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痹症

痹,即痹阻不通。痹症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湿、热等起的以肢体关节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症的一类病。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病机血痹阻不通,筋关节失于濡养所致。古代痹的概念比较广泛,包括脏痹和肢体痹,本节要讨论肢体的痹症,包括现代医湿热湿关节炎)、类湿关节炎、关节炎、痛风等。本病与外感风寒湿热之和人体正......
目录

病因病机

本病与外感风寒湿热之和人体正气不足有风寒湿邪气,在人体卫气虚弱时容易侵入人体而致病。汗出当、坐卧湿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风寒湿邪气侵入机体经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阻不通,不通则痛,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杂至,而为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常分为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若素体阳盛阴虚旺,复感风寒湿从热化或感受热,留注关节,则为热痹。总之,风寒湿热之侵入机体,痹阻关节肉筋,导致阻不通,筋关节失于濡养产生本病。

1.正虚

正气不足。所谓“正气”是指人体的抗病、防御、调、康复能力,这些能力又无不以人的津液等物质及脏腑经络之功能为基础。因此,正气不足,就是人体津液等物不足及脏腑组织等功能低下、失调的概括,起正虚的原因有下述三个面:

(1)禀赋不足禀赋是痹症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人体关节器官免疫失调,关节必然因缺乏必要的“免疫保护”而造成外界炎性因子的侵入,最终导致各类关节疾病的发生。现在研究也实,湿关节炎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

(2)劳役过度首先,劳力过度致正虚进而可致痹症。其次,劳过度及房劳过度同样有损正气而致痹症。其三,不仅过劳易伤正气,过逸同样有所遗害。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若长期不运动、不锻炼,容易使行迟缓,功能减弱而出现气短乏力,言语无力纳呆食少,倦怠乏力等症状

(3)大病、久病、或产后正虚作为痹症要因素之一,另外饮食失调、外伤亦可以起正虚,上述诸多因素又往往相互影响,一虚俱虚,不可绝然分

2.

(1)季候异常指季候发生异常变化,如“六气”发生太过或者不及,或者非其时而有其,春天当温而,冬天当反热;或候变化过于急剧,暴暴暖,超过一定限度,超越了人体的适应和调能力,此时“六气”即成“六淫”而致病。临床上,湿关节炎者往往遇冷、潮湿候而发病。且往往因候变化而加重或者缓解,均说明四季候变化异常是湿关节炎的重要外因。

(2)居外环境欠佳居住在高、潮湿地区、或长期在高温、水中、潮湿冷、野外的环境中生活工作而易患痹

(3)起居调摄不慎日常生活不注意防护,如睡眠时不着被褥,夜间单衣外出,病后及劳后居处檐下、电扇下,汗出入水中,冒雨涉水等。

3.药物

服用某些抗炎类、激素类药物所造成的软损伤也是许多关节疾病的要成因之一。各类关节疾病的发生往往始于滑膜病变、软受损或是变性;由于关节滑膜、软的损伤以及关节滑液的缺失,导致关节骼缺少必要的保护,以至于人体一活动,关节处的骼因缺乏必要的“软保护”直接发生剧烈硬性摩擦,而痹症

临床表现

患者常有关节疼痛、肿胀、变刺增生等多种症状

辨证分型

症:关节肉疼痛,屈伸不利

1.痹(风痹

特点为疼痛游走,痛无定处,时见恶发热淡苔薄白,浮。

2.痛痹(寒痹

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痛增,得热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弦紧。

3.着痹(湿痹

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或有肿胀肤麻木不仁,阴雨天加重或发作,苔白腻,濡缓。

4.热痹

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可累及多个关节,伴有发热渴烦闷,苔黄滑数。

辨证施治

1.

(1)游走疼痛,时而上肢,时而下肢,苔白浮。

(2)治则湿

(3)防风汤。

2.痛痹

(1)痛有定处,疼痛较剧,得热痛减,苔白,浮紧。

(2)治则,祛湿

(3)乌头汤。

3.着痹

(1)肤麻木,肢体关节重着,苔白腻,濡缓。

(2)治则湿,祛

(3)薏苡仁汤

4.热痹

(1)关节灼热红肿,发热渴、舌红、苔黄滑数。

(2)治则清热通,祛湿

(3)白虎桂枝汤、宣痹汤

5.瘀阻

(1)痹不愈,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有瘀点淤斑,苔腻,涩。

(2)治则化痰祛瘀,搜

(3)桃红饮,身痛逐瘀汤。

6.久痹气亏虚

(1)久痹不愈,肢体倦怠,冷痛,淡,苔白、细。

(2)治则湿,补益

(3)独活寄生汤。

其他疗法

1.针灸治疗

(1)治则通痹止痛。以病痛局部,结辨证

(2)阿是和局部经穴

(3)配痹者,加俞、海;痛痹者,加俞、元;着痹者,加阴陵泉、足三里;热痹者,加大椎、池;另可据部位

(4)操作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寒痹湿痹可加灸法。大椎、池可点刺。局部穴位可加拔罐法。

2.刺拔罐法

皮肤针重叩两侧和关节病痛部位,使出少许,加拔罐。

3.穴位注射法

采用当归皮酚、威灵仙等注射液,在病痛部位选,每注入0.5~1毫升,注意勿注入关节。每隔1~3日注射1次。

4.电针

选择上述处穴位针刺得气后,通电针机,先用连续波5分钟,后改疏密波,通电10~20分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