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假单胞菌感染

假单胞菌感染,假单胞菌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假单胞菌属属假单胞菌科,包括一群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它是一种机会性病原菌,常可起医院获得的感染。广泛存在于土壤、水、污物及空中,在所有的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要分为绿脓杆菌感染、马鼻疽杆菌感染、鼻疽等。假单胞菌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假单胞菌属属假单胞菌科。包括一群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污物及空中,在所有的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铜绿色......
目录

简要介绍

假单胞菌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假单胞菌属属假单胞菌科。包括一群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污物及空中,在所有的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铜绿色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是假单胞菌中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进入机体可起全身相应部位的感染,如烧伤面、呼吸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角膜等感染以及血症。因绿脓杆菌天然耐药,所以治疗较困难,前临床可选用抗绿脓杆菌类青霉素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马鼻疽假单胞菌(鼻疽杆菌)及鼻疽假单胞菌(鼻疽杆菌)偶尔可起人类发病。鼻疽杆菌通过皮肤创面、眼结膜或呼吸道侵入,鼻疽杆菌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消化道或昆虫叮咬等多种途径感染人体。两者临床表现相似,均可发生急性部感染、及全身多部位多脏器的局限性感染。鼻疽缺乏有效的治疗,鼻疽可试用四环素氯霉素等治疗。两者病后均可获较持久免疫力。

感染

绿脓杆菌感染

绿脓杆菌即铜绿色假单胞菌,为细长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长约1.3~3.0微米,宽约0.5微米,在静置培养下常呈多性,无孢,菌体一端有细长鞭毛,运动极为活跃。可产生多种水溶性色素,其中能使脓汁变为绿色的绿脓色素,尚有助于感染的鉴。绿脓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水、空中,人及动物的皮肤、肠道、上呼吸道等处都有该菌存在。绿脓杆菌抵抗力较强,湿热55℃1小时才被杀死。对紫外线不敏感。对多种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本菌仅于人体防御功能改变或直接进入机体(如通过泌尿道插管及静导管、呼吸道的通气设备和其他治疗检查法)以及混感染时才具有致病性。长期使用抗生素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或大面积烧伤功能不全、心脏病、慢性气管疾患的患者易继发绿脓杆菌的感染。绿脓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绿脓杆菌的要致病物质:包括菌体物质(内毒素、抗吞噬的粘液质)和代谢产物(色素、溶蛋白酶、溶血素、外毒素A、肠毒素等)。

①外毒素A,是要的致病物质。

内毒素,和其他细菌的脂多糖一样发热压、尿闭、白细胞减少或增多、弥漫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征。同时还可激活凝、纤溶、缓激肽和补体系统。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血症休克病因。同样是要的致死性因素。

③蛋白酶,有3种,其中重要的有两种如弹力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均可造成皮肤、角膜的坏死。弹力蛋白酶还可破坏管弹力层,造成出和坏

溶血素,包括磷脂酶和糖酯,破坏酯质和卵磷酯,降低表面活性物质,造成膨胀不全。

⑤肠毒素,可起坏死性肠炎

临床表现:绿脓杆菌可起全身各部位的感染,多在原发病的基础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以及检查治疗过程中,病原菌直接进入机体继发感染,如血症膜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道、消化道的感染等。

血症。多数以发热起病,出现中毒休克和弥漫性,除有中脓疱疹外,其他症状同一般细菌感染的血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见于外伤、头颈部手术、穿等消毒不严造成的污染,亦可见于慢性中耳炎或绿脓杆菌血症的迁徙病灶。其临床表现同一般化脓性膜炎。

③呼吸道感染。多见于气管或应用呼吸通气设备的患者。继发于液病、糖尿病、囊性纤维化症等原发病之后。其病理特征是坏死性膜改变。可并发脓肿脓胸气管胸膜瘘。

膜炎。多继发于心脏病,尤其是心脏外科手术后或为药瘾者注射药物(消毒不严)所致。

⑤消化道感染。多见于新生儿和恶性液病化治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症状不易与其他感染区。新生儿可表现腹泻发热呕吐脱水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在白细胞减少的肿患者可出现直肠周围脓肿

另外,烧伤后的创面感染,腹膜透析中或泌尿生殖道器械检查、导管等治疗检查中发生的腹膜炎及泌尿系感染角膜溃疡感染后发展成的全眼炎,慢性及外耳炎发展成的膜炎和脓肿关节和皮肤软组织等都可继发绿脓杆菌感染。

诊断:绿脓杆菌感染多在有原发病的基础上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以及创伤性检查与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表现为原有病情加重,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出现各系统及部位的感染症状液、液及其他分泌物、排泄物中病原检查阳性,即可确诊。

