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铅丹

铅丹的氧化物Pb3O4。生用或用。:黄、广粉、真华。味辛,微。归肝经。外用解毒生疟。用于各种疮,黄水湿疹溃疡久不收毒蛇咬伤疟疾惊痫癫狂。外用适量;服每次0.3-0.6g。本品有毒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以防蓄积中毒。为用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Pb3O4)【性味】 辛咸,,有毒。①《本》:"味辛,微。"②《本草发挥》:"味辛,微,有毒......
目录

入药部位

为用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Pb3O4)

性味归经

性味】 辛咸,,有毒。

①《本》:"味辛,微。"

②《本草发挥》:"味辛,微,有毒。"

③《本草正》:"味辛微咸微涩。"

归经】 入肝经

①《长沙药解》:"入足少阳、足厥阴肝经。"

②《要药分》:"入。"

③《本草再新》:"入。"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撒、调;或膏。服:入

禁/宜人群

虚寒吐逆忌服。

1.《本草疏》:吐逆由于胃虚及因发吐者,皆不宜服。

2.《本草汇言》:惊癎由于血虚者,毋乱投也。

炮制方法

《纲》:凡用,以水去消盐,去砂石,澄干,微紫色,地上火毒,入药。

地理分布

产于河南广东福建湖南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

  治溃疡金疮疮,,汤灼伤,惊癎癫狂疟疾痢疾,吐逆反胃

  解毒,生,坠镇惊。治溃疡金疮疮,,汤灼伤,惊痫癫狂疟疾痢疾,吐逆反胃

  ①《本》:“吐逆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

  ②《录》:“止小便利,除毒热脐挛,金疮溢血。”

  ③《药性论》:“治惊悸狂走,呕逆,消渴膏用,止痛生。”

  ④《日华子本草》:“镇,疗反胃,止吐血及嗽,金疮,长肉,及汤疮,染须发,可膏。”

  ⑤《本草衍义》:“治疟及久积。”

  ⑥《医入门》:“中恶腹胀痛。”

鉴别方法

  (1)取本品粉末约0.2g,加热盐酸后,有氯产生,可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色;并产生白色氯化沉淀。(检查盐)(2)取本品粉末约0.2g,加稀硝酸,使其溶解,滤过,取滤液3ml加铬酸钾试液2ml,产生黄色沉淀,分离,沉淀加2mol/L氢氧化铵试液或2mol/L稀硝酸试液均不溶解;加2mol/L氢氧化钠试液,沉淀即溶解。(检查盐)(3)取本品少许,置柴杆上燃烧,可见有密集的微小粒。(检查盐)(4)X射线衍射分析线6.23(1),3.37(10),3.10(2),2.90(4),2.78(4),2.62(3),2.25(1),2.03(1),1.96(1),1.82(1),1.75(2)。

药物配伍

  1、配龙骨服收敛,镇惊坠,用于癫狂惊痫,躁失眠心悸怔忡。外用收湿敛疮,治疗溃疡不敛,湿疮流水,金疮

2、配青蒿,共疟疾

3、配石膏,提脓拔毒,生,用于溃后,脓水淋漓,久不收,及湿疹,足癣。

4、配枯矾,外用,治疗疮毒湿疹癣疥,生疮,中流脓,女阴溃疡

5、配黄连,外用,一解热毒,一敛湿疮,治疗破溃,湿疮癣疥。

6、配硫黄,用于疥,癣,皮肤湿疹

现代研究

  要成分:

  要成分为四氧化三.药理作用:有杀菌、杀寄生虫、制止黏液分泌的作用.

  临床报道:

  1.治疗关节周围炎铅丹20g,纯松香粉50g,和匀后摊在油纸或塑料布上,白湿,患处,治疗多例,一般连4次即可治愈.〖四川1982;(3):162〗

  2.治疗慢性溃疡

  a.黄、制炉甘石、熟石膏各等份.共研细末,加凡士林,调成膏状.清洗伤后,涂药膏于纱布上,贴患处,布固定.3天换药1次.治疗慢性溃疡10例,皆愈.〖广西中医药1978;(2):6〗

  b.铅丹100g,制炉甘石200g,血竭30g.共研细末,高压消毒,外撒于消毒患部后用料覆盖.配三妙赤小豆牛膝、制乳没,服.治疗下肢慢性溃疡36例,结果治愈30例,好转4例,无效2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7):24〗

