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五泄

五泄 五泄(Five drainage area),位于诸暨市西30公里群山之中。瀑从五泄的崇崖峻壁间流而下,折为五级,总称“五泄溪”。要由五泄湖、源、东源和西源峡谷等四个景区组成。溪两岸异峰怪石,争奇竞秀,有"72峰,36洞,25崖",壑得崖瀑之胜,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五泄景区山水久负盛,东汉《越绝书》、北魏《水注》、唐代《隋书》等书中都有描述。唐代五台山高僧灵默禅师慕到此创建了五泄禅......
目录

历史

五泄景区山水久负盛,东汉《越绝书》、北魏《水注》、唐代《隋书》等书中都有描述。唐代五台山高僧灵默禅师慕到此创建了五泄禅寺,佛教曹洞宗创始人良价在此出家。此后五泄景区声益盛,徐霞客、陆游、白居易,徐渭、王冕、陈洪绶,刘墉、文徵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等都曾到五泄景区游览赏景

五泄瀑布

五泄景区最壮观的景色当推五泄瀑布,它以态奇特,变幻莫测的姿态闻于世,在地壳剧烈变动时期,五泄涵湫峰与碧云峰之间撕裂了一道子,底逐段折下沉,造成长334米,落差80余米,宽窄不一的峡谷。从高1000余米的天堂岗下流,十几公里的长途跋涉,将涓涓细流,汇集成浩浩荡荡的溪水,紫阆、张家,穿陡,劈溪流,跌入峡谷折奔放而下成为五级瀑布。

第一泄:月笼轻纱

水流从石河泻下,瀑布小巧平缓,柔美如月笼轻纱,隽永可秀,"乐声幽,万松飒然,隔岸秋烂漫,禽声甚乐",瀑布中间有一水潭,直径1.5米,深约2米多,微向收,回壁光滑,人称"小龙井",俗称小脚桶潭,是人工凿还是天然成,还是一个谜,古人赞其曰: 龙井凿石滩,园匀如竹; 登波落纤埃,照见须眉绿。

第二泄:双龙争壑

二泄紧接一泄,落差为7.1米,瀑布下落时,被一块兀石分成两半,分流如珠帘动,朗而又深沉,又如双龙出游不知天高地厚,古人有诗赞其曰:两龙争壑不知应,一石横空不渡人。故瀑布下首建的亭"双壑亭"。瀑布下长深潭,流下坠,水势腾涌,明文家宋濂《五泄山水志》曰:"以线缒之,下不见底,其狭而长,天向阴,常有云从中起,疑有蛟龙潜其下"。清余缙在游记中写道:"二泄峡中白虹垂涧,水鸟群立,石震之不动,崖石益陡险,苍紫万状,俯首视千峰拱揖受命矣。"瀑布从深潭中回旋而出,来到一平坦之处,水流在如磨如琢的壁上迈着轻松的步伐,唱着轻快的歌向三泄飘然而去。

第三泄:千姿百态

五泄瀑布中,势最壮观,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第三泄,只见宽阔平缓的瀑布浩浩荡荡而下,在如磨似洗的石中奔泻跌宕,以变幻无穷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只见左边瀑布欢呼跳跃婉蜒泻,有时呈射流状水平喷吐,银四溅;右边瀑布,时分时,如含羞少女,轻撩面纱,时如英俊男子流飘洒,时而涟漪微荡,如清波仙子,入嬉水。水流时分时,千姿百态的瀑布,无法一一状,古人容其"倾者、滚者、跌者、冲者、突者、圈者,无奇不有"。倘遇暴雨,瀑布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奔腾咆哮而下,游客至此,莫不赞叹这个令人怡、胸襟阔的大瀑布。坐在亭中赏景,似见万物空澈澄明,顿觉天高地广,能洗净五脏六腑污垢,抛尽人间烦恼,古人诗曰:雷奔电激趋灵,天通幽冥;头好借一勺水,六尽洗尘埃清。真是"人事是非空缭绕,去瀑仙境乐逍遥"。

第四泄:烈马奔腾

第三级瀑布而复收,跌入一个斜长的深潭中,然后在高19米的陡崖中,劈险沟,过峭壁,在狭窄的之山沟中急剧旋转,滚翻腾,奔泻跌宕,溅的水犹如奔腾中的烈马,鬃毛在速抖动,故人们称其为"烈马奔腾第四泄",瀑布在奔腾怒吼中,汇成巨大的轰鸣声,明文家王思任容其"声怒、势怒、色怒",十分象贴切,故第四泄的观瀑亭命为"三怒亭"。四泄由于上下都为悬崖峭壁,过去游人想见,必须攀扪石牵藤,冒着生命危险才能一睹其芳容,故原浙江省文史馆馆长马一浮称此处为"究幽极险",现将他的题词凿刻于壁上,另外还有国父孙中山先生"破壁而去"的题词。