治疗:绿脓杆菌对常用抗生素大多耐药,可据临床及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抗绿脓杆菌抗生素青霉素族有磺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呋苄青霉素及氧呱嗪青霉素等,第三代头孢菌素则有头孢噻甲羧肟;亦可加用氨基苷类如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绿脓杆菌疫苗已研制多年,疫苗注射后可产生特异性的抗体IgG及IgM,维持两年。由外毒素制成的类毒素可否预防绿脓杆菌感染有待研究。

预防:由于绿脓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通过多种途径在医院传播,因此必须严格消毒器械、料等,尤其对病人的创面分泌物应进特殊处理,病人要进隔离,以减少病房交叉感染,降低医院绿脓杆菌感染的发生率。

鼻疽杆菌感染

鼻疽是由鼻疽杆菌起的马科动物传染病。其他家养动物和人偶可染病,马夫患病的危险性大。人类常因病原菌通过皮肤微小的创面或眼结膜及呼吸道侵入而发病,病愈后可获得长期免疫性。免疫病理研究明人和动物也可发生无症状感染,无有效的治疗及免疫法。

鼻疽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不耐干,日光照射1天或加热56℃15分钟均可死亡。对其他化消毒抵抗力与一般细菌相似。在石灰1小时可被灭活。人类患病通常表现为急性局部感染、急性部感染、血症和慢性化脓性感染,均有发热和极度不适。最初在皮肤损伤的部位出现结或粘膜溃疡,伴有眼、部粘稠性分泌物,继之全身出现脓性皮疹、与临床不平的极度衰竭。通常死于发病后的7~10天;吸入感染表现为迅速恶化的肺炎;慢性化脓性鼻疽可表现为活动期与静止期交替发病,最终发生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结肉以及全身脏的结肿性损伤而导致死亡。

据流调查及特征性的皮肤结和粘膜损伤应考虑本病,清凝集试验和补体结试验有助确诊。可试用磺胺类药物或加用链霉素治疗,但效果难以肯定,少数病人能从急性鼻疽中恢复,前尚无有效的菌苗预防。

临床表现:潜伏期大多为4~5天,也有长达数月或数年者。临床表现多样化,与鼻疽极为相似。该病可分为隐匿性感染、无症状浸润、急性局部化脓性感染、急性部感染、急性血症、慢性化脓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等7种类型,但各型间可有重叠,有时难以然划分。局部化脓性感染表现为皮肤破损处结成,流区淋巴结肿大和淋巴管炎,常伴发热和全身不适,可很快发展为急性血症。急性部感染是鼻疽最常见的感染类型,可为原发性或源播肺炎,除有高热、寒战外,尚有咳嗽胸痛呼吸急促等,且症状与胸部体征不成比例。此型也可发展为血症。急性血症型可为原发,亦可为继发,为鼻疽最严重的临床类型。部分病人常因病情迅速进展以至不及抢救而死亡。

病因

病原菌为马鼻疽杆菌,亦称马鼻疽假单胞菌。为Gram阴性需氧性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人类感染多见于与家畜有密切接触者。病原菌皮肤微小伤或粘膜侵入人体。实验室中尚可呼吸道传染。

症状:(马)鼻疽又被称为马鼻疽,是马和驴等单蹄动物的传染病。偶尔可传染给人而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粘膜皮肤损害等。

诊断

可有类似孢子丝菌病、急性化脓性感染或性脓皮病等不同的临床表现。应据接触病畜的历史及细菌检查来确定诊断。病人鼻腔或皮肤溃疡的分泌物作涂检查,可发现Gram阴性的马鼻疽杆菌,若用吕氏碱性美蓝着色,菌体呈深浅交替的染色部分,很像白喉杆菌,则有诊断价值。培养一般为阴性。

治疗:病人应立即严格隔离,病菌侵入部位的原发损害宜尽速手术切除,并应用磺胺药或链霉素氯霉素抗生素

并发症

潜伏期数日到3周。初起有乏力、头痛发热症状。在病菌侵入的皮肤发生炎症性丘疹或水疱,很快地变成结脓疱溃疡溃疡成不规则的潜性边缘,溃疡面覆以脓性和性渗出物。数日或数周以后始出现转移性损害,在邻近皮肤或皮下组织沿着淋巴管发生多个结,所谓“马鼻疽”,以后这些结演化成脓肿溃疡而成难以愈的瘘管。若病菌进入口腔粘膜,则在中隔及部发生广泛坏死及毁坏。呼吸道粘膜对病菌特易感,流出带的粘液样涕是本病很特殊的症状。当病菌进入流而成血症时,可发生膜炎、肺炎、多关节炎及脏多发性脓肿等。急性型病例皮肤损害严重且伴有严重的腹泻症状日益恶化,病人发生谵妄昏迷虚脱等,终于很快地死亡。慢性型病例很少有皮肤损害,全身症状也较轻微,病程中反复发作,数月或数年以后可因肾炎或衰竭而死亡。也有些病例长期间歇性血症后而自然痊愈。