  3.治疗冻疮铅丹、芝麻油水石、冰片、黄蜡等量,制成膏.治疗冻疮疖、溃疡脓肿痔疮外伤等感染化脓疾病,有良好的疗效,有止痛和控制感染的作用.﹝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2):11〗

  4.治疗急性湿疹黄柏各30g.各研细末后混匀.如患处渗出液较多者可直接将药粉撒疮面上,如渗出较少则以香油调.治疗100例,痊愈63例,显效22例,好转15例.〖四川中医1984;(3):50〗

  5.治疗10g,生苡仁、各60g,木贼30g,蜂房、威灵仙芒硝各20g.上药放入陈500ml中,密封浸泡5天,每日振荡1次.用药液涂搽状物,日3~5次.治疗扁平传染性软尖锐湿67例,其中尖锐湿17例,均愈,其余病例效果明显.〖新中医1990;(2):55〗

  6.治疗足癣

  a.黄五倍子)各等份.各研细末,混匀装瓶备用.洗净患足后外药粉.治疗50余例,均2~3天治愈.〖新中医1977;(3):49〗

  b.东花椒各15g,硫磺50g.各研细面,混匀备用.如脚癣溃烂流黄水,先用淘米水烧热洗脚,擦干,用药粉撒患处,另置药粉少许于袜,不必包扎,每晚1次.干型者,用调药粉搽之,并用绷带包扎,日3次.治疗近100例,效果显着.〖四川中医1983;(1):48〗

  7.治疗外阴溃疡儿茶海螵蛸各等量,研粉备用.先将患处用1%新洁尔灭消毒,然后均匀撒药粉于疮面上,每日1~2次.治疗100余例,疗效满意(有患者仅上药2~3次即愈.〖吉林中医药1983;(6):21〗

考证

  出自《农本草》。

  为橙红色或橙黄色的粉末,光泽暗淡,不透明,质重,用手指搓揉,先有沙性触及,后觉细腻,能使手指染成橙黄色。有金属性辛味。以色橙红,细腻光滑,无粗粒,见水不成疙瘩者为佳。不溶于水和,能溶于硝酸,溶于盐酸则放出氯。炽热之,放出氧,一部分变为氧化

  要成分为Pb3O4。或写作2PbO.Pb2,理论上PbO2为34.9%,但实际上优质品为23~25%;其极限甚广阔,即PbO2为5~34%。铅丹红色颇不相同,但与Pb2O4含量则无甚系。

相关药方

  1、消渴烦乱。用铅丹一钱,新汲水送下。服药后,宜吃荞麦粥。

  2、吐逆不止。用铅丹四两,加米半斤,干,在炭红,冷定后,研为末,和米饭做成子,如梧子大。每服七汤送下。此碧霞”。

  3、小儿吐逆水上。用铅丹研末,加枣肉捣匀,做成子,如芡子大。针挑一,在灯上烧过,研为细末,乳汁调服。此烧针”。另一配:在烧针的药中加朱砂枯矾各少许。

  4、反胃气逆。用铅丹白矾各二两,生石亭脂半两。先把、矾两药放在坩锅里,烧炭红,放冷两天,再加入石亭脂,共研为末,和米饭少许,捏成子,如绿豆大。每日服十五,米汤送下。

  5、赤白泄痢。把枣肉捣烂,加入铅丹白矾等分,各如皂角子大,再加米饭少许,和成团,如弹子大。以丝穿团,在灯上烧透,冷后研为细末,米汤冲服。又铅丹紫色,加入黄连,各等分。研细,加糊作,如麻子大。每服五十生姜甘草汤送下。

  6、妊妇腹痛下痢。用乌骨鸡蛋一个,壳上小孔,让蛋白流出,单留蛋黄。从孔装进铅丹五钱,搅匀,外用泥封好,放在灰里干,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7、吐血、咳。用铅丹一钱,新汲水送下。

