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秋燥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而发生的疾病。病侵入,初起即有津症状,如鼻咽干咳皮肤干等。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一偏于热,秋燥外感六淫病因之一,人体极易受侵袭而伤,出现口干咳嗽等各种秋燥病症,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感受秋凉燥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者,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塞,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的现象,如......
目录

秋燥简介

凉燥

感受秋凉燥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者,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塞,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的现象,如溢干、干咳连声、胸闷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薄白而干等症,是津液耗损而出现的症状表证风寒,津亏铰轻,舌红苔薄白,浮数。

温燥

感受秋季天亢旱燥气而发病,是秋燥之偏于热者为温燥。临床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干咳咳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胸闷胁痛心烦渴、舌苔白薄而边尖俱红等症,是温燥津受灼而出现的热症状。表证风热,津亏较重,甚化热伤胸痛咯血舌红苔黄,细数。

秋燥饮食

江城连续放晴后,不少市民嗓子疼痛、上,以为感冒了,乱吃感冒药。实际上,这是秋燥在作怪,只需饮食调理即可。

秋燥要表现为全身热、干裂、绪不宁,有的人会生出疮,或者出现咽喉肿痛等症状,还会长出红且发痛的痘痘。“秋燥症”虽不十分严重,但一些病症。

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尤其是中老年人,容易旧病复发,中医上讲,当入侵,最先受侵犯的是部。

专家建议,对付秋燥最好的法就是多水,可在白水中加盐或蜂蜜,尽量少吃油炸、烧烤以及热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这些食物容易上。可多吃水果、百合和一些滋阴润燥生津的粥汤。水果中效果最好的是,其次像甘蔗香蕉、苹果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秋燥表现

近日来,不少人会发现鼻咽干咳皮肤干等一系列恼人的症状始时不时“骚扰”自己一番,这些现象 就是典型的中“秋燥”。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而发生的疾病。又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天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后者则始于深秋天转凉之时。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部,也就是中医所说的“”。

声音沙哑

秋燥中,咳嗽最要命。其实,部位也是最容易判断身体是否干的地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以及口腔溃疡症状;有些人会咳嗽,声哑气喘不停,特容易于夜晚发作,进而无法安入睡;还有些体质差的人会将这种秋咳一路持续入冬,或转变为慢性气管炎等严重症状

敏感

中医认为,子敏感多为肺虚所致。每逢秋天,十个人里会有九个患有子敏感问题。黏膜在秋天特容易干,而一旦干,又用手指去挖,由于黏膜附着丰富毛细管,越是干孔的为越为频繁,最终会导致子出。还有些人的表现就是不停地流打喷嚏

皮肤干

皮肤在干的环境下特容易干、瘙痒甚至皲裂。如果你常性挠皮肤、抓痒甚至舔舐嘴,说明肤已丧失水分了。这个时候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补水,每天多水,然后日常生活中最好带上一瓶喷雾保湿的,时常润一润自己,也可以多一下缓解秋燥的汤水。

惊厥

的秋天,会陷入两个极端:身体免疫力好,性格朗的人会安然入睡;而另一面,一些身体免疫力不是太好的人则会不宁,甚至会出现惊厥现象。有这种现象的人千万要小心,提早去医院治疗。

头发干

秋天干环变差,液无法将养分带到头发毛囊,头发容易出现干枯黄。当你发现自己秋天一到的时候,头发枯黄拼命掉落,那就是秋燥找上你了。这个时候你就该做好应对措施了。

便秘

秋天体水分过度发,加上肠功能变弱,不少人都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便秘的问题可大可小,而且一旦被缠上的话,烦恼就不是一般的烦恼而已,因为毕竟是发生在私密地的毛病,即使看医生也有许多不便。所以想要让自己过的舒服正常,千万要防止秋燥来袭。

