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冠藤,木质藤本,有乳汁。
叶坚纸质,
椭圆形或卵
圆形,长6—14厘米,宽2—8厘米,产景东、镇源、思茅、屏边、勐海、景洪、临沧、镇康、江城、澄江等地;生于海拔500—1600米山地疏林中或山坡
灌木丛中。
广东、广西、
贵州也有。木质藤本,具乳汁。
叶坚纸质,
椭圆形或卵
圆形,长6-14厘米,宽2-8厘米,
顶端短渐尖,基部
圆形或浅
心形,无毛;
侧脉每边5-7条,在
叶背凸起;
叶柄长1-3厘米,
顶端具丛生腺体。伞
形......
植物形态
木质藤本,具乳汁。叶坚纸质,椭圆形或卵圆形,长6-14厘米,宽2-8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无毛;侧脉每边5-7条,在叶背凸起;叶柄长1-3厘米,顶端具丛生腺体。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二至三歧,比叶为长;花小,黄白色;花萼裂片卵圆形,外面被微毛,花萼内面基部有5个腺体;花冠淡黄色,近钟状,裂片长圆形,外面被微毛,内面无毛,向右覆盖;副花冠为5个扁平而短的膜片,组成环状,着生于合蕊冠的基部;花粉块长圆形,直立在水平伸展的花粉块柄上;子房无毛,花柱短,上部膨大,柱头短圆锥状,基部五角形。蓇葖双生,披针状圆柱形,长4.5-8厘米,直径5-7毫米,无毛;种子长卵形,长4毫米,宽1.5毫米,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2.5厘米。花期6-9月,果期8月-翌年1月。
产地生境
产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西藏。生长于海拔500-1400米山地林中或山坡水沟边灌木丛中。分布于尼泊尔和印度。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主要价值
全株供药用,有补精、通奶、祛风、消肿、祛湿毒作用,广西民间有用作治腿痛、跌打、子官下垂。茎皮纤维韧,可作麻织品和造纸原料。
药理作用
【药 名】:纤冠藤
【拼 音】:XIANGUANTENG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纤冠藤的全株。
【功 效】:祛风活血。
【主 治】:可用于治疗腰肌劳损、关节疼痛。
【性味归经】:苦,温。入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
【别 名】:细羊角、睡地金牛、双飞蝴蝶(广西)、牛奶树(广东)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和西藏等省区。
【拉丁名】:Gongronema nepalense (Wall) Decne
【考 证】: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中药化学成分】:Ekundayo O:Q. J (rude DrugRes)“含蛀麻脂醇、乙酸蛀麻脂醇酯、肉桂酸至麻醇酯及B一谷甾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