  8、疟疾。用铅丹百草霜等分,研细。发病之日,空服三钱,米汤送下。两服可愈。加饭或蒜做成药吃,也有效。又铅丹一两、恒山末三两,和蜜做,如梧子大,每服五十湿送下。清晨吃一次,病将发未发时吃一次,有效。又铅丹(过)二两、独蒜一百个,共捣成泥,做成子,如梧子大。每服九,空服,长流水送下。疟发过两、三次后才服药,最见效。此亦可治痢疾。又铅丹(过)半两、童便浸过的青蒿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送下,热多用送下。

  9、小儿疟,壮热。用铅丹二钱,蜜水送下。如兼恶寒,则以送下。此鬼哭”。

  10、。用铅丹二两、白矾二两,分研细。取两块砖铺地上,砖上垫纸七层,纸上铺矾。周围架柳木柴焚烧,约烧完柴十斤,即停烧待冷,取药研。每服二钱,温送下。此”。

  11、客忤中恶(此病病象是:人路上,忽然绞痛,胀满冲;或突然倒地,四肢冷,甚至不救)。用铅丹一小匙,调蜜三灌下。

  12、一切疾(凡疾,障而伴有昏现象者可治,可障而无错感者不治)。用蜂蜜半斤,在锅中紫色块,放入铅丹二两,水一两,再炼至水气全尽,倒在一块绢布上过滤。取滤下的细粉,装在瓶子里,埋地下二十天,才取出点眼。每日点七次。如药粘眼不,则洗了重点。又铅丹蜂蜜调匀,摊布上,贴太阳。治赤眼痛有效。又铅丹白矾等分研末,点眼。又铅丹、乌贼等分为末,加蜂蜜后点眼。治眼睛红久生。又铅丹半两,调鲤鱼汁成膏,点眼。治眼生珠管。又铅丹轻粉等分为末,吹少许入。左眼病,欠吹右,右眼病,吹左。治痘疹生

  13、小儿重舌(舌肿厚)。用铅丹一粒,如黄豆大,放在下。

  14、小儿疮糜烂。用铅丹一钱、生蜜一两,调匀,黑色,用鸡毛蘸取搽疮上。

  15、腋下狐臭。用铅丹加在轻粉中,以水调和,常搽腋下。

  16、蝎子螫伤。用铅丹涂搽。

  17、刀伤。用铅丹滑石等分伤处。

  18、外痔肿痛。用铅丹滑石等分,研细,新汲水调涂。一天涂五次。

  19、臁疮。用铅丹一两,黄蜡一两,香油五钱,成膏子。先以葱椒汤洗患处,然后贴药膏。又铅丹水飞过,再过,取一两;黄,浸七日,干,也取一两;另取轻粉半两。分研为细末。先以苦洗疮,随用轻粉把疮填满,再铅丹,外层则用黄细末摊成膏贴上,不要揭动,几天即见效。

毒副作用

  长期接触或服用四氧化三可导致在人体器官积聚,随之表现出急性中毒症状

  四氧化三被实验明对动物有致癌作用,对人体是否致癌仍未明。

  临床应用

  1.夹纸膏(《医宗金鉴》)治臁疮色紫,腐烂臭秽,时时痒痛:铅丹轻粉儿茶没药雄黄血竭五倍子、银柱、枯矾等分。为末,量疮大小,剪油纸两张,夹药于,纸周围用浆糊粘住,纸上用针刺孔用时先将疮用葱,椒汤洗净拭干,然后贴患处,以纱布固定,3日1洗,再换新药。铅丹外用解毒生疟,为君药。

  2.膏(《太平圣惠》)治一切发背,疼痛不止,大渴闷乱,肿硬不可忍:黄210g,蜡60-90g,白敛60g,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90g,乳香(末)60g,黄连30-60g,生油1升。上药白敛等3味,以生绵袋盛,入油慢半日滤出,下黄,以柳木搅,候变黑,膏成,入蜡、乳香,硬软得所,用瓷盒盛,故帛摊贴,每日2次换之。铅丹外用解毒生疟,为君药。

  3.粉散(《小儿痘疹论》)治痘毒,脓水淋漓:黄轻粉各1.5g,黄连末6g。上研匀,擦患处。铅丹外用解毒生疟,为君药。

  选

  ①治一切发背,疼痛不止,大渴闷乱,肿硬不可忍:黄七两,蜡二、三两,白蔹二两(锉),杏仁三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乳香二两(末),黄连一、二两(链),生油一升。上药白蔹等三味,以生绵袋盛,入油慢半日,滤出,下黄,以柳木蓖搅,候变黑,膏成,入蜡,乳香,硬软得所,用瓷盒盛,故帛摊贴,日二换之。(《圣惠膏)

