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单纯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simple pulmonary eosinophilia)是由Loffler1932年首先报道的,故又称吕弗勒综征(Lofflers syndrome)。特点为全身症状轻微,X线呈一过性部阴影,嗜酸粒细胞增多,病程2~4周,亦称为急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acute pulmonary eosinophilia),患者可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单纯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目录

概述

单纯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simple pulmonary eosinophilia)是由loffler1932年首先报道的,故又称吕弗勒综征(lofflers syndrome)。特点为全身症状轻微,x线呈一过性部阴影,嗜酸粒细胞增多,病程2~4周,亦称为急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acute pulmonary eosinophilia)。患者可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很多,要为寄生虫感染和药物起的变态反应,对蛔虫的幼虫过敏多发生于感染后2周,蛔虫的过敏原可起阳性皮肤反应,此外还有钩虫,虫,丝虫,旋毛虫,鞭虫,阿米巴吸虫,日本吸虫等感染也可产生同样反应。

药物如阿司匹林,各种磺胺制,呋喃妥因,青霉素甲氨蝶呤均可变态反应,也有对吸入花粉和真菌孢子过敏

最近有由于镍起本症的报道,本病与Ⅰ型变态反应有,Ⅲ型变态反应也可参与。

(二)发病机

要为部暂时性过敏反应,充满渗出液,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异物巨噬细胞,很少累及管,在管周围有白细胞聚集。

临床表现

本病可无症状,仅在X线检查时偶被发现;如有症状也很轻微,最常见的症状咳嗽,少量黏或少量柠檬,偶有中含嗜酸性粒细胞,此外尚有头痛,乏力,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夜间盗汗胸痛等,一般不发热,如有则为低热,偶有高热和喘息,常在1~2天恢复正常,临床体检可无任何体征,极少听到少量干湿啰音,偶可叩诊浊音,症状和体征多在短期消失,很少超过两星期。

并发症

可能会使患者衰弱。这种症状逐渐加重的特点与流感和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急性发病有着明显的差。5%-10%的患者可进一步发展成为气管气管炎或肺炎,与患者年龄有一定的系。在这一阶段,原先的临床表现仍然存在,咳嗽更加严重,白色较少,偶尔中带。患者体温通常在 37.8-38.5℃并伴有胃寒,但真正寒战(如肺炎双球菌肺炎患者)很少见。

检查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至中度升高,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到10%~70%,在气管灌洗(BALF)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IgE,IgM高于正常值。

胸部X线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浸润阴影,边缘模糊呈小或大状非段性分布,病灶多在6~12天消失;或呈游走性病灶,在24h减少或消失,而同时其他处出现新病灶,个报告有一过性心包胸腔积液,但未见有空洞的病例。

诊断

症状轻,X线胸呈一过性游走性阴影,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病程短能自愈等特点做出诊断,蛔虫感染起者,症状出现后2~3个月时,从粪便中可查到虫卵。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梗死相鉴,后者嗜酸性粒细胞均不增高,若持续发热,周身症状明显,则应除外结缔组织病。

治疗

可不治自愈,有寄生虫者应予驱虫治疗。症状显著和反复发作者,可服用上腺皮质激素,待症状控制和部阴影消失即可逐渐停药。并可给予止咳化痰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脉痿

下一篇 瞑眩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