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性结节性脂膜炎
病因
临床表现
病程早期,皮损为孤立性轻度质硬的皮下结节,直径为0.5~2厘米,一般位于小腿前面。开始结节表面皮肤正常,数天后表面皮肤发红,继之皮损由新出现的皮损所包围,行成环状皮损,消退后局部皮肤变薄。皮损呈游走性,外观呈拱形。有些病人的许多结节可融合成大而硬的斑块,并向周围扩大,直径可达 20厘米,于两三周内可累及一侧或双侧踝关节或膝关节,甚至累及整个小腿皮肤。进行性扩展的皮损边缘呈淡红色,病变区内退行性改变后,皮肤呈黄色或紫蓝色。斑块发硬,触之有硬粒感,无皮下出血。由于淋巴管受累,还可引起小腿肿胀。皮损斑块一般无溃疡形成倾向。
诊断
治疗
1.一般治疗
发作期应让病人卧床休息,当有下肢水肿时,可抬高下肢或将受累的下肢进行弹力包扎。
2.全身治疗
每天服用碘化钾溶液,用药2~4周,皮肤损害可消失。有些病人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很快缓解症状,尤其伴有低热和关节疼痛者,疗效特别显著,可用阿司匹林口服,连用2~3周。
预后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