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
基本内容
(1) ㄆㄠˋ
(2) 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的球状体:~沫。~影(a.佛教用“泡”和“影”喻事物的生灭无常;b.现喻落空的事情和希望)。水~。
(3) 像泡的东西:电灯~儿。
(4) 用液体浸物品:~茶。~菜。~饭。~汤(喻事情或愿望落空)。
(5) 故意消磨时间:~病号。
(6) 有说别人吹牛的意思:~的吧。(这时读pao)
多种读音
pāo
【名】
鼓起而松软的东西〖sth.puffy and soft〗。如:豆腐泡儿;眼泡儿
pāo
【形】
盛大〖grand〗
又如:泡溲(水盛大的样子)
pāo
【量】
用于屎尿或涕泪〖one time;once〗。如:撒一泡尿;拉泡屎
相当于“番”、“回”〖time〗
顺便去会制台,着实恭维一泡。——《文明小史》
另见pào
泡货
pāo huò
〖goods with large size and small quantity〗[方言]∶体积大而重量轻的货物
pāo tóng
〖paulownia〗落叶乔木,叶子大,花冠紫色,结蒴果,长圆形。木材质地疏松,可制乐器、模型等
泡子
pāo zi
〖lake;pond〗[方言]∶小湖,池塘;虚而轻软
部首笔画
中药泡泡跟足癣说拜拜
足癣是侵犯表皮、毛发和趾甲的浅部霉菌病,是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足癣南方较多见。
绝大部分患者是先患足癣再感染到手部和其它部位,足癣患病率高的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点:
足癣,一是足跖部皮肤没有皮脂腺,缺乏能抑制霉菌的脂肪酸。二是足跖部皮肤汗腺较丰富,出汗较多,造成有利于霉菌生长的潮湿环境。三是足跖部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质蛋白为霉菌生长的营养物,此外,由于穿着鞋袜,局部环境闷热,脚汗难于透发而潮湿,从而更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湿热侵袭,湿热下注所为,当以清热利湿,解毒杀虫为治,介绍几则外治方,效果显著。
1、木瓜30克,甘草3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侯温后足浴5—10分钟,每日2次,每天1剂,连续5—10天。
2、藿香30克,黄精、大黄、皂矾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将上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备用(健德堂:www.jiandetang.com) 浸泡时每天摇动数次.使用时取药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5—天。
3、丁香15克,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0克。上药水煎取汁,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每次10—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1剂,每剂可用2次。
4、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量。将上药烘干研末,密封包装,每袋约重40克,每次取粉剂1袋倒入盆中,加温水约1000~2000毫升,混匀足浴,每次20分钟,7日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5、白鲜皮40克,苦参、黄柏、苍术各30克,防风20克,荆芥穗、枯矾各10克,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各50克,葱白4枚。上药加水约3000毫升煮沸,待温时将双脚浸泡在温液中lO—15分钟,每日2次,一般用药4-5剂即可。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