  ②治臁疮久不愈,并癣疥癞等疮:黄(淘洗七次,净取)一两五钱,黄连五钱,川芎五钱,海螵蛸三钱,轻粉、潮水龙骨。上为极细末,以生桐油调为膏,夹纸做成,着肉面针刺数十孔,第一日用二贴,第二、三日用一贴,第四、五日用一贴,第六、七日以后,三日换一贴。尚存如钱大一处,不能收,以松香四两,葱头一把,共捣烂,置于碗中,以滚白水冲下,良久去水,取药捻成饼贴疮上。尚有针细一孔,流水不完,取蒜头、葱头第二层白皮,贴三、四日。(《疡科选粹》膏)③治破伤水入,肿溃不愈:铅丹、蛤粉等分。上二味,同令变色。掺疮上水即出。(《圣济总录》铅丹)

  ④治外痔:黄滑石等分。上为细末。新汲水调涂,日三、五次上。(《婴童百问》)

  ⑤治金疮并一切恶疮:上等虢、软石膏不以多少(通红)。上细研和令如桃花色。掺伤处。(《百一选桃红)

  ⑥治痘毒,脓水淋漓:黄轻粉各五分,黄连末二钱。上研匀。搽患处。(《小儿痘疹论》粉散)

  ⑦治小儿疮:黄一钱,生蜜一两。上相和深瓯盛,甑令黑为度。每用少许,鸡毛刷蘸。(《普济大效金丝膏)

  ⑧治目赤铅丹、乌贼大小等分。上梦逗涎邢福?桶酌廴缒啵?糁?胧尘茫?洌?叛鬯捻觯?找弧?《千金》)

  ⑨治眼卒生珠管:铅丹半两,鲤鱼汁量铅丹多少用。上二味,调如膏。点注眦中,日三、五次。(《圣济总录》铅丹膏)

  ⑩治汤伤:黄一两,潮五钱。为末。以蜜调匀,涂患处。(《疡医大全》)

  ⑾治蝎螫人:黄涂之。(《补缺肘后》)

  ⑿治风痫铅丹二两,白矾二两。为末,用砖一,以纸铺砖上,先以铺纸上,次以矾铺上,然后将十斤柳木柴烧过为度,取出细研。每服三至五分,温下。(《博济)

  ⒀治赤白痢:黄一两(紫色),黄连一两(去须,微)。上药捣罗为末,以面糊和,如麻子大。每服,生姜甘草汤下五。(《圣惠》)

  ⒁治消渴铅丹二两,栝楼八两,茯苓甘草()各一两半,麦冬八两(去)。上五味捣筛为。旦以浆服匕,日二。(《千金翼铅丹)

  ⒂治腋:腻粉、明矾、红等分。上为末。临睡时抹之。(《续本事》)

  家论述

  ①《本草衍义补遗》:出于而曰无毒,又曰凉,予观窃有疑焉。曾见中年一妇人,因多子,于月铅丹二两,四肢冷强直,食不入。时正仲冬,急服理中汤附子,数帖而安,谓之凉而无毒可。

  ②《纲》:铅丹,体重而性沉,味兼盐、矾,走分,能坠去怯,故治惊痫癫狂,吐逆反胃。能消积杀虫,故治疾、下痢、疟疾有实积。能解热拔毒,长肉去瘀,故治恶疮肿毒,及入膏药,为外科必用之物也。

  应用鉴

  铅丹铅粉,密佗僧三者皆源于,外用均有清热燥湿,敛疮杀虫之功,用于疮疡肿,湿热毒,癣疾,疥疮。然密佗僧长治面GAN,狐臭;铅粉可为化妆之品;铅丹服更能镇,疗癫狂疟疾

  制药工艺

  将纯放在锅中加热,动,利用空使之氧化;然后放在石臼中研成粉末。用水洗,将粗细粉末分出之细粉,再氧化24小时,研成细粉过筛即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斑疹

下一篇 暴热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