预防

前尚无有效的预防疫苗。一般的预防措施在于发现和捕杀病畜,以彻底消灭此病。对于有工作人员,应进卫生宣教,避免感染。

类鼻疽

鼻疽鼻疽,是由鼻疽杆菌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鼻疽病1911年首次发现于缅甸仰光,并从死者中分离出鼻疽杆菌,1921年被命鼻疽鼻疽病好发于热带国家。鼻疽杆菌为短卵或细长多态杆菌,其生长需氧,最适宜的温度为37℃,但在25~42℃也能生长良好,培养物有强烈的霉臭味或泥土味。人与动物(要是猪和羊)通过污染的水及土壤皮肤擦伤、呼吸道吸入或消化道而感染。鼻疽菌是条件致病菌,感染后潜伏期的长短不同,如感染量大、身体本身又患有糖尿病等诱因,潜伏期为3~4天,可呈急性暴发型;如感染量少,免疫力好,病菌也可长期呈无症状的潜伏,遇抵抗力下降时,可突然发病,潜伏期最长可达26年。前尚无可应用的疫苗。

病因鼻疽鼻疽假单胞菌或称鼻疽杆菌所起。此病原菌为Gram阴性需氧性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本菌存在于流地区的土壤和水中,为啮齿动物的病原菌、豚、家兔、犬、猫等都可感染,但也有报道感染发生于羊、猪、牛、马等动物。

症状:本病要流于东南亚地区,世界其他地区较少见。起人类的疾病多样化,从无症状到急性中毒肺炎或致死性血症

诊断:在流地区,据接触病畜史、临床症状及细菌检查可确定诊断。病原菌、尿、脓液的直接镜检难以检出,须赖分离培养和鉴定。本病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以耐热多糖抗原或鼻疽菌素作间接凝试验或补体结试验,在急性期一周末常出现强阳性,2~5周时90%患者都可出现阳性。

治疗:脓肿应切流,对抗生素的治疗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及磺胺药为敏感的抗生素。有些病例应用四环素每日2~3g,至少用1个月,才能使症状显著改善。

并发症:本病呈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过。急性病人有发热肠炎肺炎而在2~4d死亡。大多数病例呈亚急性过,病期1至数周。若原发损害发生于皮肤,则局部脓肿,迅速发生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血症。在皮下、肉、发生多发性脓肿。若通过吸入所致的感染,则最初以症状。然而许多病人临床症状多变。他们多数有发热及弥漫性化脓性损害。慢性病人以症状及转移性脓肿为多见,往往有发热衰弱等全身症状,常伴有严重的荨麻疹。

检查项目

液、液及其他分泌物、排泄物中病原检查阳性、即可确诊。

治疗方法

若感染位于外表而且局限,可用1%酸冲洗或局部应用粘菌素B或粘菌素E,即可奏效。坏死组织必须扩清,而脓肿则必须流。若需肠外给药治疗,用妥布霉素庆大霉素5mg/(kg.d)分给予,可治愈大多数绿脓杆菌性尿路感染。据临床反应,可将量减少到3mg/(kg.d)以尽量减少副作用。功能不全者的量必须减少。对酶介导耐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的绿脓杆菌应该用丁胺卡那霉素。很多专家张治疗严重绿脓杆菌感染可用氨基糖苷类再加一种抗假单胞菌的β-酰胺。几种青霉素、包括替卡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阿洛西林对绿脓杆菌也有效。其他有良效的药还有头孢他定、头孢平、南、亚胺培南、美罗匹宁和环丙沙星。替卡西林最为常用,其量为16~20g/d,静注射。哌拉西林、阿洛西林、头孢平、头孢他定、美罗匹宁和亚胺培南体外试验对某些耐替卡西林菌株有效。

对全身性感染或粒细胞缺乏的病人,应该用一种对绿脓杆菌有效的氨基糖苷与一种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用。对嗜中性白细胞减少并且功能处于边缘状态的病人,可用非氨基糖苷类疗法,例如双重β-酰胺或β-酰胺加一种氟喹诺酮,也是安全的。尿路感染常可用羧茚苄青霉素或环丙沙星或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但氟喹诺酮类不应该用于儿童,因为该药对有不良作用。两种抗假单胞菌药物用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菌株的机会明显减少。

预防措施

绿脓假单胞菌(以下简称绿脓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能活动的杆菌,它是一种机会性病原菌,常可起医院获得的感染。

由于绿脓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通过多种途径在医院传播,因此必须严格消毒器械、料等,尤其对病人的创面分泌物应进特殊处理,病人要进隔离,以减少病房交叉感染,降低医院绿脓杆菌感染的发生率。

假单胞菌

假单胞菌假单胞菌

Pseudomonadaceae

细菌的一科。直或稍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以极生鞭毛运动,不孢,化能有机养,严格好氧,呼吸代谢,从不发酵。模式属为假单胞菌属。此属有29种。其中至少有3种对动物或人类致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青礞石

下一篇 青盐陈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