中医验方治秋燥方法

润燥

连翘12克、薄荷3克、石膏24克、生地18克、甘草3克、草决明15克。

适应症:燥气化火耳鸣目赤牙龈咽喉肿痛。

生津

沙参10克、麦冬12克、生地18克、玉竹10克、冰糖3克。

适应症:干、不思饮食,舌红无苔,热病津未复。

润肠通便

南杏仁15克、北杏仁15克、桃仁12克、金银15克、玄参10克。

适应症:大肠受热、大便干结、口腔

增液润燥

玄参10克、麦冬15克、生地24克、桃仁12克、厚朴12克、实10克、甘草3克。

适应症:热病津液枯竭,作渴,便秘不通。

养荣

当归15克、生地18克、熟地18克、白芍12克、秦艽12克、防风12克、甘草3克、黄芩10克。

适应症:血虚,皮肤皱摺,筋急抓枯。

清燥(清燥)

人参6克(另)、麦冬12克、桑叶15克、石膏30克、胡麻仁12克、阿胶10克(烊服)、杷15克、甘草3克、杏仁15克。

适应症:温燥头痛身热,干咳气逆而喘,心烦渴,苔白,舌红少津。

清肠

黄连6克、阿胶10克(烊服)、生地18克、牡丹皮12克、银12克

适应症:肺燥肠热、下利灼肛、秋燥兼伏暑热,已从化。

蜂蜜梨水

原料:枸杞子、蜂蜜冰糖

做法:

1、先切下一点做盖子,把核取出来,然后肉挖一些出来,放满清水,枸杞子5粒,冰糖3颗,文45分钟。

2、出锅的时候小心烫手,不用急着,出锅以后可以保温很久。

水细腻甘甜,肉香脆可。等放温后可加入蜂蜜1-2小勺,蜂蜜怕高温,如果温度过高就会破坏蜂蜜养成分,可以选择洋槐花蜂蜜

备注:挑选 梨果下面要整齐,否则坐不稳。

是原产于我国的最重要的水果之一,食疗价值非常高,历来为历代养生大家所重视,因此被称之为“百果之宗”。生吃去,熟吃润五脏蜂蜜味道可,还可养阴生津润燥止渴。滋润五脏自然很快就会消失。

秋季防燥

1.秋天的候特点是干,空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但是,光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来的负面效应。中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换言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点盐水,晚上则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起的便秘,真是一三得。

蜂蜜可解秋燥2.蜂蜜是大自然赠给人类的礼物,它所含的养成分特丰富,要是葡萄糖和果糖,两者的含量达70%,此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蜂蜜具有强健体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寿。现代医明,蜂蜜神经衰弱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常服用蜂蜜,不仅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而且还可以防止秋燥对于人体的伤害,起到润、养的作用,从而使人健康长寿。

3. 秋燥,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等,特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姜,它含挥发油,可加速环,同时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液分泌、兴奋肠道、促进消化的功能。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结石的发生。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秋不食姜;一日之,夜不食姜。”看来,秋天不食或少食生姜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早已起古人的重视,这是很有道理的。

4.秋季是人最容易长脂肪的季。这是因为立秋之后,天慢慢地变得凉爽起来,人的食欲大,夜间的休息也舒服多了,闲暇时间疲惫的身体更愿意安静地休息,而不愿意参加有体力消耗的活动。这样一来,人体每天的热量摄入大都超过热量消耗,使脂肪一点点地囤积起来。如果不加以调整,过秋、冬两个季,人就会胖很多。年复一年,人就会很快“发福”起来。更要命的是,肥胖既有碍人的形体美,还会带来压、冠病、动脉硬化等“文明病”,所以一定不能“纵容”它。

5.诗云:“秋凉好个爽”、“已凉天时”,人们趁此不热不冷的候,适宜吃补,健身过冬。所以古谚有“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而且先“补重阳”后“补霜降”,所谓“秋补”,比“补冬”更要紧。

