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嵌杯样病毒胃肠炎

嵌杯样病毒肠炎是由嵌杯样病毒感染所起,常暴发流。6-12 岁儿童全部受染。全年均可发生,无明显流。潜伏期 1-3天,以吐泻为症状。嵌杯样病毒(calicivirus)态独特,直径30nm,表面环绕6个空洞,宛如嵌入6只杯子。故得此,其中部分也有一空洞。有5个清型:UK1-4及日本的Sapporo 型。组织培养未成功。嵌杯样病毒肠炎基因编码 嵌杯样病毒肠炎属呼肠孤病毒科,......
目录

疾病概述

嵌杯样病毒肠炎基因编码

嵌杯样病毒肠炎属呼肠孤病毒科,为球型,有宽壳盖、短幅和薄边的双RNA病毒。平均直径70nm左右,病毒体中为直径36~45nm的致密核,含病毒核酸。外有双层多肽衣壳,呈轮缘状,围绕层。层衣壳子粒在边缘部呈放射状排列,似车轮幅条,故称为轮状病毒。中央部子粒排列不规则,呈蜂窝状。电镜下轮状病毒有两种态,即双壳颗粒与单壳颗粒。前者为一种成熟的或完整的病毒颗粒,具有外层多肽衣壳,又称L毒粒(light Virion),具有传染性;后者因在自然条件下失去其外壳,成粗糙单壳颗粒,又称D毒粒(dense virion),无传染性。人轮状病毒的衣壳可与小牛、小、小猪、羔羊、兔及猴的轮状病毒发生交叉反应,但外壳抗原有型的特异性。人轮状病毒至少有4个清型,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保护作用。

嵌杯样病毒肠炎基因含有11个段的双线型RNA。据RNA电泳图型, 将人和动物状病毒分为A-D4个群。A群为普通轮状病毒(婴幼儿腹泻);B群为猪轮状病毒和成人腹泻轮状病毒(adult diarrhea rotavirus),后者为中国者从1984年流于中国各地的成人流腹泻患者分离出的一种新轮状病毒, 将此种病毒与世界其它地区发现的副轮状病毒、类轮状病毒统称为抗原特异性轮状病毒;C群为人和猪轮状病毒;D群为鸡和鸟类轮状病毒。成人腹泻轮状病毒与普通人轮状病毒在病毒抗原性、核酸图型及临床表现等面均有差异。

嵌杯样病毒肠炎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耐乙醚和弱酸,在-20℃可以长期保存,56℃ 1小时可被灭活。此病毒可在猴原代细胞中传代和繁殖

病理病因

图片

肠道炎症

(1)肠道炎症:肠道炎症所起的腹泻可分为感染性炎症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类:

①感染性炎症性腹泻:为最常见的一类腹泻,常见于:

a.病毒感染:发病率高低顺序分为:轮状病毒(其中包括A组轮状病毒、成人腹泻轮状病毒)、肠腺病毒、诺沃克病毒、埃可病毒、星状病毒、冠状病毒、嵌杯样病毒、Norwalk因子以及其他病毒感染所起的腹泻等。

b.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所致的感染性腹泻十分常见,呈全球性分布,如细菌性痢疾、沙门氏菌感染、霍乱、副溶血弧菌感染菌感染、溃疡肠结核以及金黄葡萄球菌肠炎等。

c.真菌感染:如肠念珠菌病等。

d.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肠病、鞭毛虫病、吸虫病、钩虫病虫病以及绦虫病等。

②非感染性腹泻:如炎症性肠病(包括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结肠炎和克隆病)、急性出性坏死性肠炎放射性肠炎以及缺性肠病等均可有腹泻结肠憩室炎或结肠息肉并发结肠炎也可伴有腹泻

(2)肿:肠道肿,如小肠恶性淋巴结肠癌以及直肠癌等,导致肠粘膜的浸润、糜烂和溃疡等病变,均可腹泻;Apud泌素类癌以及霍乱等,则由于产生大量的肠肽类物质而腹泻

(3) 吸收障碍:小肠粘膜受损,如小儿乳糜病、热带和非热带斯泼卢病、乳糜管或肠系膜淋巴结病变等起的肠腔菌群失调以及小肠部分切除或短路手术等,均可养物质的吸收障碍而腹泻

