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医源性气管及主支气管损伤

医源性气管损伤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所起的气管的器质性损伤。 在有严重呼吸功能衰竭的病人运用机械通气治疗增加了抢救的成功率,同时亦可起医源性气管损伤。医源性气管损伤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所起的气管的器质性损伤。 在有严重呼吸功能衰竭的病人运用机械通气治疗增加了抢救的成功率,同时亦可起医源性气管损伤。最初,这类损伤的发生率很高而且预后不佳。以后,对其发生机制有了很好的理解,而且在预防面亦明显地有了进步......
目录

概述

医源性气管损伤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所起的气管的器质性损伤。 在有严重呼吸功能衰竭的病人运用机械通气治疗增加了抢救的成功率,同时亦可起医源性气管损伤。最初,这类损伤的发生率很高而且预后不佳。以后,对其发生机制有了很好的理解,而且在预防面亦明显地有了进步,因而其发生率明显下降。这类损伤的最佳外科治疗法就是进行气管重建。

病理病因

病因

气管插管起的道损伤包括气管插管造成的部损伤、经气管切或环甲膜切造成的损伤以及由于插管气囊压力过高造成的气管壁压迫性坏死。

病机

气管插管可致各类损伤,最早出现的是由压力起的坏死,也可被累及,在部声带可因刺激而水肿成,后联部被损伤而致局部成瘢痕性融气管插管环状软水平黏膜的损伤可致声门下狭窄。大多数儿童和成人由于气管插管起的部损伤可随时间的延长而自修复。有人认为环甲膜切可避免气管的并发症,但可起严重的声门下狭窄。局部用激素对于减少并发症及损伤的转归有一定好处。 气管是一个古老的手术,气管的指征是上段气管梗阻和清除气管分泌物,尤其是那些有神经系统缺陷的病例,一般在这种情况下还同时放置气管插管,以便在病人需要较长时间的呼吸机助时应用,气管并放置气管插管通常可以保留1周或更长的时间。既往有大量的文献描述了气管的即刻和早期并发症,包括手术过程中由于低氧起的跳骤停;邻近结构神经食管和大管的损伤、气胸、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短时间的出等。 在气管的部位,常在间质的愈过程中肿,气管口部位的较轻的肿可用气管镜去除,亦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气管口部位由于失去了气管的前壁,瘢痕愈及肉组织增生均可气管的狭窄。

气管狭窄的其他重要原因是:

①在初次气管手术中有意无意地使造过大;②由坏死性感染造成的组织缺损;③应用呼吸装置的连接系统,其外力的杠杆作用压迫气管壁坏死,最后一个因素很重要。Andrews和Pearson 1971年论了这一观点,他们认为,更换助呼吸装置硬连接管道,减轻接头的重量,可明显减少气管切狭窄的发生率。同样Geillo等在气管助呼吸早期持续使用较轻的连接管,明显减少了气管狭窄的发生率,反之很多病例出现不可避免的段性狭窄。 另一种能气管水平梗阻的原因是造周围的组织气管插管的压迫成的组织瓣,其位置多见于气管的上,这类损伤可环状软和声门下的坏死和炎症改变,因此,在初次行气管切时,应尽量避免损伤第1软环,以免起声门下狭窄。另外,如果气管的造偏低,有可能起无动脉的损伤或隆突上气管的狭窄。

如果在气管边缘的气管壁上增加一定的压力,使气管插管抵住气管壁,就会使气管壁出现坏死,其诱因是多面的,如压、细菌感染、制作气管插管物质的毒性、塑料管的制作工艺等,但临床验和实验室材料实,气管压迫性坏死的直接原因是气管周围的高压。由于气管边缘受到的压力是环周性的,故损伤亦是环周性的,如果深部的组织受累,愈时的瘢痕就成环周性的狭窄,这种狭窄甚至可气管完全塞,造成病人死亡。如果气管所受的压力大并持续长时间,气管-食管瘘或气管-无动脉瘘均可能发生,这两类损伤的死亡率均较高。 气管的晚期并发症之一是在气管插管拔除后3~6个月造。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那些气管管留置时间较长,或病人养缺乏、长期应用大激素气管周围有感染的病人。这类病人,在气管边缘可以发现皮肤的上皮层已与气管上皮相连,在过足够长的观察时间气管仍不愈,就可以采用外科法来气管气管不愈使病人厌恶,影响病人讲话,气管分泌物增多,并且可能成为感染源。

