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reactive histiocytosis,RH)又称噬征,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良性疾病,多与感染、免疫调紊乱性疾病、结缔组织病、亚急性细菌性膜炎、免疫抑制等有。(一)发病原因各种病原体的感染都可起发病,与感染有占65%~78%,以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约占36%,如病毒性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腺病毒,B19病毒,登革热病毒,尤以巨细胞病毒,疱疹病......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各种病原体的感染都可起发病,与感染有占65%~78%,以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约占36%,如病毒性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腺病毒,B19病毒,登革热病毒,尤以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和EB病毒常见,细菌性感染中,以肠道革兰阴性杆菌为,还见于伤寒结核病等,寄生虫病如疟疾虫病,吸虫病及布鲁菌病等较多见,此外,真菌,利什曼原虫,支原体及立克次体感染也有报道,结缔组织病,X伴性淋巴增生综征,家族性嗜红细胞性淋巴细胞增生症,亚急性细菌性膜炎,湿病病,恶性淋巴骨髓转移癌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征以及脾脏切除后,酗等都有报道,也可见于免疫抑制使用后,有人报道42例中27例患者有免疫抑制治疗史。

(二)发病机

细胞进性减少,骨髓中造细胞减少的机制:

①增多的组织细胞吞噬细胞功能亢进;

②抑制性单核细胞因子和淋巴因子产生,如干扰素γ,白介素-1;

③病毒或免疫抑制致Th,Ts发生紊乱,诱致免疫调障碍,细胞破坏增多。

分化良好的组织细胞增多,细胞态大多正常或仅有轻微的畸,少数因伤寒或粟粒性结核起时,细胞畸也较明显,但各个细胞间的态,大小,核,成熟程度的差小于恶性组织细胞病所见,常伴有明显的吞噬现象,组织细胞多侵入骨髓淋巴结窦状隙和索,窦状隙,由于窦状隙及门静周围受累,细胞有坏死表现,淋巴结组织淋巴组织结构多无破坏,个有坏死和广泛纤维化,淋巴细胞减少,尤其在淋巴结生发中区更突出。

尚可能见到基础疾病的病变表现和细胞成分,一些病毒起的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时,常有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不成熟的原始免疫细胞成的广泛性非典型性淋巴样细胞浸润。

症状

随原发病而异,但大多数病人有发热,以高热居多,可伴盗汗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皮疹十分常见,如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可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严重损害或并发(DIC),可发多部位出,虽多数病例随原发病好转,尤其是感染的控制而逐渐缓解,但约30%的患者因多脏器功能损害或凝障碍而死亡,临床征象和恶性组织细胞病常难以鉴

并发症

要并发症为严重的损害及,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加重病情,危及生命。

检查

1.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国82例就诊时贫血占48.4%,细胞减少占14.6%,查见成熟组织细胞占17.8%,国外病例,红细胞,白细胞或减少者均在80%以上,细胞减少和感染致骨髓抑制,以及被增生的组织细胞吞噬有

2.骨髓象 增生活跃,组织细胞增生数量不一,大多数<30%,其态为成熟型,即正常组织细胞,也可呈淋巴样或单核样,常伴吞噬现象,要吞噬成熟的红细胞,也可吞噬中性粒细胞,幼红细胞,但吞噬较少见,有时可出现少量异常组织细胞,甚至个的多核巨细胞。

3.液生化 清转氨酶,红素,酐,尿素氮均可升高。

4.病理活检 淋巴结等活检显示组织细胞增生,有的有噬现象,正常的组织结构未被破坏。

5.其他检查 液中各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可升高,由病毒感染起者,清中相病毒抗体(IgM及IgG)效价升高。

6.据临床表现,症状,体征,选择做X线,CT,B超,电图。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发热1周以上(高峰≥38.5℃);

肿大伴细胞减少;

功能异常及凝功能障碍;

④噬组织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2%(或≥3%)或2500个细胞/ml骨髓液,和(或)活检显示累及骨髓淋巴结组织