(4)食物中毒:如葡萄球菌肠毒素所起的食物中毒、海豚中毒以及肉毒中毒等。

(5)化中毒:如砷、、磷及中毒

(6)药物作用:泻硫酸镁等;拟副交感神经药如新斯的明、乙酰碱及毛果芸香碱等;广谱抗生素如林可霉素及氯林可霉素;降压药如胍乙啶及平等都能腹泻

(7)肠变态反应性疾病:因对乳品及食物过敏起肠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导致腹泻

(8)其他:如尿毒症及养不良等。

流行病学

嵌杯样病毒肠炎

病人从粪便排出病毒,以病初2天排病毒量最多,其后渐减少 9-10天消失,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特是贝壳类食物,使人受染(即粪-传播)健康搜索,常致爆发流罐网。本病感染高峰年龄为<6岁儿童 ,12岁儿童较易受染老年人也可受染健康搜索,故在托幼单位或敬老院可有流全年均可发生,无明显流

儿童患者以呕吐要表现,约半数患儿可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少数可有发热及皮疹。成人则以腹泻水样便要表现,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周身不适等。病程 3-5 天。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以吐泻为症状

(一)传染源:患者与无症状带毒者是要的传染源。患者急性期粪便中有大量病毒颗粒,病后可持续排毒4-8天,极少数可长达18-42天。

(二)传播途径要通过人传人,粪—传播,亦可能通过水源污染或呼吸道传播。成人轮状嵌杯样病毒肠炎(流腹泻)常呈水型暴发流,也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

(三)易感人群:普通轮状病毒要侵犯婴幼儿,以9-12月龄发病率最高,6月龄以下少见,但近来人工喂养新生儿发病也较多,成人感染后多无症状或呈轻症表现。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则人群普遍易感,但要在青壮年中造成流

(四)流特征:人轮状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发病率甚高,几乎每个人都感染过轮状病毒。发病有明显的季性,发病高峰在秋冬冷季(12月-2月),但热带地区季性不明显。轮状病毒成人腹泻可在一年四季发生,但流和暴发在中国多发生于4-7月。

症状体征

嵌杯样病毒肠炎潜伏期1-3天

潜伏期 1-3 天,以吐泻为症状。儿童患者以呕吐要表现,约半数患儿可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少数可有发热及皮疹。成人则以腹泻水样便要表现,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周身不适等。病程 3-5 天。

病情差较大,6-24月龄小儿症状重,而较大儿童或成年人多为轻型或亚临床感染。起病急,多先吐后泻,伴轻、中度发热腹泻每日十到数十次不等,大便多为水样,或呈黄绿稀便,常伴轻或中度脱水及代谢性中毒。部分病例在出现消化道症状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约1周左右。但少数患儿短期仍有双糖尤其是乳糖吸收不良,腹泻可持续数周,个可长达数月。

成人腹泻轮状嵌杯样病毒肠炎潜伏期2-3天,起病急,多无发热或仅有低热,以腹泻腹痛腹胀症状腹泻每日3-10次不等,为黄水样或米汤样便,无脓。部分病例伴恶心呕吐症状。病程3-6天,偶可长达10天以上。少数患者可并发肠套叠、直肠出溶血尿毒综征、炎及Reye综征等。

诊断检查

诊断

嵌杯样病毒肠炎检测图解

在秋冬季发生的水样腹泻,尤其有较多病例同时发生,应考虑有本病可能;

临床表现:急性水样腹泻中毒症状较轻,病程自限;

实验室检查

依赖病原检测确诊。可用电镜或免疫电镜从患者粪便中查见病毒颗粒,或用 ELISA 或 RIA 法检查患者粪便中病毒特异性抗原和患者中特异性抗体。可用电镜或免疫电镜从患者粪便中查见病毒颗粒,或用 ELISA 或RIA 法检查患者粪便中病毒特异性抗原和患者中特异性抗体。

1、常规 外周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正常,少数偏高,分类淋巴细胞增加;

2、大便常规及培养 大便镜检大多无特殊发现,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3、特异性诊断实验

