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秦岭冷杉

秦岭冷杉 秦岭冷杉(拉丁:Abies chensiensis Tiegh.),陕西冷杉、枞树,松科冷杉属乔木,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IUCN红色录中易危植物秦岭冷杉高达50米,上列成两列或近两列状,条球果或卵状,成熟前绿色,熟时褐色。喜候温凉湿润、土层较厚、富含腐殖质的棕壤土及棕壤土的立地环境,耐耐旱性较差。是中国特有树种,产于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及甘......
目录

基本资料

   拉丁 Abies chensiensis Van Tiegh
  中文 秦岭冷杉
  拉丁科 Pinaceae
  中文科 松科
  保护级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分布 河南乡)、湖北、陕西、甘肃、
  海拔下限(米) 2300
  海拔上限(米) 3000

种群现状

  渐危种。该种星分布于秦岭。因生于阴坡及山谷

图片溪旁的密林中,多数植株常不结实,仅在光照较好处的

成岭植株能正常结实,但有隔年结实现象,种子易遭

类啮食,天然更新较差,加上过度采伐,分布面积日益

缩小,植株数量逐渐减少。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40米;一年生淡黄色或淡褐黄色,2-3年生淡黄灰色至暗灰色锥状卵,稍具树脂。在小下面2列,在上面呈不规则V排列,线形,长1.5-4厘米,宽3-4毫米,上面深绿色,下面具两条粉白色灰绿气孔带,果先端尖或钝,树脂道中生或近中生,幼树与先端二裂或凹缺。球果或卵状,直立,近无梗,长7一11厘米,直径3-4厘米,熟时淡红褐色种鳞,长约1.5厘米,宽约2.5厘米,出部分密生短毛;苞鳞长约种鳞的3/4,不外,先端,有突起的刺状尖头;种于倒三角状,长约8毫米;种翅倒三角,长约1.3厘米,上部宽1厘米。

秦岭冷杉枝叶

生态特性

   秦岭冷杉候温凉湿润、土层较厚、富含腐殖质的棕壤土及棕壤土的立地环境,耐耐旱性较差。分布区年平均温7.7℃,极端最高温不超过35℃,极端最低温不低于-15.3℃,相对湿度不小于78%,年降水量1347毫米。通常生于山沟溪旁及阴坡,和它混生的树种有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 Franch.、杉Tsuga chinensis (Franch.)Pritz、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油松P.tabuliformis Carr.、漆木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Stokes) F.A.Barkley.、梾木Cornus macrophylla Wall.、重齿槭Acer maximowiczii Pax.、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 Burkill等。在郁度大的林分中,天然更新不良;而在林冠稀疏,排水良好的阴坡或半阴坡林缘、林窗处,天然更新良好。幼株尚耐荫,10月以上者不耐荫。5月底至6月初,雌、球花放,球果9--10月成熟。

保护价值与现有措施

  本种分布零星,数量极少,对保存物种具有一定的意义。 
  产地乡、农架、佛坪、太白山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应加强对秦岭冷杉的保护,促进天然更新,繁殖种工作,扩大其分布区。

栽培要点

  由于结果母树不多,种子又不易采收,故很少进人工繁殖试验。前,除保护母株,防止害,促进自然繁殖,进移栽,以人工抚育和管理外,还可种子园,扩大繁殖扦插繁殖亦能育苗。

濒危原因

  1.秦岭冷杉地理分布区域狭小,多呈零星或团块状分布;秦岭冷杉群落组成以温带成分为据物种重要值,可划分成5 个群丛;秦岭冷杉苗期生长缓慢,个体结实量不高,种群更新困难;该树种喜阴、耐、耐旱性较差、喜温凉湿候,个体生长缓慢,种群自我更新能力较差。
  2.在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生境条件下秦岭冷杉种群格局基本属于聚集型分布,在25 m~2、150 m~2 和300 m~2 的面积上聚集强度较大。天然条件下,种群聚集强度最大取样度,可能是其种群更新的最佳面积。随海拔上升,聚集强度降低;聚集性最强的度在海拔1500~1700 m较小,在海拔1700~2100 m地区较大;阴坡种群分布聚集强度大于阳坡。随着种群年龄增加,分布格局由聚集型向随机型过渡,聚集强度减弱;聚集性最强的度规模在幼、中龄期为50 m2,老龄期为300 m2。
  3.多数秦岭冷杉种群幼龄级个体数较少,中老龄个体数量较大,呈衰退趋势;不同秦岭冷杉种群生命表和存活线的分析表明,尽管生境条件差异,但存活线基本接近Deevey III 型;不同种群偏离典型存活线的程度与幼苗缺乏程度有,一般III--Ⅴ龄级死亡率较高。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20、40 和80 年中,不同秦岭冷杉种群均会呈现老龄级株数先增后减的趋势,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困难。
  4.秦岭冷杉种子含空粒比例高达31%;饱满的种子中具有生活力者占45%,反映出秦岭冷杉种子有较高的败育率;种子的平均含水量为5.7%左右,自然播的种子萌发率仅为6.12%,运用成分分析(PCA) 法对影响秦岭冷杉种子萌发的10 个环境因子进了分析,发现乔木层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人为干扰和湿度是影响秦岭冷杉种子萌发要的因素。种子在自然环境下受松鼠和鸟类等动物的破坏和被搬迁率高达94.22%。在同样贮藏条件下,播种环境对种子的发率影响显著,质地疏松、透性好的苗圃地有利于秦岭冷杉种子萌发,其种子萌发率可达54%。

保护对策

  在未来保护管理过程中,应以就地保护为,促进天然更新;繁育幼苗,扩大人工种群是保护和利用的基本策略;通过间伐、砍灌、清理林下活地被物等抚育措施,建立小面积林窗,造对秦岭冷杉幼苗发育有利生境。应该促进成年个体结实,提高天然条件下的种子率。

相关资料

  鲁山县石人山地区是秦岭冷杉分布的最东界,自从二叠纪(今2亿9千多万年)地球上出现裸子植物以来,秦岭冷杉就在这个地区生长。然而,自2000年起,有人始发现一些秦岭冷杉死亡,且在树皮里发现了为害的大量小蠹虫。最近两年,秦岭冷杉始大面积死亡,前发现已死亡和染病的树木达到200多棵,占全省秦岭冷杉树总量的近一半。

药用信息

  【】蒲松果、冷杉果、松
  【来源】松科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 Van Tiegh.,以球果入药。
  【生境分布】陕西、湖北。
  【性味】甘,平。
  【功能治】调,止,消炎,止痛。月经不调,崩中带下,头痛眩晕及虚弱等症。
  【用法用量】 2~3钱。
  【注意】孕妇慎用。
  【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喘急

下一篇 喘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