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苍耳散

目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苍耳散

:芷夷(《医入门》卷七)、辛夷(《仙拈集)卷二)。

辛夷仁15克 苍耳子7.5克 香白芷30克 薄荷1.5克

制法:上药晒干,研为细末。

功能治:,通窍。上攻,致成鼻渊流浊涕不止,前疼痛。现用于慢性鼻炎鼻窦炎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葱调服

注意:鼻渊久治不愈,转为虚证者不宜使用。

备注:苍耳子宜通窍,止痛,辛夷薄荷通窍,白芷。诸药用,具有,通窍之功。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

《赤水玄珠》卷二十九:苍耳散

苍耳3两5钱,乌梅5个,带须葱3

功能治:疔疮

用法用量:用2钟,至1钟,热服。出汗后不,然后用胜金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九

《证治宝鉴》卷十:苍耳散

苍耳薄荷白芷细辛、南星、半夏芩、荆芥

功能治:鼻渊流清涕而臭。

摘录:《治宝鉴》卷十

《济生》卷五:苍耳散

:芷荑、芷辛辛夷苍耳苍耳

辛夷仁半两,苍耳子2钱半,香白芷1两,薄荷半钱。

制法:上晒干,为细末。

功能治:鼻渊流浊涕不止。

用法用量:芷荑(《医入门》卷七)、芷辛(《古选注》卷下)、辛夷(《仙拈集》卷二)、苍耳(《便览》卷一)、苍耳(《良集腋》卷上)。本改为苍耳”(见《医便》卷三)。

各家论述:《医集解》: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凡头面之疾,皆由浊阴不降,浊阴逆上所致。白芷手足阳明,上头面,通窍表汗,湿辛夷九窍风热,能助清阳苍耳疏风湿,上通,外达皮肤;薄荷疏肝清利头葱白升阳通气清苦寒下,使清升浊降,风热液自固矣。

摘录:《济生》卷五

《证治宝鉴》卷十二:苍耳散

苍耳、威灵、羌、独、通、当归白芷、半、防风、苡仁、栀子、苍、苓、泽。

功能治:手足麻痹痛不

摘录:《治宝鉴》卷十二

《古今医鉴》卷十五:苍耳散

苍耳子1钱,金银1钱,皂角刺1钱,防风1钱,荆芥1钱,连翘1钱,蛇床子5分,天麻5分,前胡5分,土茯苓3钱,皂3钱,甘草3钱。

制法:上锉。

功能治:杨梅疮,己服轻粉,愈后发,手发癣,或手掌上皮退一层,又退一层,生生不绝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1,川椒1撮,水服,不拘时候。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苍耳散

苍耳(重午日采,晒干)3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辟瘴疠瘟疫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普济方》卷一五一引《圣济总录》:苍耳散

珍珠(研)1分,桂(去粗皮)1分,鸡子2枚(去壳,黑色,研),苍耳(晒干)3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辟瘟疫疠。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用井水调下。

摘录:《普济》卷一五一《圣济总录》

方出《圣惠》卷六十九,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引《仁存方》:苍耳散

苍耳苍耳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妇人瘙,隐疹,身痒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豆淋调下。

摘录:出《圣惠》卷六十九,见《普济》卷一○八《仁存

《普济方》卷三○七:苍耳散

白矾2两(研),大麻黄5两(锉),苍耳5两(锉)。

功能治:蛇螫人,窍出

用法用量:用水1斗,至6升,去滓,下白矾末,温浸之。

摘录:《普济》卷三○七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苍耳散

苍耳子2-7粒,蜂房1两,头棘刺2-7枚,绯帛5,乱发一团如鸡子大,青蒿2-7砂1分(研,入)。

制法:上药将六味锉碎,于熨斗烧灰,细研为,入砂末和匀。

功能治:肿徐诸药后,如犯触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调下,日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宋·《济生方》:苍耳散

出处:苍耳,出自宋·《济生》。本苍耳”“芷夷”“芷辛”“苍耳”。

组成:辛夷仁半两(15克)、苍耳子二钱半(6克)、香白芷一两(30克)、薄荷半钱(1.5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用葱、调下。现代常作汤服,用量酌减。

功效:祛通窍。

治:鼻渊初起,症见鼻塞不闻香臭,流浊涕不止,头痛舌苔薄白或白腻,浮。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慢性鼻炎等病症。

慢性鼻炎:本作汤,加味用于治疗慢性鼻炎63例。其中,慢性单纯性黏膜炎4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17例。症状消失,通气黏膜恢复正常,鼻腔检查无分泌物,半年不复发为痊愈。结果:46例单纯性黏膜炎服药1个疗程痊愈31例,服药2个疗程痊愈15例,总有效率100%;17例单纯性肥厚性鼻炎服药2个疗程痊愈9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2%。(《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年第6期)

解:本所治鼻渊咎在窍不通,故治宜祛通窍。苍耳子“独能上达,疏通户之风寒”,有祛湿,通窍止痛之功,善治鼻渊。香白芷辛夷仁祛疏表,宣通窍,进一步加强了苍耳子的作用。薄荷既可助上三药祛通窍,又能制其辛化热之弊,还可宣壅遏之热,一药三用。用法中葱、调服,葱可升阳通窍,清利头薄荷可使全温中兼清,且其性下降,又使全升中有降。诸药用,共成祛,宣通窍之功。

鼻塞、流浊涕、头痛舌苔薄白或白腻为辨证要点。鼻塞重,加细辛不食草;发热,加黄芩鱼腥草;衄涕,加茜草、生地;眩晕,加菊花、白蒺藜。凡鼻渊因于风热蕴结起或患者索体气阴不足者,不宜使用。另,苍耳子具有一定的毒性,服不宜过量,亦不能持续服用。用量6~15克,水膏及入。研究表明,苍术苷是苍耳子的要毒性物质基础,故临床使用苍耳子需炮制减毒,可使用。

现代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苍耳具有抗微生物、镇痛、抗炎、抗过敏、抗成、降糖等多重作用。

歌:苍耳专治鼻渊白芷辛夷薄荷添,研末葱汤送下,升清达窍病能安。

摘录:宋·《济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苍耳子软膏

下一篇 苍耳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