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清香桂

清香桂,Sarcococca ruscifolia Stapf,黄杨科野扇属的一个物种。产于滇中、西北及东南等地区。生于海拔1200—1900米的杂木林下,喜生石灰区。我国湖北西部、四川贵州亦有分布,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灌木,每年自部抽出新条,高0.5—1.2米;小绿色,薄被柔毛。自基部多分枝,小绿色互生,革质,长卵形,长3-6cm,全缘单性同株,白色,芳香,腋生短总状花序常......
目录

形态特征

灌木,每年自部抽出新条,高0.5—1.2米;小绿色,薄被柔毛。自基部多分枝,小绿色互生,革质,长卵形,长3-6cm,全缘单性同株,白色,芳香,腋生短总状花序常具4朵,下部为 雌花,上部为 雄花。果近球核果状,径约0.5cm,熟时猩红色至黑色果期10月至次年3月。 近革质,卵至卵状披针,长3—5厘米,宽1.5—2.5厘米,端狭渐尖,基部或短楔形面光亮,近基三出中脉隆起,侧脉不明显;叶柄长3—5毫米。 总状花序腋生,上部为雄花,下部为雌花,或全为雌花,稀全为雄花,约有4,稀更多,前下垂; 苞片,锐尖,白色,极芳香。雄花:具2枚苞片萼片4枚,阔卵状,近钝,具小纤毛,长3—3.5毫米; 白色,长达6毫米, 花药长2毫米,黄色部着生,端具微小尖突;不育 雌蕊细小,扁平。雌花苞片绿色萼片6枚,比雄花萼片窄,锐尖,长约2毫米或稍长,缘具小纤毛; 子房卵状长花柱3枚。果为核果状,球猩红色,径7—8毫米。种子多半单个,黑亮,长约5毫米。果期10—12月。

分布及生境

产于滇中、西北及东南等地区。生于海拔1200—1900米的杂木林下,喜生 石灰区。我国 湖北西部、 四川贵州亦有分布。

分布地区:产中国 四川云南贵州、 广西、 湖南、 湖北、 陕西   生长习性:喜生石灰地区。耐阴。

培育繁殖

播种或分株繁殖

  

景观用途

光亮,香,果红,适应性强,宜盆栽观赏或作林下植被,也可作绿篱。

医药用途

胃友野樱桃、野扇、大风消万年青桂花矮陀陀

【来源】黄杨科野扇植物清香桂Sarcococca ruscifolia Stapf,以果实入药。春秋 采;夏秋采果,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辛、苦,平。

【功能治】

理气止痛,祛。用于急、慢性胃炎溃疡湿关节痛,跌打损伤。

果:补养肝。用于头晕心悸,视力减退。

【用法用量】、果3~5钱;研粉,每服5分。

【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参考文献

Sarcococca ruscifolia Stapf (1910); Pamp. (1911);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p. p. maj.; Stapf in Curtis (1924)*; Edinb. Staff (1929—30); H.-M. (1931).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漆叶

下一篇 骨髓痨性贫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