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痹
病因
症状
饮食
川乌粥,治风寒湿痹,麻木不仁。此粥大治手足四肢不遂,痛重不能举者,予常制此方授人,服者良验。(寒证)川乌(生,去皮尖,为末)上药用香熟白米作粥半碗,药末12克,同米用慢火熬熟、稀薄,不要稠,下姜汁l茶脚许,蜜3大匙,搅匀,空腹啜之,温为佳。如是中湿,更入薏苡仁末6克,增米作1中碗服。
治疗
顽痹的治疗原则
治疗顽痹要标本兼治,治本之法在于健脾祛湿,治标之法偏寒者以祛风散寒为主,偏热以祛风燥湿为主,并视其偏向而随证加减,通经活络应贯彻始终。即使痹证的虚证需补虚治疗,也要在祛湿通气血的基础上加用补药,气血通畅才能使肿痛消失,治风要先活血,血行风自灭,活血要先调气,气调血自活,活血调气常加香附、木香、郁金、川朴等,活血通络常用穿山甲、丹参、乌梢蛇等。通阳常用桂枝,治疗寒痹非桂枝不能通其阳;清热常用生石膏、知母、防己,治热痹非石膏不能清其热。
通经宣痹汤由白术、云苓、泽泻、生薏苡仁、桂枝、知母、防己、香附、丹参、鸡血藤、制马钱子、穿山甲、木香、全虫、蜈蚣、乌梢蛇等组成。行痹加用寻骨风、千年健;寒痹加用制川乌、制草乌、附子、羌活、独活、秦艽、白芷;着痹关节肿胀者用健脾利湿之生薏苡仁、苍术、白术、白蔻仁、砂仁等;血瘀加当归、赤芍、川芎、元胡;久病气血虚加黄芪、党参;偏阳虚者,须酌以辛温之品以温中助阳,如桂枝、吴茱萸、干姜、制附子、良姜、蜀椒等;顽痹日久不愈加用虫蛇类药,如穿山甲、蜈蚣、全虫、乌梢蛇等,用量较大,一般蜈蚣3条、全虫10g。顽痹肾虚者加补肾药如蒸首乌、黄精、杞果、骨碎补、补骨脂;伴下肢无力者加用木瓜、桂枝、独活;上肢无力加用桑枝、白芷;伴多汗者加用麻黄根、龙骨、牡蛎;伴颈部疼痛加葛根、灵仙,用量常在15g以上。
检查
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关节检查,四肢与关节运动功能,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检查中要求:听从医生吩咐进行检查。不必对X线恐慌。病人在X线检查时,安全照射量应在100伦琴以内,按这个照射量再制定出容许的照射次数和时间。
诊断鉴别
鉴别诊断
风湿性关节炎:起病较急,受累关节以大关节为主。开始侵及下肢关节者占85%,膝和踝关节最为常见。其次为肩、肘和腕、手和足的小关节少见。关节病变呈多发性和游走性,关节局部炎症明显,表现有红、肿、热、痛、压痛及活动受限,持续时间不长,常在数日内自行消退。
并发症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