气管插管高压套囊气管狭窄的病因已在生前用呼吸机助呼吸病人的尸检材料中得到实,同时这些研究的结果与外科切除标本的所见一致,而且此类损伤已在实验动物模型中进一步得到印。现在临床上均已使用高顺应性的低压套囊,使气管在被封时套囊无过高压力作用于气管,Grillo等1971年报告美国麻省总院自从在临床上持续应用低压套囊的气管插管,无一例因气管套囊而发生气管损伤。加拿大多伦多总院应用同样的低压套囊,100个病人中,气管狭窄的发生率为零,相反,应用标准的气管套囊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另一种解决气管损伤性狭窄的法是在助呼吸过程中间断使气囊再充。儿童在助呼吸时不用气囊,但这样插管尖部可翘起抵住气管前壁,也可起坏死。

气管软化是插管损伤的另一并发症,可发生在几个段,最常见的部位是气管气管插管套囊之间的气管段,很明显,即使尽可能保持气管清洁,但此处仍堆积很多分泌物,炎症变化使气管变薄,虽然黏膜尚无溃疡,但局部气管段变软,从而气管塌陷造成功能性气管梗阻,在病人用力呼吸时尤其明显。短段的气管软化一般位于气管插管的高压套囊部位。

气管后,经气管切插管吸,由于吸管尖端总是摩擦、吸气管插管尖端附近的气管黏膜,从而组织水肿、破溃,甚至较严重的出。临床上要注意预防,吸的动作要轻柔,吸前用5% NaHCO3冲洗气管,一旦发生出,可在气管插管滴入数滴上腺素或麻黄碱止,同时积极吸净气管液和凝块,以免使液流入远端肺炎或阻塞,造成通气困难。 气管狭窄的发病较慢,直至气管腔被阻塞超过50%~70%时,才出现明显的自觉症状,也可由于继发性感染而使其进展加速,可在伤后1个月发生严重的气管梗阻或窒息

临床表现

大多数前面提到的各种损伤均表现为损伤面的梗阻,临床上,病人表现为极度的呼吸困难喘鸣,即使气管极少量的黏液亦可起阻塞。在放射检查中,大多数这类病人的野正常,因此常被误诊为“哮喘”,很多病人接受了药物治疗,包括大激素。少数病人临床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肺炎。必须记住,任何有道梗阻症状的病人,如最近有气管插管的历史,在实其他疾病存在之前,均应想到气管损伤的可能。 气管损伤后梗阻会起病人在原发病灶的基础上出现呼吸功能衰竭

虽然气管的病变不会进一步发展,但在出现呼吸困难之前,气管狭窄的程度可达极点。临床和实验均实,在气管直径<10mm时,呼吸体流量降低至正常的80%,当气管直径为5~6mm时,体流量降至正常的30%,气管越狭窄,体流量下降就越明显。 由气管插管套囊压迫所致的气管食管瘘,病人表现为通气困难、扩张、大量的分泌物潴留于气管气管中,病人出现肺炎气管肺炎脓肿,进食或吞甲苯胺蓝等染料后食物及染料会进入气管呛咳出。 气管-无动脉瘘表现为突然大量液进入气管气管,偶尔会有出的前兆,可提示气管-无动脉瘘即将发生。如果瘘是由于气管插管套囊压迫所致,可能有机会控制出,即再插入有高压套囊的气管插管堵住瘘。如果损伤是由于气管插管本身压迫无动脉所致,应立即进外科手术。此类情况必须与严重的气管炎所致的出

