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寒热往来

热往来是发热恶寒交替出现的一种热型,其热时自热而不觉,其时自而不觉热。与恶寒发热热同时并作不同。《类活人书》:“往来热者,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其病机半表半里,枢机不利而致。①少阳往来热,胸胁苦满,兼有心烦喜呕,不思饮食,口苦干,眩,边红,苔薄白,弦数。 ②湿热郁阻往来热如疟,心烦,脘闷,腹胀,呕恶身热,午后较重,入夜尤甚,天......
目录

病因

少阳往来热,胸胁苦满,兼有心烦喜呕,不思饮食,口苦干,眩,边红,苔薄白,弦数。 ②湿热郁阻往来热如疟,心烦,脘闷,腹胀,呕恶身热,午后较重,入夜尤甚,天明得汗诸症稍减,但胸灼热不除,苔黄白而腻,弦数。 ③疟疾热往来,反复发作,发有定时,先恶寒,甚者寒战,继则壮热,最后汗出通身,热退身和,同时伴有头痛如裂,周身乏力,肢体疼痛饮。如此反复发作,弦。

辩证施治

1.少阳

(1)伤寒表邪不解,邪气往里传,但未入里,而在表里之间。此时相争,就会出现往来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这种邪气表里之间,中医把它叫做少阳病。此病既不在表,也不在里,所以,发汗、清里均当所忌。

(2)冶则清解邪热和解少阳

(3)柴胡汤随加减,灵活化裁。

(4)方药柴胡黄芩生姜半夏党参大枣甘草

2.热入血室

(1)候妇女月经前后,或月经适来,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或外感月经来潮,邪气乘虚侵入子宫,化热与瘀血相结,也会产生热往来,并同时伴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昼则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少疼痛等。子宫中医又称血室血室肝经,本病系热入血室之病。

(2)治则泄热为清营祛瘀。

(3)柴胡汤。加皮、赤芍泽兰、焦山栀。

(4)方药柴胡黄芩生姜半夏党参大枣甘草

3.疟疾

(1),也有热往来,其中有l天发作1次的,有2天发作1次的,也有3天发作1次的。疟疾的往来热是发有定时。其因是感受疟起,且多发生的夏秋季。此病发作,先为部发冷,肤起粟,呵欠频频,接着颤鼓,肢体酸楚,再接着则是高热如灼,头痛如破,渴喜冷,最后遍身汗出,热退身和,前后过程约2小时左右。其特征是往来热,发作有时,每次状基本相同。

(2)治则疟。

(3)七宝饮柴胡汤随化裁,

(4)方药常山、草果、厚朴、槟榔青皮陈皮甘草七宝饮);柴胡黄芩生姜半夏党参大枣甘草柴胡汤)。于发作前2小时左右服之。

4.湿热郁阻

(1)湿温邪热湿浊留恋三焦,伏而不解,三焦气化失司,气机受阻,也会出现热起伏,其状如疟之。由于此系由湿热郁结上中下三焦起,所以,临床上,除热如疟之外,每每伴有胸脘胀闷,腹胀,尿黄而少,苔腻,滑数等。

(2)治则分消湿热,宣展气机

(3)黄连汤随加减。

(4)方药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竹茹实。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寒疟

下一篇 寒湿痢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