(1)取粪便作直接或免疫电镜检查,可发现轮状病毒颗粒;

(2)用酶联免疫附试验或免疫酶斑试验(Immnnoenzyme dot test)检测粪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从粪便中提取病毒RNA,进聚丙烯酰胺凝电泳和银染色,检查有无轮状病毒的RNA电泳图谱,既有诊断价值,又可区不同型病毒感染;

(4)检测,感染后5天,中可检测出特异性IgM抗体,亦有助于本病诊断。

实验室诊断

1.特异性检查

(1)取粪便作免疫电子显微镜检查是否存在病毒颗粒。

(2)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急性期患者粪便滤液中的病毒抗原。

(3)采用ELISA等法测定清特异性抗体。

2.非特异性检查常规、粪便常规检查及培养。

鉴别诊断

与诺氏克病毒、肠腺病毒、星状病毒起的急性肠炎相鉴

诺如病毒电子显微镜显示

嵌杯样病毒肠炎是人类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最常见的病原要包括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等。杯状病毒科分为4个属。Lagovirus—兔出病病毒(RHDV);

Vesivirus—猪水泡疱疹病毒。诺沃克样病毒(NLV)—诺如病毒;⑷扎幌样病毒—扎幌病毒。其中Lagovirus和 Vesivirus感染动物,而诺如病毒、扎幌病毒要感染人。后二种病毒称为人类杯状病毒。中国流的人类杯状病毒要以诺如病毒为,扎幌病毒罕见。在发达国家,诺如病毒已成为暴发性肠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诺如病毒(Norovirus)原来称为诺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最早是从1968年美国俄亥俄州诺沃克地区暴发的一次急性肠炎的患者粪便中发现的一种直径约27nm、、表面粗糙的病毒颗粒。1981年从纯化的诺沃克病毒中鉴定了该病毒仅有一个结构蛋白,与杯状病毒一致,而归类为杯状病毒。1990年据诺沃克病毒的基因结构,确定它是杯状病毒科的成员。由于诺沃克病毒颗粒表面没有典型的32个杯状凹陷的态,所以又称为小结构病毒(Small Round Structural Virus)。随后,世界各地陆续自急性肠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多种态与之相似但抗原性略异的病毒样颗粒,它们都以流或发病特征命,如:夏威夷(Hawaii Virus)、雪山(Snow Mountain Virus)、南埃普顿(Southampton Virus)等,除原始诺沃克病毒为原型外,其它统称为诺沃克样病毒(Norwalk-like virus NLV)。2002年8月第八届国际病毒命委员会批准其称为诺如病毒(Norovirus NV)。

诺如病毒流地区广泛,全年均有流,冬季较多,常出现暴发流要侵袭成人、龄前儿童、年长儿童及家密切接触者。诺如病毒是急性非细菌性肠炎要病原之一,20世纪70~80年代世界上发生的非细菌性腹泻暴发中19%~42%系NV所致。在美国流更加严重,1976~1981 年美国成人非细菌性急性肠炎暴发流中有 42%是由NV起的。1996年1月至1997年6月美国33个州发生的90起非细菌性肠炎暴发中发现96%为NV所起。荷兰、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实NV是起急性非细菌性肠炎的重要原因。

中国诺如病毒感染研究要是从儿童急性非细菌性肠炎调查获得的资料,因此中国显示的资料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中国一般人群诺如病毒抗体水平调查表明,婴幼儿期已普遍存在诺如病毒抗体,龄儿童抗体阳性水平迅速升高,成人普遍有抗体。据近年广东省诺如嵌杯样病毒肠炎暴发疫情分析,该病毒在广东省分布广泛,存在时间相当长。它的流时间也有明显的季性,要集中在每年的10-12月,10月是流高峰,而中国其他地的资料显示,其达到高峰的时间均晚于我省,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流要在冬季,但也有在夏季出现小高峰的情况。

诺如病毒对酸、乙醚和热稳定,在室温pH2.7环境下处理3h、20%乙醚4℃处理18h、60℃孵育30min后仍有感染性。病毒在-70℃下能存活。3.75mg/L的氯浓度能灭活I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但不能灭活诺如病毒。