用药治疗

治疗

气管插管起的气管梗阻性病变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进气管狭窄同时有高度气管梗阻的病人,如果已拔管或不再接受通气支持,一般均需外科治疗。另一面,亦可接受保守治疗,如扩张狭窄的气管段,或重新气管,并通过狭窄部放入较细的气管插管,并在插管上窗,使病人能够讲话,这样病人带着气管T管能维持生活。这个措施能使病人安全地有时间择期接受手术治疗。如气管狭窄恰在隆突稍上的病人,则不适用此法维持,因为气管插管可能滑回到狭窄上,这类病人虽然病情较重,也应积极进外科探查。 一些病人的病变未侵蚀气管壁深部亦无严重狭窄,可采用反复扩张、局部注射激素等待瘢痕组织消退的保守疗法,其具体做法是:用泼尼松龙每次40mg分4点注入狭窄处,每处10mg。

与此同时每月扩张1次。有时亦可用激光、电灼、冷冻等法。其即刻疗效尚佳。记忆金镍铬支架也有一定效果,当记忆金支架遇冷时,其状可被拉成细丝状,放入气管狭窄段后,记忆金支架因体温而升至30℃以上,其螺旋支架状恢复,撑气管狭窄段。另外亦可长时间放置较细的带硅T气管插管,等待狭窄进展稳定或者消退,最终拔除支架,气管至少能部分放,而保通气功能。有的病人带金属气管插管已数月甚至数年,如果取出气管插管,其气管腔在几分钟就会,这种病人要使其恢复正常,就必须要有计划周全的、认真实施的外科气管重建。

呼吸储备功能较差的病人,如果在气管重建的手术中完全胸膜外,在手术结束时,麻醉状态下维持呼吸相对正常,术后可以不必进通气支持。 1.手术适应 与正常气管和早期气管的病人不同,医源性气管损伤在气管狭窄段的周围有较重的炎症反应,有在炎症修复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的纤维组织运比较差,组织弹性亦低下,故气管狭窄段长度<4cm者,临床上可狭窄段气管的切除,气管对端术,效果尚好,成功率亦高。如果狭窄段过长,估计进行气管对端有困难,可用气管置管,从气管出体外,维持病人的正常通气。如系气管多处狭窄,外科处理上较为复杂,应周密安排,慎重考虑。 2.术前准备 手术治疗前应注意评价气管受累的长度,部的功能,还要除外气管壁软化、神经性声门失调和烧伤等情况。

术前要常规进纤维气管镜检查,在检查时,除注意气管狭窄段的位置和管腔狭窄程度外,还应当了解声门和声带的功能。术前应摄气管正、侧位体层像,CT扫描,有条件的应当MRI检查,以便从不同位了解气管狭窄的长度、部位以及气管狭窄与纵隔组织器官、大管的系。通过以上检查,来充分地判断、估计病变局部的情况、外科治疗的难易程度以及手术治疗的预后。 3.手术治疗 对于气管长期不的病人,其外科治疗法是将造边缘作为一期皮瓣的基底部。

做一环绕气管造瘘的环,抬起皮瓣的边缘,但不损伤破坏运,然后翻转皮环用皮下缝线造瘘。这一环瓣的皮肤面是光滑的并朝向气管,再用一短小向侧延伸的切,游离束并将其拉到中央填补缺损,然后缝颈阔,用皮缝线水平皮肤。通过巧妙的成气管,使气管面完整光滑,虽然在很多病例单纯用瓣也有同样的效果,但偶尔有间质面在气管肿而须进一步整复者。

