

常见的诱因有饮、饥饿、感染、月经期及某些药物(如安眠镇静药、抗惊厥药、磺胺药、激素达那唑等)。

临床症状

总述

该病一般在成年期发病,常有较长的无症状期,发作时间可持续数日或数月,然后进入间歇期,每次发作的频率和程度有所不同。要临床表现为腹痛顽固性便秘无力、四肢疼痛、性格改变、精神错乱、尿色异常等。

典型症状

1、急性腹痛

是最常见的症状腹痛定位常不明确,多为剧烈绞痛,可放射至部及外生殖器,不伴紧张和腹膜刺激征。腹痛时常伴恶心呕吐便秘等。

2、顽固性便秘

大便干硬,排便费力,严重者还可出现腹胀腹痛呕吐和肛门停止排等。

3、神经系统症状

(1)周围神经症状要表现为无力、四肢疼痛、乏力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双下肢感觉异常或减退,下肢可出现发痒、蚂蚁爬感或针刺样疼痛等异常感觉;也可出现感觉减退,针刺或水烫均感觉不到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抽搐瘫痪

(2)面神经麻痹:可出现角下垂、流水等。

(3)精神症状:常表现为性格改变、精神错乱、忧郁、幻觉、焦急、狂躁等。

(4)尿色异常:急性期新鲜尿可呈棕色葡萄红色,但也可正常。

并发症

1、可因呕吐而发生脱水少尿

2、可并发精神错乱、癫痫、抑郁等。

3、还可出现肉萎缩、瘫痪等严重并发症。

疾病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部绞痛、顽固性便秘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通常建议患者先做尿常规及常规检查,对该病进初步诊断;然后据个体情况选做尿中ALA和PBG定量检查、PBG定性试验、生化检查及部X线检查等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尿液一般检查

发作时,大量的ALA和PBG由尿中排出,刚排出新鲜尿尿色正常,过一段时间,尤其在阳光下暴后,PBG转变为尿卟啉或粪卟啉,尿色渐加深,呈咖啡色。在Wood光照射下尿卟啉显有红色荧光。尿比重增高,可能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但尚不能实垂体的病变。

2、常规

该病急性发作期可导致白细胞轻度升高,为进一步诊断该病提供有力的据。

3、尿中ALA和PBG定量检查

ALA和PBG可比正常人增加100倍以上,在间歇期虽然减少,但比正常人仍高。正常人每24小时PBG的排出量为0~2mg,ALA为0~7mg。PBG定量对于基因携带者的诊断比ALA定量更有意义。病人细胞、红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的尿卟啉原Ⅰ成酶明显降低。羊水穿刺细胞培养做尿卟啉原Ⅰ成酶定量,可在产前诊断此病。一些无症状的儿童与成人基因携带者此酶活性亦低。

4、PBG定性试验(Watson-Schwartz试验)

此试验有特异性,对诊断较有意义,并可检出无症状的基因携带者。

5、生化检查

在急性发作时,常因发作时呕吐腹痛不能进食导致水电紊乱,出现有低钠血症钙浓度也降低,甚至有的病人可发生少尿和氮质血症

影像检查

部X线检查:可见小肠或液平面,易被误诊为肠梗阻

疾病诊断

诊断依据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相对少见,发病往往找不到诱因。部剧痛,用镇痉药无效,病情比较急重,但缺乏特异体征,如果腹痛伴有一过性精神错乱就要考虑该病,再结尿色改变和尿卟原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诊断

1、道蛔虫病

阵发上部剧痛,患者颠覆不安,伴有恶心呕吐,但疼痛局限于上,压痛轻微,不伴紧张,典型病例B超检查可看到有同征,急性期服用驱虫药,疗效很好。

2、腔脏器急性穿孔

包括十二指肠穿孔,患者可能有溃疡病病史如饥饿性腹痛部剧痛持续,因腹膜刺激,躯体活动时腹痛加剧,体位受限,伴有紧张呈样硬度,压痛和反跳痛很显著,浊音界可能缩小或消失。急性炎现象明显,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X线立位检查下多有游离体。

3、急性腺炎

发病急、腹痛持续、躯干活动受限,患者可能有道蛔虫病,慢性道感染或暴饮暴食史,腹痛剧烈。重症者可能休克,与卟啉病伴有压上升正相反部检查压痛多较明显,可有紧张,起病6小时后淀粉酶升高,起病12小时后,尿淀粉酶升高。清脂肪酶升高,与淀粉酶的升高呈平状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近100%。

