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肠道蛔虫

肠道蛔虫

词条标签:

免责声明

搜狗百科词条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容的可信性进评估,并咨询相专业人士。

搜狗百科
目录

概述

  蛔虫病intestinal ascariasis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传染源是蛔虫病患者和感染者。大量的虫卵随患者粪便排出,污染蔬菜及泥土,在适宜的温湿度下,约2周,发育为成熟虫卵。成熟虫卵,大部分被酸杀死,少数进入小肠孵化发育为幼虫。幼虫钻入肠粘膜,淋巴管或微管入门肝脏下腔静而达;在脱皮成1毫米左右的幼虫。幼虫穿过微气管气管上升至,然后再被吞入,此即构成蛔蚴移症。蛔蚴到达小肠发育为成虫(图2-9-1)。自吞食虫卵至成虫成熟约需75天,在小肠生存期约为1-2年。

病因

  传染源是蛔虫病患者和感染者。大量的虫卵随患者粪便排出,污染蔬菜及泥土,在适宜的温湿度下,约2周,发育为成熟虫卵。成熟虫卵,大部分被酸杀死,少数进入小肠孵化发育为幼虫。

症状

  小肠中有少数蛔虫感染时可无症状,称蛔虫感染者,大量感染而起疾病称蛔虫病。

  肠道蛔虫起反复发作的上部或脐周腹痛。由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及其分泌的毒物和代谢产物可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和异性蛋白反应,如纳差恶心呕吐腹泻荨麻疹。儿童严重感染者,可养不良,精神不安,失眠磨牙、夜惊等。

  肠蛔虫一般处于安静状态,但受到各种刺激(如高热、消化不良驱虫不当等)后易使蛔虫骚动及钻孔,可起严重的并发症,常见的有:

  一、蛔虫症 系蛔虫钻入道而起,表现为剑突下突然发生阵发性绞痛或钻痛,可放射至部及右肩部,难于忍受,极度不安。常伴有恶心呕吐壁软仅疼痛发作时壁轻度痉挛,剑突下明显的局限性压痛。当进入道的蛔虫退到小肠后,则症状突然消失。若蛔虫进入胆囊管或管时,可继发细菌感染而起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管炎或急性出坏死型腺炎;深入小管时可产生细菌性脓肿。当蛔虫残体或蛔虫卵长期存留管或胆囊时,可以其为核,逐渐胆石

  二、蛔虫性肠梗阻 多见于小儿。由于虫数较多,扭结成团阻塞肠腔,起部分肠梗阻。病人有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壁软,可扪及大小不等粗麻样索状块物。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

  三、其它 伤寒或少数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感染蛔虫后,蛔虫可穿破病变处肠起穿孔,产生弥漫性腹膜炎。蛔虫向上逆时可由孔、口腔排出,或钻入管而鼓膜穿孔,并由外耳道排虫。偶尔蛔虫可到达气管窒息

检查

  粪便直接涂检查。

并发症

蛔虫症:系蛔虫钻入道而起表现为剑突下突然发生阵发性绞痛或钻痛可放射至部及右肩部难于忍受极度不安常伴有恶心呕吐壁软仅疼痛发作时壁轻度痉挛剑突下明显的局限性压痛,当进入道的蛔虫退到小肠后则症状突然消失若蛔虫进入胆囊管或管时可继发细菌感染而起急性化脓性胆囊管炎或急性出坏死型腺炎;深入小管时可产生细菌性脓肿当蛔虫残体或蛔虫卵长期存留管或胆囊时可以其为核逐渐胆石

蛔虫性肠梗阻:多见于小儿由于虫数较多扭结成团阻塞肠腔起部分肠梗阻病人有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壁软可扪及大小不等粗麻样索状块物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

其它:伤寒或少数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感染蛔虫后蛔虫可穿破病变处肠起穿孔产生弥漫性腹膜炎蛔虫向上逆时可由口腔排出或钻入管而鼓膜穿孔并由外耳道排虫偶而蛔虫可到达气管窒息[1][2]。

治疗

  一、驱虫治疗

  (一)苯咪唑类化物 为广谱驱虫,可杀死蛔虫、钩虫等。其杀虫机理为药物对虫体有选择性、不可逆性地抑制其摄取葡萄糖的作用,使虫体源性糖原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阻碍三磷酸腺苷产生,致使虫体无法生存与生殖,最终死亡。常用的药物有:

  1.甲苯咪唑(Mebendazole)儿童用量每天为50-150mg,成人每次100mg,早晚各次,连服3天;若未驱尽,三周后可再用第二疗程。该药驱蛔效果较佳,副作用少见,大量感染用此药驱虫时,可有腹痛腹泻,但较轻微。

  2.丙硫咪唑(Albendazole)商品肠虫清,为新的广谱驱虫量为400mg,一次吞服。疗效达90%以上。但在大规模治疗中,偶有发生吐蛔虫的反应。

  3.左旋咪唑 用量为150mg,一次服用,本药驱蛔作用不及甲苯咪唑,但较哌嗪为优,副作用轻微,偶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少数病人服药后出现功能轻度损害。早期妊娠疾患应慎用。

  4.噻苯咪唑(Thiabendazole) 成人每公斤体重25mg,早晚各1次,连服3天,日用量不可超过3g,此药已被甲苯咪唑所取代。

  (二)噻嘧啶(Pyrantel) (商品抗虫灵、驱虫灵)是广谱抗虫药,能使蛔虫肉剧烈收缩,起痉挛性麻痹。用量为5-10mg/kg,晚1次顿服。副作用有头痛头晕呕吐等,对孕妇、急性炎、肾炎、严重心脏病及发热病人应暂缓给药。

  (三)驱蛔灵(枸橼酸哌嗪) 成人每次3-4g,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150mg(最高量不超过3g)睡前顿服,连服2天,便秘者加服泻。副作用轻,偶有眩晕、呕吐头痛等。此药已渐少用。

  (四)苦栋皮 有效成分为川栋素。实验明它能麻痹猪蛔虫头部,故亦有一定的驱蛔效果,但用量大时,有毒性作用。成品为川栋素,成人200-250mg,空顿服,此药前较少用。

  (五)其他 有报道氧驱虫针灸驱虫,有时有意料不到的效果。

  二、并发症治疗

  (一)道蛔虫病 ①阿托品氯丙嗪杜冷丁解痉镇痛;②腹痛缓解后再进驱虫治疗;③及时采用青霉素链霉素抗生素控制道感染。

  (二)蛔虫性肠梗阻 不完全性肠梗阻者先用科治疗包括镇静、解痉、止痛及肠减压,待腹痛缓解后再进驱虫。服用豆油生油80-150ml(儿童60ml)可使蛔虫团松解,缓解症状症状消失后1-2天再驱虫。氧疗法也可使蛔虫松解,出现完全性梗阻时,应手术治疗。

预防

1. 个人卫生:幼儿园教师积极培养儿童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食前便后要认真洗手勤剪指甲及时纠正吸吮手指的不良习惯以杜绝虫卵入的机会

2. 饮食卫生: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工作前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用1:1000消毒液对手进消毒;保儿童不水生吃瓜果时要洗净去皮

3. 环境卫生: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厕所要幼儿专用便后及时冲刷保持清洁无臭味每天至少消毒一次[3]。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青蛙胆

下一篇 针灸疗法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