气管起的气管狭窄,如果影响到病人的通气,就必须手术治疗。手术法是切除气管的狭窄段,重建气管。这类手术多数情况下采用颈部领状切就可完成,偶尔颈部切亦可略高一些,绕过气管,也可做水平切,而皮下的切也为水平向,但不与皮肤切在同一平面。如果气管在造有狭窄,皮肤也可能不需从造外分,在这种情况下,气管可作为术后的吸点,以后可能自。然而,气管不得不广泛切除时,就要把皮肤从造处分,以争取平面,这种情况下,应重新行气管切,并使其自。如果气管位于胸骨后,且皮肤回纳有困难,则可利用带蒂的瓣来封,使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比较困难的问题是切除高位的、环状软气管起的气管狭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斜环状软的下部,将气管缝在部,其基本技术与气管技术相同,应尽量使黏膜对,一些缝线不一定缝透环状软的全层,但上斜角要嵌在下切面的中点,通过下部的黏膜从腔出针,然后再缝气管,使二者贴近,很多病人在部有不同程度的黏膜下纤维化,并可起管腔的狭窄,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十分满意。 由气管起的累及甲状软下的气管狭窄,一般范围较广,气管重建亦较难,复杂的分期进的外科手术的结果不十分令人满意。Grillo 1982年报告了18例这类气管狭窄病例,应用一期外科矫正手术,即切除的前下部和狭窄的气管,并用气管远端与甲状软,其中16例取得良好的结果。

气管狭窄段的段性切除,气管重建对端术的具体法、麻醉的要求参见气管、支气管气管狭窄段的切除范围可不必过多,紧贴狭窄段边缘,无须多切正常组织,但要求尽可能在正常组织上进,如残留有瘢痕组织,容易发生的再狭窄。 狭窄段>4cm者,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权衡手术式的利弊决定治疗案,有时勉强进行气管狭窄段切除,气管对端术,势必造成张力过大,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预后往往欠佳。

大多数长段气管狭窄的病人,可用窗的特长气管管或T管来维持通气,这样能提供较安全的道,无死亡率,同时可使狭窄段长期扩张,过6~8个月时间,估计上皮化已完善后,再考虑拔管,随后定期进气管镜的扩张,或安放记忆金支撑架。 如有两处狭窄、而且两处狭窄又间隔一定离,若将其间的正常气管一并切除似过于可惜,同时也增加了气管重建的困难。分期切除狭窄段并分期进行气管重建,在临床实施上困难较多。Grillo采用分段环切除和分行气管重建的法,既保全正常的气管段,而又将两处狭窄分切除,曾多次在临床上获得成功。 急性气管-无动脉瘘是一个致命的损伤,其发生机制多数是由于气管插管套囊的损伤通过气管壁而累及无动脉。急诊处理的法是暂时用气管插管的高压气囊压迫。

一般来说受累的无动脉段切除是比较安全的,用细小的不吸收的动脉材料紧密缝近端和远端,胸腺、脂肪和肉可放在周围,以保护。在气囊起的病变中,在压迫点上气管亦同时受到损伤,因此最好也同时行气管段性切除,然后做端-端。虽然动脉的重建效果很好,但在这种有感染的情况下进人工管的置换或自体移植物的置换,术后并发症较多。 对于急性的气管-食管瘘,如果病人不再用呼吸机助呼吸,是完全可以修补的,其技术是,用瓣堵住气管上的孔洞,然后用缝线一次缝住食管上的。但由于气囊起的气管-食管瘘的病人一般都有气管的环损伤,这将有气管狭窄的趋势,故应考虑行气管的段性切除。 如果在仍然用呼吸机助呼吸的病人身上进行气管-食管瘘修补的尝试,总是要失败的。这种病人的处理应当是拔除已置入的管,放1个低压套囊管入气管,置入流管防止反流,并进空肠喂养来维持养,在食后,一期完成。

预后

气管良性狭窄一般说来治疗结果是十分满意的。Grillo报告他治疗的208个由于气管置管后损伤的病人,进气管狭窄段的切除和气管重建,其中33例以前接受过气管重建手术,很多病人有部的损伤,9例有气管-食管瘘,1例有气管-无动脉瘘,216例进气管重建术,8例在第1次切除后有气管的再狭窄,其中颈纵隔入路13例,胸入路气管皮管重建1例,切除长度最长7cm。这组病人5人死亡(2%),9例失败(5%),93%(189例)病人术后获得良好(168例)或满意(21例)的结果。缝线上的肿需纤维气管镜处理是最常见的现象,现在采用多聚材料的缝线基本上排除了这一并发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异物性食管穿孔

下一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