古人以“羊”代“祥”说,“羊”与“阳”谐音,有“三羊泰”之说。民间食俗“煲羊肉”、“煲羊头”常以姜、枣为料调味而成,男女老幼均可食用。俗语“吃”,吃煲羊头能疗“头风”等疾病。另有加“四珍”、“八珍”的补药煲羊肉中医书上有肺病疟疾的记载。栗子有“干果之王”的誉称。秋季栗子糕果食用,有补强筋,健脾的功效。

栗子粥吃,能补中气,单独,剥壳而食,不仅味好,而且养价值高。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过后就是“立冬”。俗语“补冬不如补霜降”。秋补既吃羊肉也吃兔肉

6.水果作为时尚食品,尽人皆知。然而,水果也可以作为补品,如秋季的子和柿子

7.老年人除了不要秋冻,核的问题是饮食的选择和搭配,有以下几面:

温里每日的早餐,用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粥配大枣干姜桃仁、甜杏仁葡萄等,也可以食用豆浆、胡辣汤、羊肉汤、熘白菜、糖蒜等。

湿遇有雨阴湿或者体湿、大便稀的情况,应增加祛湿的饮食,如选用大米、扁豆、红小豆、薏米莲子栗子、葱、姜、花椒茴香丁香胡椒等。

润燥滋阴在干口干、大便干的情况下,应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品种能增强免疫力,可选用全麦面、小麦仁、豆、豆浆、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莲菜、百合木耳、苹果、葡萄枸杞大枣、甜杏仁甘蔗蜂蜜蛋、鸡蛋羹等。

收敛阳 在饮食中适量增加山楂五味子等酸味食物可收敛阳,若无风寒或体没有凉,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解表发汗的食品,如大葱、生姜辣椒、芥末等。

五味调和这是健康的八大基石之一,应注意如下系:辛辣味与酸味或者苦味是相互制约的;甘甜味与咸味或者酸味是相互制约的;咸味与苦味或者甘甜味是相互制约的等。以上归纳概括为:防温里排温润燥滋阴正气;降温降敛阳五味调和少疾病。

是在秋季这样一个从炎夏向冬过渡的季,是人们抵抗力相对较弱的时候,这时,如果不注意,会很容易得病。因此,在秋季应该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

食疗秋燥

部分秋季食物

海藻——海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而海苔更是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藻糖酸,可以保护人体免受放射线的伤害。

水果——秋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对于止咳、去有很好的疗效。

大蒜洋葱——大蒜洋葱能够使人精神畅快,增强人体免疫力。大蒜具有降低固醇的功能,常吃大蒜洋葱会还可使人体呼吸顺畅

对付秋燥的排毒去

豉香苦瓜

原 料:苦瓜、豆豉、葱、辣椒、鸡、白糖、、盐

做法:

1、苦瓜去籽切条,用盐煞一下

2、锅做油,煸香豆豉、干辣椒段,放入苦瓜加盐、糖、鸡调味翻均匀出锅即可。

川贝

取秋1只,挖去核后,填入川贝母粉5克,加冰糖10克,加水适量,文熟,吃汤。秋性凉、味甘微酸,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此对于热、咳嗽的患者疗效最佳。

野菊蜂蜜

野菊花5~10克,蜂蜜适量,水泡饮。野菊花性味辛、苦、凉,具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肠炎压以及疮皮肤病蜂蜜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润燥止咳、解毒止痛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秋季防滋补的首选天然食品。两者冲饮,清热解毒养阴润燥有良效。

鸡汤

原料:

2只、老鸡半只、香菇5朵、大葱1段、老姜4、料一汤勺、盐和葱花适量。

做法:

1、将小水泡发60分钟,去掉杂质,切成丝备用;香菇软后清洗干净,对切备用;

2、把鸡剁成块后清洗干净,在沸水中,沥干水分;

3、锅中油5成热后,放入鸡块、料、姜块,大出鸡油;将好的鸡块放入锅,加入半锅水、 香菇,大,转小2小时;

4、起锅时放入盐和葱花调味。

功效:鸡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具有强身健体、温中补脾,益,补的功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气痢

下一篇 蔷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