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副流行性感冒

性感冒在成人中常起轻型上呼吸道感染,而5岁以下儿童要为下呼吸道感染,且发病率最高。副流感病毒是副黏病毒属,呈球,直径125~250nm,有包膜,单RNA,有4个型,4型又分为A、B两个亚型,在原代猴细胞或原代人细胞中均可分离到本病毒。由于本病毒从日本仙台一儿童死者分离,又称仙台病毒。性感冒潜伏期3~6天。1.原发感染起病较急,大多有发热、流涕、咽痛。1、2型以哮吼为特......
目录

病因

副流感病毒是副黏病毒属,呈球,直径125~250nm,有包膜,单RNA,有4个型,4型又分为A、B两个亚型,在原代猴细胞或原代人细胞中均可分离到本病毒。由于本病毒从日本仙台一儿童死者分离,又称仙台病毒。

临床表现

性感冒潜伏期3~6天。

1.原发感染

起病较急,大多有发热、流涕、咽痛。1、2型以哮吼为特征,有犬吠样痉挛性咳嗽,声嘶及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有的并发吸喘鸣,体征可见胸壁凹陷,X线见声门下狭窄的特征性“尖塔影”,可危及生命。3型在1岁婴儿表现为毛细气管炎和肺炎,1~3岁为哮吼,年长儿为气管炎,病初常有约4天发热。小儿有下呼吸道病变的约30%。在严重联免疫缺陷病小儿,该型发生率很高,可成巨细胞肺炎。4型属轻型感冒或无症状,不发热,通常不求医。性感冒可诱发哮喘和使哮喘加重,也有并发腮腺炎、中耳炎的可能。

2.再感染

多见于龄儿童及成人,可在初次感染数月或数年反复受感染发病,一般为轻型普遍感冒,常不求医。老年人可肺炎

检查

1.病毒分离

早期作拭子分离病毒,以原代猴细胞或原代人细胞分离阳性率高,通常培养10天(再感染者需15~20天,4型病毒生长慢,需20天或以上),用豚红细胞吸附抑制试验明病毒存在。

鼻咽拭子病毒分离,一般摄检查见声门下狭窄的特征性“尖塔影”。

2.检查

取病初及病后3~4周双份清作补体结试验,凝抑制或中和试验测抗体效价,若4倍升高有诊断意义。

诊断

据流和临床资料,确诊须靠病毒分离及检查。

治疗

轻症多饮水,注意休息;重症应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呼吸困难者给吸氧,有哮喘者给克仑特罗(氨哮素)吸入或给皮质激素治疗,有梗死者考虑气管。并可试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滴或超声雾化吸入,也可用干扰素抗病毒。

预防

注意避免污染物及与患者接触,注意房间消毒及空流通。多价及单价灭活疫苗能产生清抗体,减毒活疫苗喷雾免疫效果正在观察中。

饮食保健

一、性感冒食疗(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预防:  

大青各50克,野菊花金银各30克。将上述4味同放人大缸中,用沸水冲刻后饮用。代频服。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预防性感冒等。  

2、治疗:  

(1)症状发热恶寒头痛,流涕等。   

生姜红糖生姜1,红糖适量,水冲饮之。  

葱白粥:糯米30克,生姜2,捣烂,入连须葱1,加米1毫升,趁热饮。  

紫苏粥:白米25克,常法粥,粥熟放苏5克。  

(2)症状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咽痛目赤。  

菊花菊花5克,水冲饮。?  

桑菊豆豉饮菊花5克,桑叶5克,豆豉3克,水饮。   

薄荷芦根饮:芦根30厘米、薄荷25克,水饮用。  

白菜绿豆饮:白菜头1个,洗净切绿豆15克,水饮用。   

(3)症状发热头痛头晕鼻塞、声重、困倦乏力,纳减欲吐。   

藿香饮:鲜藿香5克,砂糖适量,水饮。  

二、性感冒吃哪些对身体好?   

1、饮食宜清淡稀软:因感冒患者功能常受影响,稀软清淡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可减轻负担。故宜食白米粥、牛奶玉米面粥、米汤、烂面、蛋汤、藕粉糊、杏仁粉糊等流质或流质饮食。  

2、宜多饮水:感冒者常发热、出汗,体丧失水分较多。大量饮水可以增进环,加速体代谢废物的排泄,使体温得到及时的发。因此,没有胃病的感冒者,饮用淡绿水,则效果更好。有很好的利尿作用,且兼发汗、健的功效,还能清消热。  

3、宜多吃水果、蔬菜:蔬菜、水果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补充大量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补充感冒食欲不振所致的能量等供给不足。风寒感冒,可多食生姜葱白、香菜等;风热感冒,宜多食油菜、苋菜蕹菜菠菜等;暑湿感冒,宜多食茭白西瓜冬瓜丝瓜黄瓜等;邪热稍平时,则宜多食西红、藕、、苹果、杏、枇杷甘蔗荸荠等。  

三、性感冒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吃咸食:食用咸食后易使致病部位黏膜收缩,加重鼻塞.咽喉不适等症状。而且过咸的食物容易生,刺激局部咳嗽加剧。  

2.食甜、腻食物:甜味能助湿,而油腻食物不易消化,故感冒患者应忌食各类糖果、饮料、肥肉等。  

3.食辛热食物:辛热食物易伤灼津,助,使不易咳出,故感冒患者不宜食用,尤其葱一定要少吃。  

4.不宜吃烧烤炸的食物:此类食物气味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易导致黏膜收缩,使病情加重,而且也不易消化。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耳针

下一篇 青脚莲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