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质和其他组织中而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其多有遗传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多见于第一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部与足部关节。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起。如果患者无临床症状中尿酸浓度高于正常值,医上称为“高尿酸血症”。中尿酸浓度如果达到饱和溶解度的话,这些物质最终成结晶体,积存于软组织......
目录

病因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起。如果患者无临床症状中尿酸浓度高于正常值,医上称为“高尿酸血症”。中尿酸浓度如果达到饱和溶解度的话,这些物质最终成结晶体,积存于软组织中。最终导致身体出现炎症反应。痛风可以由饮食、天变化如温度和压突变、外伤等多发。家族倾向,遗传模式尚不清楚。

临床表现

通常分为3期:

1.急性关节炎期

多在夜间突然发病,受累关节剧痛,首发关节常累及第一关节,其次为、膝等。关节红、肿、热和压痛,全身无力发热头痛等。可持续3~11天。饮、暴食、过劳、着凉、手术刺激、精神紧张均可成为发作诱因。

2.间歇期

为数月或数年,随病情反复发作,间期变短、病期延长、病变关节增多,渐转成慢性关节炎。

3.慢性关节炎期

由急性发病转为慢性关节炎期平均11年左右,关节出现僵硬畸、运动受限。30%左右病人可见痛风石和发生并症,以及输尿管结石等。晚期有压、动脉硬化梗塞。少数病人死于功能衰竭和心血管意外。

诊断

临床表现、化验、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但完全确诊要由滑膜或关节液查到尿酸盐结晶,因为牛皮癣性关节炎和类湿关节炎有时尿酸含量也升高。诊断标准为:

1.急性关节炎发作一次以上,在1天即达到发作高峰。

2.急性关节炎局限于个关节,整个关节暗红色。第一关节肿痛。

3.单侧关节炎急性发作。

4.有痛风石。

5.高尿酸血症

6.非对称性关节肿痛。

7.发作可自停止。

凡具备上述条件3条以上,并可排除继发性痛风者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1.蜂窝织炎

常伴随全身症状血尿酸不升高。

2.晶体性关节

包括假性痛风、羟磷灰石沉积症、类固醇结晶关节炎,需要病理明确诊断。

3.湿关节

痛风累及多个关节时,常被误诊为湿关节炎。需要通过仔细分析病史,检测类湿因子甚至病理能鉴

4.阴性关节

下肢非对称性大关节受累的痛风关节炎应与强直性柱炎鉴,应注意患者是否有下痛,尤其是炎症性下痛。此外可以HLA-B27及骶髂关节影像检查,进一步鉴

治疗

1.急性期的治疗

应祛除诱因并控制关节炎的急性发作。常用药物包括:

(1)非甾类抗炎药急性期首选的止痛药物,如双氯芬酸钠双氯芬酸钾,或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等。症状控制后停药。应用期间注意监测酐水平。

(2)秋水仙非甾类抗炎药无效时可考虑应用,始时小量服,直至症状缓解或出现药物副作用时停药。用药期间监测不良反应。

(3)糖皮质激素如果有功能不全的患者,急性期可以考虑糖皮质激素,临床常选用德宝松注。

2.缓解期的治疗

的为降低血尿酸水平,预防再次急性发作。

(1)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嘌呤醇,据尿酸水平从小量始逐渐加量。

(2)促进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

应强调的是,降尿酸药物可能诱发急性关节炎,因此在急性期不宜使用,而且此类药物均应从小始使用。

3.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减肥、控制脂、减少非必要的利尿应用、控制饮食等。同时对共患的压、脂、高糖等病症予以积极治疗。降尿酸药物的应用时机前尚无定论。由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约5%~15%发展为痛风,如有心血管病或其他高危因素,应在血尿酸持续高于480umol/L时始规律降尿酸治疗。如无心血管病等高危因素,则可在血尿酸高于540umol/L时始持续降尿酸治疗。

预防

1.饮食

低嘌呤、低脂、低盐、低蛋白饮食,并应戒,多吃碱性食物,以防痛风急性发作,并有利于尿酸排泄。

2.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大于2000m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秋海棠根

下一篇 秋海棠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