以下各项强烈提示诊断:

液中单个核细胞增多;

活检表现为慢性持续性炎;

③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

以下各项有利于HPS的诊断:

淋巴结肿大,黄疸水肿及皮疹,膜受累的症状及体征;

低钠血症增高,液蛋白增多;

转氨酶增高,低蛋白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固醇增高及高密度脂蛋白固醇降低;

④周围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增高。

诊断

1.恶性组织细胞病

HPS有时病情凶险,与恶性组织细胞病(MH)在临床和细胞组织上缺乏特异性鉴试验,以下几项有助于两者的鉴

(1)外周象或浓缩中,骨髓淋巴结组织中能找到恶性组织细胞支持MH。

(2)恶性组织细胞对乙酸α萘酚酯酶染色阳性,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免疫组织示细胞κ链及γ链均阳性。

(3)HPS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可增高,蛋白在MH明显高于正常人和HPS。

(4)MH清中管紧张素转化酶增高,组化染色检查见巨噬细胞中大量α-抗蛋白酶。

(5)部分MH患有特异性染色体异常,如t(2;5)(p23;q35)断裂点在17p12和17p ,1号部分三体(1qter-lp11)和涉及1p11的易位,有的MH患者可出现Ig和TCR基因的克隆性重排。

2.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发病也以婴儿多见,2岁以上减少,也可表现为发热,皮疹,肿大,淋巴结肿大以及部浸润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但LCH的皮疹为特异性皮疹,多分布于躯干胸部和发际后及颈部,与HPS的一过性皮疹可相鉴,而且LCH患者常出现骼破坏,活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朗格汉斯细胞是诊断LCH的要依据,电镜检查可见到朗格汉斯细胞含有Birbeek颗粒。

治疗

(一)医治

1.病因治疗 继发性HPS应查找病因,针对病因,原发病作相应的治疗,如能发现病原微生物,则应及时应用有效的抗微生物治疗;如果是在应用免疫抑制时发生的HPS,则应停用免疫抑制;如果HPS发生于治疗前有免疫缺陷的患者,则治疗要是抗感染及增强机体免疫力;如果HPS发生于化疗后,而肿已缓解,则应停止化疗,同时抗感染。

2.化疗法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长春碱/长春新碱或依托泊苷(足乙甙,vp-16)/替尼泊苷(鬼臼噻吩苷)与上腺皮质激素联用,或CHOP案,同时鞘注射甲氨蝶啶(MTX)及头颅照射,也可进反复的浆置换。

3.免疫治疗 大甲泼尼龙冲击,静滴注大量人丙种球蛋白,应用环孢素A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均取得满意效果。

4.造干细胞移植 Fisher等1986年首先报道用骨髓移植治愈家族性HPS患者,近来报道自体外周造干细胞移植,并用IFN-γ加环孢素诱导自身GVHD,可提高成人淋巴的HPS的疗效,并防止复发。

5.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治疗

(1)每天应用地塞米松,共8周,如为继发性HPS,治疗好转者可停用,如果是家族性HPS,则以后每2周注射1次地塞米松,共1年。

(2)停激素后用环孢素A,共1年。

(3)依托泊苷(VP-16)在前2周为每周2次注射,以后每2周1次约半年。

(4)始治疗的第3,4,5,6周,每周鞘注射1次甲氨蝶呤(MTX),缓解后争取异基因造干细胞移植。

(二)预后

预后良好,多可恢复,严重者可以致死,病死率可达 30%~40%。

护理

在如今的生活条件下,不宜过多强调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但养的搭配要平衡,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肉类、蛋奶类等,其摄入量依人的胖瘦来决定,严

预防

1.病毒感染患者常见,需慎用免疫抑制

2.如细菌感染可治药敏试验及时调整用药。

饮食保健

多以清淡食物为,注意饮食规律。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七疝

下一篇 漆树木心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