五泄:蛟龙出海

第四泄的水流过一段平石,调整了姿态, 重新积蓄了力量,在31.2米 的悬崖上狂奔而下,声似滚 雷,如匹练。瀑布下泻 后,先跌在悬崖上,银溅,接着又翻滚腾,似银蛇狂舞,又如蛟龙出海,故人们容其为"蛟龙出海第五泄"倘遇暴雨,瀑布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狂奔,并成逼人的旋,衣衫尽湿,游人笑语,咫不辨。若遇晴天,在阳光照射下,雾状水珠五彩缤纷,向外飘撒,成彩虹,非常好看。清周师濂赞其曰:龙湫泻下五泄,横空出千山雪。第五泄,人们叫他"东龙湫",瀑布冲击而成的深潭"东龙潭",由于潭深而广,水色黝黑,人们又叫它"黑龙井",每逢天旱,古人常来此褥雨,故又"褥雨潭"。 泄位于诸暨市西北23公里处。72峰、36坪、25崖、10石、5瀑、3谷、2溪、1湖,为五泄构成了天然的山水画卷,素有“小雁荡”之称。当地人称瀑布为泄,一水折为五级,五级分是月笼轻纱第一泄,双龙争壑第二泄,珠帘动第三泄,烈马奔腾第四泄,蛟龙出海第五泄。所以叫“五泄”。五泄瀑布早在1400年前的北魏就闻于世,郦道元的《水注)里,就有着详细的记载。历代的文人客如宋杨万里、王十朋,元杨崖,明陈洪绶、徐渭、袁宏道、宋濂都曾来此游览,留下了画稿、诗文。明代吴中四才子唐寅、文征明等赛诗于五泄,更是传为佳话。

五泄湖

游览五泄,一般从青进入,古人云:"五泄山青锁,到此看山山便可"。沿公路前,路旁溪青流,远处便是叠石。它壁立数十丈,层层叠叠如彩屏。再前便是称作"五泄湖"的水库,其弯弯,长2公里许,犹似一条绿色的绸带飘浮在群山之中,颇有富春山水的采。"五条挂练龙奔,七十二峰鬼斧痕"。这是诗人五泄景的两句诗。现在五泄的五条"挂练"最后盛入五泄水库中。

五泄湖建成于1973年7月,湖面广达56.8万平米, 长2800米,水深38米,整个湖面都在两岸青山的环抱中。由紫藤长廊台阶登上坝,眼前展现的是一湖碧水,绿波荡漾,深不可测。与叠石相对的是青五泄水库大坝。大坝雄峙于两壁陡峭的夹之中,坝长118米,高30 余米。大坝中部为溢流坝。大雨之后,溢流坝泄洪,在宽近20米,高约30米的坝坡上,成人工瀑布,极为壮观,传说中的第六泄。水面上疾驶的游船,不时激起层层涟漪,把两岸的元宝峰,鹫鹰峰,仙峰、杜鹃峰、老僧峰、仙掌峰等山峰的倒影弯折。泛舟湖上,水鸟在水面低,狭长的湖面见不到尽头,大有"青山绿水景无尽"之感,又有"一折青山一扇屏,一弯绿水一古琴"的诗意。沿湖两边,葱茏俊秀,美不胜收。春天万木峥嵘,红杜鹃从绿树丛中透出;夏天满山葱郁,浓荫日;一到秋冬季,苍黄的银杏叶和红艳的枫,点缀在一萧瑟之中。

五泄赋

五泄秀奇而多变,世罕见!因势而起、首尾以接、自小至大、由低之高、似续似断,若隐若现,美轮美奂。

一泄隽永、柔美,水斜出,平柔泻,恰似“月笼轻纱”, 妙不可言。二泄瀑,落差几近十米,中一巨石兀立,一分为二。一阴一阳、一刚一柔,一窄一宽,径直而下,如巨龙出壑,势如虹,更似飘逸珠帘,和美壮观。阴阳相济、相映成趣,谓之“和泄”,诚为贴切。廿米处瀑涌,陡坡奔腾而下,象万千。水流由窄变宽,由急变缓,凹凸跌宕石,“川”型列,聚有时、跌跃有致,飘洒有姿,何以之?“川泄”以谓。夫三泄之水,劈险沟,过峭壁,穿陡崖,落深潭,“之”沟疾旋,滚腾翻,轰鸣如雷,恰似白马,咆哮而下,四泄以成,“烈马腾跃”。至若五泄,蛟龙出海。卅米陡崖,狂奔而下,声似雷滚,如巨练,撼谷震山,喷珠撒,生云起雾,宛如蛟龙出海,“东龙潭”现。然环视周边,林郁竹茂,峻壁日,在晨犹昏,深底不见,为第五泄,绝陡而险。

五泄山水扬宇寰。其宽阔之体、雄壮之瀑、秀丽之景、茂密之林、宜人之、深厚之文,为世人所瞻仰,诚可游览。(作者:苏绍康)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塞病性巩膜炎

下一篇 下利清谷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