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肝结核

结核(tuberculosis of the liver)较为少见,因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故临床误诊误治率较高。多数结核系全身粟粒性结核的一部分,称为继发性结核,患者要表现为、肠等结核起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出现病的临床症状过抗结核治疗结核可随之治愈,临床上很难作出结核的诊断。原发性结核系指结核累及肝脏,并成为其全部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当发生结核时,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
目录

病因

结核菌属于放线菌分枝杆菌科的分枝杆菌属,为有致病力的耐酸菌。要分为人、牛、鸟、等型。对人有致病性者要是人型菌,牛型菌少有感染。结核是由各种外结核菌播肝脏所致,有时因外原发灶较小或已痊愈,不能查出原发病灶,据统计能查到原发灶者仅占35%。

临床表现

该病症状发热食欲不振、乏力,区或右上腹痛肝大发热多在午后,有时伴畏寒和夜间盗汗;有低热者也有弛张型者,高热可达39~41℃,有发热症状者占91.3%,凡有结核或有明确结核病史者,长期反复发热,且排除其他原因者常有结核的可能。肝大要体征,半数以上有触痛、质硬,结性肿块;约15%的患者因结压迫管可出现轻度黄疸,10%的病例有腔积液。

检查

1.常规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少数患者可增高,甚至出现病反应。80%以上患者有贫血表现,沉常加速。

2.功能检查

ALT、ALP及红素升高,可有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

3.结核感染相的检测

4.穿刺活检

对弥漫性或粟粒型病变诊断价值较大。

5.X线部平

可能发现钙化灶。有人报结核患者48.7%有钙化灶。

6.B超检查

可发现肝大较大的病灶,亦可在其导下做病灶穿刺检查。

7.CT扫描

能发现病灶。

8.腔镜检查

可发现表面的黄白色点状或状病变,并在直视下做病灶穿刺作病理及细菌等进一步的检查。

9.剖探查

疑难病例,必要时可通过手术途径获得明确的诊断。

诊断

据临床表现结上述检查可获得诊断。

鉴别诊断

需要与下列病变鉴

1.局限性结核有时与肝癌难以鉴,而粟粒型结核有时易与弥漫型肝癌混淆,但后者病情严重,病程发展较快,AFP阳性,结慢性病史等,一般可以鉴

2.结核脓肿后应与阿米巴性或细菌性脓肿相鉴细菌性脓肿多继发于道感染,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有寒战、高热,而阿米巴性脓肿多有便史,脓肿一般比较大,脓液呈巧克力色,一般不难鉴

3.对具有黄疸的病例,慎勿误诊为病毒性炎、硬化钩端螺旋体病血症等,尤其当患者有结核病史或治疗无效而日渐恶化时,应警惕该病的可能并做相检查。

4.肿大、高热、黄疸贫血恶病质,应与淋巴急性病、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相鉴,可查骨髓象和淋巴结活检。

治疗

1.抗结核药物治疗

用药案可参照结核,应适当延长疗程。结核患者有ALT升高等功能异常时,不仅不是抗结核治疗的,反而是适应,疗程中ALT可能有小的波动,但很快恢复正常。

2.手术治疗

对结核性脓肿较大者,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可考虑手术流或切除术。

预后

具有丰富的网状组织和强大的反应性,有很强的再生和防御能力,能及时成屏障作用,故结核有自愈倾向。但患者一旦呈高热、发冷、肝大等活动性结核表现,难以自恢复;如不及时给予特效治疗,一般迅速恶化,于数周或数月死亡。抗结核药物治疗能立即显效,即使非常严重的病例,也多能治愈。

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的正确诊断,或确诊的早晚。死亡多因误诊或确诊太晚。并发症脂肪导致的严重功衰竭,可为死亡原因。黄疸表示损伤严重,预后不良。

抗结核药物治疗,粟粒型结核于6~8个月痊愈;其余类型的结核,痊愈需时可能更长。

预防

预防和治疗原发性外结核,是预防结核的键:

1.首先应是积极、尽早、彻底治愈活动性结核,使菌转阴。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勿将含有结核杆菌的液吞下。

3.将有活动性结核病人的餐具单独应用,并定期沸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4.牛奶必须采用巴氏灭菌法或沸饮用,不牛奶

5.加强个人卫生,勤晒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杀灭污染的结核杆菌。

6.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经刺

下一篇 九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