嵌杯样病毒肠炎病毒构造

粪-途径是诺如病毒的要传播式,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等传播。由于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可,与病人接触也可传染。隐性感染者及健康携带者均可为传染源,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在自然界中污染水或间接污染食品,很容易造成暴发。暴发流时常有共同的传染源,发病例多为人传人感染。

诺如病毒进入机体1-3天潜伏期始发病,起病急,儿童以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水样物。多数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发热者不多,可有皮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腹泻。成人以腹泻水样便,无粘液脓,粪检白细胞阴性。伴腹痛恶心呕吐。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病人仅表现出呕吐症状,因此该病曾称为“冬季呕吐病”。

由于诺如病毒细胞培养不生长,也无适动物模型,因此在早期的研究中,要依靠电镜进研究。 增加PCR和ELISA法检测。用ELISA法检测病人清中IgG抗体或粪便中特异性抗原,对鉴病原体有重要价值。

一个人一生中能多次感染诺如病毒。原因是诺如病毒有4个型,感染一种型病毒不能预防其他型的感染。自然感染后缺乏交叉保护,这也是很难发诺如病毒疫苗的要原因。

诺如嵌杯样病毒肠炎症状较轻,该病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通常患者病程在48~72h,有的则更短。 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不需用抗菌素。治疗要是对症治疗或支持疗法。脱水是诺如病毒腹泻致死的要死因,故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老年人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或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服补液盐。

对诺如嵌杯样病毒肠炎预防最好的办法是重视食品、饮水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或是准备食物之前做到勤洗手;食用烧熟透食品;不生水;不吃生、半生贝壳类水产品、不洁食品;保护好水源。对诺如病毒患者应积极治疗,严格消毒隔离,对密切接触者及可疑患者实严密的观察。

分析与判断

1、病毒颗粒检测,取发病后24-48h患者粪便做免疫电子显微镜检查,可见病毒颗粒。可用免疫电子显微镜检查与诺瓦克病毒相区,但两者有一定的交叉免疫反应。

2、抗原检测,急性期患者粪便滤液中的病毒抗原检查为阳性可帮助确诊。

3、抗体检测,双份清抗体效价显著上升者有助于确诊。

4、非特异性检查,患者外周白细胞大多正常或稍高,亦有少数白细胞计数降低。大便镜检多无异常,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疾病治疗

嵌杯样病毒肠炎治疗流程

嵌杯样病毒肠炎,是一组由多种病毒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稀便,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待症状,病程短,病死率低。各种病毒所致肠炎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

急性肠炎的病毒种类较多,其中较为重要的、研究较多的是轮状病毒(rotavirus)和诺沃克类病毒(Norwsalk-like virus)。此外,嵌杯样病毒(caliclvirus)。肠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星状病毒(astrovirus)、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冠状病毒(coronavirus)等亦可肠炎

普通轮状嵌杯样病毒肠炎 潜伏期1-3天。病情差较大,6-24月龄小儿症状重,而较大儿童或成年人多为轻型或亚临床感染。起病急,多先吐后泻,伴轻、中度发热腹泻每日十到数十次不等,大便多为水样,或呈黄绿稀便,常伴轻或中度脱水及代谢性中毒。部分病例在出现消化道症状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约1周左右。但少数患儿短期仍有双糖尤其是乳糖吸收不良,腹泻可持续数周,个可长达数月。

成人腹泻轮状嵌杯样病毒肠炎潜伏期2-3天,起病急,多无发热或仅有低热,以腹泻腹痛腹胀症状腹泻每日3-10次不等,为黄水样或米汤样便,无脓。部分病例伴恶心呕吐症状。病程3-6天,偶可长达10天以上。

少数患者可并发肠套叠、直肠出溶血尿毒综征、炎及Reye综征等。

嵌杯样病毒肠炎水苏糖作为低热能糖替代物可完整进入结肠并被肠道细菌所酵解,能显著促进双歧杆菌增殖,是优良的双歧杆菌活性增殖因子,被誉为“超强双歧因子”。水苏糖能够促进肠蠕动,净化肠道,清除宿便,分解毒素来双向调便秘腹泻。服用后不产生腹胀,具有排空力,全面净化肠道。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寒实结胸

下一篇 寒泻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