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痨瘵

痨瘵是指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或称“痨”。病。见《世医得效·杂医科》。即劳瘵。《明医杂著》指出:(患者)“睡中盗汗,午后发热咳嗽,倦怠无力,饮食少进,甚则涎带,咯吐出;或咳吐血、衄,身热,沉数,消瘦,此痨瘵。”类於结核病。其发病原因,是由於某种因素使机体的抵抗能力降低,从呼吸道感染痨虫(结核杆菌)所致,故又称“传尸痨”,以容它是一种互相传染的病。要临床......
目录

病因

类於结核病。其发病原因,是由於某种因素使机体的抵抗能力降低,从呼吸道感染痨虫(结核杆菌)所致,故又称“传尸痨”,以容它是一种互相传染的病。要临床表现有咳嗽、咳潮热盗汗、身体逐渐消瘦等,以阴虚为多见。 在整个疾病演变过程中,始则阴亏耗,继则阴虚旺,后期则阴损及阳阴阳两亏。

症状

痨瘵是一种临床以肉削瘦,睡中盗汗,午后发热烦躁咳嗽,倦怠无力,饮食少进,涎带,咯唾吐衄为特征的慢性精血耗竭的虚损性疾患。前人认为:男子之痨,起于伤;女子之痨,起于,童儿之痨,得之于。总的来说,无不因于机体虚弱,劳伤而得之,以旺,疰日久,则成痨瘵

检查

1、查体:患者有肉削瘦,睡中盗汗,午后发热烦躁咳嗽,倦怠无力,饮食少进,涎带,咯唾吐衄等症状体征。

2、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试验(OT,PPD) 结核杆菌基因检测(PCR) 结核杆菌检查 结核杆菌的抗原、抗体检查 培养+药敏试验。

3、影像检查:胸部平 、B超等。

诊断鉴别

痨瘵据其临床特征,不难诊断,但应注意五痨之分。   

1.痨:令人短气,面肿不闻香臭。  

2.痨:令人面干黑,口苦精神不守,恐惧,不能独卧,视不明。  

3.痨:令人忽喜忘,大便苦难,时或溏泻,中生疮。  

4.痨:令人本苦直,不能唾。  

5.痨:令人难以仰,小便黄赤,时有余沥,痛,阴湿囊生疮,小腹满急。

并发症

痨瘵五脏劳伤分为五痨外,痨甚而身体瘦弱极者,又有六极之分。如五脏不足,邪气多,正气少,不欲言者为。无色,眉发坠落,忽忽喜忘者为,又称极。数转筋,十指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者为筋极。酸削,齿苦痛,手足烦疼,不可以立,不欲动者为。羸瘦无润泽,食饮不生肤者为极,,又称肉极。少气,吸吸然虚,五脏不足,毛发落,悲伤喜忘者为极。

治疗

痨瘵阴虚,在痨虫的侵袭下,其发展过程是由肺阴虚至阴虚旺,再至阴两虚,最后阴阳俱损,所以治疗原则不外乎补虚培元和抗痨杀虫两端,如《医正传∙劳极》所言:“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病机可分为以下四型进施治:

1.肺阴亏损

(1)干咳,咳声短促,或咯少量黏,或中带丝,胸部隐痛,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口干,食少乏力,边红苔少薄白或无苔,细数。

(2)治则滋阴

(3)月华加减。

(4)方药沙参麦冬阿胶天冬山药、生地、熟地、三七百部川贝母黄精白芨百合杏仁

咯血较多者加仙鹤草白茅藕节炭、血余炭云南白药等;潮热不退可加银柴胡青蒿黄连皮、功劳、鳖甲等;音哑加木蝴蝶凤凰衣蝉蜕等。

2.虚火

(1)呛咳气急少质黏,时咯鲜,或中带骨蒸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心烦失眠,胸胁掣痛,身体日瘦,舌红而干,苔薄黄而剥,细数。

(2)治则滋阴

(3)百合固金汤秦艽鳖甲加减。

(4)方药百合、生地、熟地、玄参川贝母皮、桔梗甘草麦冬白芍当归秦艽、鳖甲、银柴胡青蒿三七

盗汗多加小麦乌梅牡蛎、龙骨等,黄黏稠者加黄芩、瓜蒌、桑白皮天花粉知母等。

3.阴两虚

(1)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偶有咯血自汗盗汗潮热风寒纳呆便溏,颧红面白,舌质光淡,边有齿痕,苔薄,细弱而数。

(2)治则养阴。

(3)白术加减。

(4)方药党参白术、生薏苡仁、砂仁、桔梗山药扁豆陈皮沙参、熟地、白芍当归茯苓麦冬

4.阴阳虚损

(1)候咳逆喘息心慌气短咳痰色白有沫,或夹丝,潮热盗汗,声嘶失音,面浮肢肿,唇紫五更泄泻,生糜,大肉,男子遗精阳痿,女子,苔黄而剥,舌质光少津,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

(2)治则滋阴补阳。

(3)补天大造加减。

(4)方药人参、生黄芪白术山药麦冬、生地、五味子阿胶当归枸杞子、山萸肉、龟鹿角、紫河车。

阴虚甚,兼有淤肤甲错可大黄蛰虫肾虚气喘者加钟乳石诃子紫石英冬虫夏草

预防

《慎柔五书·痨病》痨的性质分冷、热、骨蒸。冷痨者,由于不足,脏腑虚寒,以致脐下冷痛,手足时妇人月水失常,饮食不消,或时呕吐热,酸疼,肤羸瘦,面色萎黄。热劳者,由于热,伤于,以致,颊赤头痛,眼涩干,生疮,思昏倦,四肢壮热,饮食无味,怔忡盗汗,肢体酸痛,或 热往来。骨蒸劳者,由于积热骨髓,其羸瘦,泄利食少,肢体无力。传于,则盗汗不止,膝酸痛;传于,则怯悸,颊赤热;传于,则胸满短气咳嗽,皮肤甲错;传于,则两昏暗,胁痛忿怒。此外,汪双泉说:“凡痨瘵病,若上焦痰火咳嗽,不能卧;下焦大便稀溏者,多不可治”。临床应予注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