4、机械性肠梗阻

具有肠梗阻的因素,例如肠粘连肠套叠、肿等,除腹痛外,呕吐更为明显,腹胀很显著,尤其是结肠梗阻,体检部可能看到肠型或蠕动波,肠鸣音亢进是其特点。X线检查肠液平面往往很明显。卟啉病患者无腹胀,肠鸣音不亢进。

5、绞痛

可呈持续性肠绞痛,表现与卟啉病颇为相似。患者有慢性中毒史,见于长期从事职业性如酸电池制造,常用“壶”(含大量)装的,或长期食用含食品如土法腌制的含皮蛋等。患者的牙龈可能有“线”,含量很高,但尿中卟原阴性。

6、神经官能症或其他精神失常

精神烦躁等表现,但少有腹痛,尿色正常。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该病前无法完全治,只能减轻症状,以药物治疗为,此外,还应积极治疗感染、去除病因(如避免饥饿或饮;避免应用巴比妥类和磺胺类药物等)。

一般治疗

1、避免饥饿、饮

2、积极治疗感染。

3、不使用可诱发该病发作的药物,尤其是巴比妥类和磺胺类药物。

药物治疗

1、高血红

可使腹痛神经症状精神症状得到缓解,迅速降低中卟原的水平。制有冻干羟高血红素制氨酸血红素、白蛋白血红素等。不良反应可能有恶心呕吐等。

2、止痛药

腹痛严重者可用麻醉性镇静可待因、哌替啶(度冷丁)或吗啡等,但应慎防成瘾

3、美托洛尔

可缓解压及动过速。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眩晕等。

4、氯丙嗪

既可治疗腹痛恶心呕吐,又可控制患者兴奋躁动、紧张不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常见不良反应有心悸口干、皮疹、乳房肿大等。

5、维生素B₁

具有神经的作用,可改善面瘫及肢体感觉异常等。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

6、其他药物

精神狂躁者可用奋乃静三氟拉嗪等药物治疗;急性发作与月经周期有的患者,可用避孕药来预防或治疗。

药品

冻干羟高血红素制氨酸血红素、白蛋白血红素、可待因、哌替啶、吗啡美托洛尔氯丙嗪维生素B₁、奋乃静三氟拉嗪

其他治疗

支持治疗:葡萄糖能抑制肝脏中ALA成酶的活性而缓解症状,急性发作期应可静滴注葡萄糖液。并注意纠正低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不能进食者可能需要给予肠外养。

治疗周期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2年,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疾病预后

一般预后

早期发现并积极的治疗,大部分患者症状可以得到缓解,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病会逐渐减轻,预后较好,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但若治疗不及时,则预后不好,还会出现瘫痪、抑郁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危害性

瘫痪、抑郁等,严重者还可导致肝癌,危及患者生命。

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

治愈性

该病很难治愈,及时治疗可使症状得到控制。

治愈率

该病治愈率极低,前缺乏大样本数据统计。

治性

该病前无法完全治,只能减轻症状,减少发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复发性

该病有复发的可能。饥饿、感染、精神刺激、过量饮、服用巴比妥类药物是卟啉症的常见诱因。

疾病日常

总述

日常生活应注意加强护理,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理护理

该病起病突然,病程较长,加之腹痛无力、四肢疼痛、精神错乱等表现,使病人理负担加重,担疾病无法治愈、拖累家,怕疾病会遗传给子女等。家属要及时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多与他人进交流,帮助缓解其不良情绪。通过与医生沟通,了解病情和该病的治疗新进展,帮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积极配治疗。

用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停药或调整药物用量;在用药过程中,若出现恶心呕吐、瘙痒、皮疹等不适表现时,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生活管理

1、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避免刺激。

2、避免日光照射,注意皮肤护理。

3、患者应保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4、定时帮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避免压疮。

5、注意患者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注意口腔护理。

6、注意候变化,及时添减衣物,避免受发感冒。

7、病情轻微或缓解患者,可适当进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病情监测

1、严密监测腹痛症状是否缓解。

2、注意观察消化道症状,有无便秘

3、注意监测精神改变情况。

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复查时可能需要做常规、尿常规、功能、部B超或X线等检查。

疾病饮食

饮食调理

理的饮食可保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理饮食,宜进食高碳水化物食物;多吃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如乳制品、鸡蛋等);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提倡易消化、无刺激性的流质饮食。

饮食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粗糙坚硬、难以消化的食物。

疾病预防

预防措施

1、避免近期结婚。

2、做好产前检查,如B超、基因检测、染色体检查等,尽量避免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

3、有家族史者,在平常生活中应尽量使用巴比妥类、磺胺类及类固醇类药物。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养均衡、富含蛋白质的饮食;加强体育锻炼;避免夜;会缓解压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